“这个‘酸菜鱼’味道真好,跟饭店里吃的没区别,最主要的是方便。”下班后,小徐自豪地向记者展示她的“快速做出美味佳肴的秘诀”。原来,这是她在超市买的龙达牌酸菜鱼,只花了十几分钟,就做出了美味可口的菜肴。
近年来,随着中央厨房与食品采购一体化两种现代理念的碰撞,预制食品的新模式应运而生。从易于标准化的速冻糕点,到小酥肉、梅菜扣肉等家常菜,预制食品正成为舌尖上的“新潮流”。
烟台作为全国五大“中国食品城”之一,崛起了一大批与规模化预调食品生产链条相关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2年,烟台预调食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总产值达198.4亿元,直接吸纳就业岗位10万余个,带动农民年均增收50多亿元。为加快推进烟台预调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烟台税务部门立足税务职能,把精细化服务和政策落实作为提升产业活力和发展动能的源动力,助力“中国预调食品产业城”加速崛起。
“要做出好菜,首先要保证稳定优质的原料供应烟台厨房设备,原料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预调料产品的产量和口碑。”春雪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军说,“去年我们获得税收返还918万元,今年我们正式投资春雪健康智慧工厂项目,预计建设3.6万平方米两层肉鸡屠宰现代化车间和2万平方米鸡肉调理食品生产车间,引进国际先进的调理食品加工自动化切割、仓储设备,能很好地满足预调料原料的供应,全链条保证原料的新鲜、卫生。”
在推动预制食品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烟台税务部门围绕企业需求,组建“专家服务队”,主动上门解决问题,并针对预制食品企业特点提供“定制化服务”,确保税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为预制食品发展提供优质原料供应有力保障,夯实“菜基”,助力构建预制食品“从田间到舌尖”全链条质量安全体系。
创新能让你领先一步,品质才能永恒。预制餐的生命力在于产品的更新,而产品的更新离不开产品的研发和人才的培养。
在天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70多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香菇丸子、金蛋饺、什锦虾仁等各式各样的新品预制菜正在包装装箱,这些预制菜将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一款“热销”预制菜的背后,往往是持续的研发和反复的实验。“研发和创新是我们发展的动力,税务部门主动帮我们梳理税收优惠政策,这种贴心服务也为我们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了解决预制菜口味差异大的问题,我们不断注重产品研发,不断提升预制菜的口味还原度。”天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蒋莉莉说。
为更好地推动税费优惠政策落地,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税务部门实行“现场走访+精准指导”的网格化管理,帮助企业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税费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预调食品生产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退税、农产品加计扣除等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真正实现“零距离”纳税指导,推动预调食品行业“现代化”转型不断升级,加快预调食品行业“标准化”进程。
同样抓住预制餐“潮流”机遇的中天元大餐饮集团(山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持续加大在预制餐领域的研发投入。“为加大预制餐研发力度,推行标准化生产,公司不仅投入200多万元购置相关设备烟台厨房设备,还专门成立了研发部门,汇集了5名技术骨干开展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天元大餐饮集团(山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财务经理余继奎介绍,2022年,中天元大申请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加计扣除金额超过80万元。
预制餐作为食品行业新的“增长极”和“潮流风口”,将加速“舌尖上的烟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龙大、春雪、蓝白等企业为代表的“蔬菜、畜禽、水产、糕点”等全品类、全链条的预制餐产业体系,将伴随着强劲的“税”料,让“烟台味”遍布各地。
YMG全媒体记者刘洁、通讯员江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