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现有高中7所(其中完全高中2所),初中20所(其中完全高中2所,九年制学校1所)。
那么,这些学派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它们的历史渊源。
清朝(1866-1911年)
1866年(清同治五年)十二月,学校前身文献书院(只招收男生)和慧英书院(只招收女生)在毓璜顶东北坡成立,开设课程有数理、史地、化学、英文等科,辅以“四书”。因系教会创办,故开设“圣经”课程。学校创始人为美国牧师柯汉特博士。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美国北方长老会创办汇文学院;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美国人康威尔在山东长老会和当地绅士的募捐下,在毓璜顶西南坡创办了“毓璜顶英文学校”,培养当地的英文商业人才。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前,登莱卿节度使兼海关提督何延升创办育才中学;
1906年2月(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同盟会核心成员徐镜心、谢洪涛等创办东牧公学(设警察班、师范班、中学班);
1911年(清宣统三年),美国长老会创办拾遗书院(设中学、商学院、英文科)。
除育才中学外,其余三所中学均位于毓璜顶。东牧公学在革命宣传三年后即停办,当时中学学生极少,最多时也不足200人。1910年(清宣统二年),育才中学改名为育才初级商业学校。
中华民国(1911-1949)
1、民国元年至日本军国主义侵入烟台前,各教会加速兴建中学。
1919年,中华基督教会旗山堂将培真女子小学初中部改为培真女子初级中学(附设小学部)。
1920年,美国北长老会将烟台义文商业学校与拾遗书院合并,成立私立烟台义文商业学校,并附设两所中学。
1922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昆山路创办育才中学。
1923年,中华基督教会在毓璜顶创办真光女子初级中学。
1924年,美国美南浸信会将浣文小学改名为浣文初级中学。
1929年,法国天主教会将崇德女子小学改为崇德女子初级中学。
1931年,法国天主教会将崇正国民义务学校改为崇正初级中学。
这些教会中学均为私立学校,其中真光女中、崇德女中、崇正女中均曾设有高中部(班)。
1922年至1931年,烟台曾有3所中国人办的私立中学。
1922年冬,黄赞廷与李凤梧、蒋中航在广仁堂后院开办私立胶东县志中学。
1930年6月8日,烟台、福山、牟平等地10位党政学界人士发起创办私立烟台中学。
私立烟台芝罘中学由刘振年等人于1931年创办,1933年10月28日更名为私立烟台芝罘中学。
1929年10月8日,山东省立第八中学由蓬莱迁至烟台,东海中学并入其中,沿用校名。1934年奉命更名为山东省立烟台中学,是当时烟台唯一一所公立中学。
1936年,义文商业学校高中部、商业部、英文部改组为义文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日军侵入烟台时
山东省烟台中学已迁至牟平县青山寺,其余学校包括烟台市芝罘中学、益文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崇德女子初级中学、真光女子初级中学、培真女子初级中学、欢文初级中学、崇正初级中学。
1939年1月至1942年春,日伪政府先后将私立烟台芝罘中学改为烟台市立中学、烟台市立第一中学,将益文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改为烟台市立第二中学,将真光女子初级中学改为烟台市立第二女子中学,崇德女子初级中学、崇正初级中学保持不变,增设烟台市立女子中学,后改为烟台市立第一女子中学。
3.1945年8月24日烟台光复后
人民政府接收4所市立中学。10月,烟台第一中学、烟台第一女中、烟台第二女中高中部合并,成立东山中学,校址在原市立第一中学内;烟台第二中学、烟台第二女中初中部合并,成立毓璜顶中学,校址在原市立第二中学内,次年8月更名为烟台第一中学。
1946年3月中旬,胶东公立学校由莱东县迁至烟台,与东山中学、烟台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山东省胶东公立学校(附设师范部)。3月29日,人民政府接收天主教会所属私立崇德女中、崇正女中,合并成立烟台市滨海中学。8月,滨海中学改名为烟台市立第二中学,校址海安路。
1947年10月1日国民党军队占领烟台后,隶属于基督教会的义文商业职业学校、真光女中、培真女中、崇正女中、私立芝罘中学相继恢复办学。11月5日,私立烟台国华中学(原由青岛迁至烟台)恢复办学。1948年2月23日,私立中正中学开始招生,校址设在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后迁至市府街原道尹办事处。
4.1948年10月15日烟台解放后
烟台市人民政府接收私立芝罘中学,更名为山东省立烟台中学,地址为威海卫路5号;同时接收私立益文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更名为烟台市第一中学,地址为毓璜顶芝心路5号。
新中国成立后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65年)
烟台市有两所公立中学,分别是山东省烟台中学和烟台第一中学。
1950年8月,山东省立烟台中学更名为山东省立烟台第一中学,烟台市立第一中学更名为山东省立烟台第二中学。
1952年9月,山东省烟台市第三中学成立于海安路26号,后迁至青年路50号。
1953年9月,山东省烟台第四中学在司马路36号成立。
1956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第五中学在广仁路成立,后迁至新义街17号。
1957年秋,烟台市成立了3所私立中学,即大马路私立中学、兴隆街私立中学和交通中学。1958年9月,在各级学校大跃进的形势下,山东烟台第六中学和山东烟台第七中学同时成立。第七中学建在南郊黄屋村,第六中学建在西郊北上房村。
同时,在城郊农村也创办了普通中学和农业中学。
1958年10月至11月,因牟平、福山两县行政建制撤销,乳山县北部6个人民公社全部划归烟台市管辖,公立中学由7所增至24所。
1959年9月,恢复牟平县。10月25日,原牟平县和乳山县6个人民公社划归牟平县,公立中学由24所依次减为13所。
1962年7月,烟台市手工业协会在烟坊北街创办了手工业协会中学。8月,烟台市工商联、侨联、民主党派联合创办了海滨中学。为推行两教制、两工制,1964年至1965年,市区新建或改建了6所半日制工读中学,郊区新建了13所半日制农读中学。
2.文化大革命(1965-1976年)
1968年,烟台五中增招高中生,升格为完全中学,烟台六中停止招收初中生,升格为高级中学。1971年2月烟台第十中学,农业学校与海滨中学合并,成立山东省烟台市第七中学,东山中学(由东山中学与交通中学合并而成)更名为山东省烟台市第八中学,东风军校(由毓璜顶工读中学与手工艺联合中学合并而成)更名为山东省烟台市第九中学。同时,新建山东省烟台市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中学。
1972年2月,新建山东省烟台第十三中学、山东省烟台第十四中学。
城郊农村人民公社在农业中学的基础上,陆续创办了私立、公立中学,有的后来发展成为完全中学,如幸福中学、石灰窑中学、大团中学等。经过几轮整顿,这些学校成为以小学为主的联合中学。
三、改革开放初期(1977—1985年)
1977年7月,福山县第六中学、和平县第十二中学划归烟台市管辖,分别命名为山东省烟台市第十五中学、山东省烟台市第十六中学。
从1980年秋季开始,烟台市许多普通中学开始招收职业高中班。
1981年9月,烟台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中学、第十二中学、第十三中学停止招收高中新生,原高中班毕业后改为初中。
1983年11月,芝罘区成立,烟台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十一中、十四中、十五中、十六中由市直管理,芝罘区仅有3所高中农机班。
1984年秋,山东省烟台第四中学改为山东省烟台第一职业中学。
1985年3月,烟台一中、三中、五中、十一中、十四中、十五中、十六中划归芝罘区管辖,同年,烟台六中成立高中部。全区共有8所高中。
1985年秋,山东省烟台第二、第三所职业高中同时成立,是年,烟台市芝罘区共有13家企事业单位举办的职业高中班21个。
四、1986-2004年
1986年,烟台第六中学高中部并入烟台第十四中学。
1988年8月,在辖区幸福北路恢复设立烟台四中,同年,烟台第十一中学高中班划转至烟台四中,学校不再招收高中生,只招收初中毕业生。
1993年,烟台华侨中学高中部加挂“烟台国际语言学校”名称,并增设外语打字、涉外经贸知识、公共关系、礼仪、旅游等专业教学。
1994年,烟台市第十四中学高中部改为烟台市计算机学校。5月,芝罘区双语实验学校成立,设有小学部、初中部,以英语教学为主,实行寄宿制管理。同年,祥和中学、岐山中学相继成立。黄务联中、南车门联中、朱家村联中合并成立黄务镇中学。
1995年1月,烟台第十六中学划归莱山区管辖。
1997年新学期开始,烟台第十四中学停止招收高中生,成立烟台培英学校(民办学校),下设初中部。
1998年新学期开始,烟台一中停止招收初中生,只招收高中生。烟台培英学校招收高中生。烟台华侨中学实行一校两制,设实验部和走读部,实验部招收初中寄宿生。同年烟台第十中学,烟台华侨中学、烟台第十四中学、烟台第十五中学取消高中班。
1999年新学期开始,烟台三中停止招收初中生,原烟台第十五中学高中部并入烟台四中。
2000年,烟台四中由公办学校改为公办民办学校,更名为烟台清华同方中学,并对外使用“烟台四中”校徽。8月,幸福中学与大团中学合并,成立福安中学。
2001年6月,成立烟台三中分校,招收初、高中学生。7月,原烟台第十五中学撤销,初中生并入黄务镇中学。
2002年,烟台一中设立南校区,招收初中毕业生;烟台八中师生整体迁入;烟台华侨中学日间学校与华侨子弟小学合并,成立九年制烟台华侨学校;华侨中学实验部更名为烟台五中。
2003年,烟台清华中学(民办)成立,招收初中、高中学生。
此外,区域内还有市立烟台第二中学和省立烟台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五、2004-2023
2008年,烟台第十四中学恢复高中部并开始招收高中生。
2011年6月,按照省政府关于公办学校不得办高收费寄宿学校的要求,烟台市第五中学改为定点招生,烟台市双语实验学校被烟台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改制收购,改为民办学校,延续九年制教育。
2014年6月,烟台二中高中部从毓璜顶校区搬迁至高新区,原校本部现为二中初中部,“双语”中学部和小学部一分为二,中学部改名为烟台外国语实验学校,为一所小学、初中、高中合一的十二年制学校,小学部仍为烟台双语实验学校,为九年制学校。
2015年,烟台三中迁入新校区,高中部占地240亩。
2016年8月,原烟台三中分校与原黄务中学合并组建新的烟台三中初中部,占地面积180亩。
2018年11月,烟台市启动高中管理体制改革,将原烟台市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四中学、莱山区一中、牟平一中、牟平育英艺术中学划归烟台市总体管理,各校初中、高中部分离,成立烟台玉龙山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定名为芝罘中学东校区。
2019年,上述6所高中与烟台市第二中学、民办高中清华中学联合,在烟台中考历史上首次实行八校四区(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高新区)统一招生。烟台一中从2019年到2022年获得4年的过渡期,其中芝罘区800个招生名额不变,莱山区、牟平区、高新区各招生50名。5月5日,烟台一中南校区更名为“烟台芝罘中学”。3月4日,烟台三中初中部更名为“烟台市钢城中学”。 4月8日,烟台初中部延续组建烟台第八中学,更名为烟台第八中学。
2020年烟台二中芝罘校区高中部恢复招生,并于8月份开始面向四区统一招生。
2021年8月2日,烟台福嘉中学(烟台钢城中学福嘉校区)举行揭牌仪式。
2022年8月,烟台一中幸福校区成立,开始面向四区招收高中生。
2023年4月,烟台志良高级中学(民办)在志初开工建设。
8月份,烟台一中东山校区实行与其他高中相同的招生政策,即四区统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