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3黄渤海·青葱青少年电影展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开幕。
烟台,一座涌动着“紫色浪漫”的酒城,犹如一只摇曳的红酒杯,热忱邀请各界朋友相聚在黄渤海之滨,享受“一杯红酒、一部电影”的醉意时刻。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席、“绿色计划”发起人李少红,以及黄建新、管虎、张扬、大鹏等知名导演,电影学者马可·穆勒、戴锦华,演员齐溪、陆星辰、黄尧、梁志等悉数亮相电影节,绵长的海岸线化作一望无际的荧屏,共话中国电影未来发展。
2023黄渤海·青春青年电影展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5年发起的“绿茵计划”,被誉为“中国未来电影的摇篮”,是一个发现、孵化、选拔和培养青年导演的大型人才扶持平台。
作为“2023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青葱电影节落地烟台黄渤海新区,策划了多个具有浓郁“烟台定制”气息的放映单元和主题活动,用电影艺术诠释“微醺”之感,为烟台影视产业发展增添旺盛动力。
2023黄渤海青春青年电影展海报
2023年烟台国际葡萄酒节自开展以来,无论是横跨音乐、舞蹈、戏剧、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主题创作和主题活动,还是央视节目IP《国风大雅·二十四节气》《千年菜》《生活你好》,都从不同角度散发着“烟台,让世界醉”的迷人香气。
央视节目IP《大国风云:二十四节气》《千年美食》《你好生活》海报
去年6月,以“2022烟台国际葡萄酒节”为契机,中央电视台5G新媒体平台央视视频与烟台开启战略合作,着力“精绣”全新城市品牌。
就像优质的葡萄酒需要时间发酵一样,两年的精心酿造也让这座“让世界醉的烟台”的城市印象,成为蓬勃发展的中国文化旅游产业中人们一见倾心、必去必看的景点。
在以高质量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媒体融合征程中,烟台是中央电视台央视视频探索“央地联动”的起点,也是培育时间最长、扎根最深、赋能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样板台。
两年来,央视视频把一个国家媒体的崇高视野和强大能量带入一座城市,并以出色的灵活定制思维、动态调整能力和长效服务意识,在文化活动、会议展览、内容IP研发、媒体科技赋能、城市品牌打造、优质产业引进等各个领域持续深化央地联动的“烟台模式”,为一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增光添彩。
“醉烟台”2023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启动仪式
“自由书写”
向世界递出青春浪漫的“紫色名片”
在“2022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启动仪式上,“烟台,让世界醉”这句口号一经提出,就以烟台的鲜明辨识度、难忘之处、独特魅力俘获了人们对烟台多重美好的想象。
如此充满激情、热血沸腾的城市口号是如何诞生的?这看似简单的七个字,却蕴含着央视视频团队对烟台的文化底蕴、精神风貌、未来梦想的深刻理解。
130多年前,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在烟台创建张裕葡萄酒厂,标志着中国工业化酿酒的开端。
对于烟台来说,葡萄酒是延续产业报国初心的优势产业,是迎着海风阳光的芬芳生活味道,更是代表烟台对话世界的一张紫色名片。
中央电视台《千年烹饪》节目
打卡烟台黄海新区“孤独的鲸鱼”
2022年,为实现节庆的升级换代,烟台市黄渤海新区全面承接,与央视视频联手打造“烟台国际葡萄酒节”这一国际化城市节庆品牌。
立足多年积累的既有IP,央视视频以“以节庆塑造旅游、以节庆推动城市”的创新思路,将原本以经贸为主的葡萄酒产业节与城市品牌推广、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打响一场提升城市能级的文化写意战。
“烟台是独一无二的,它有蓬莱八仙渡海的历史传说,有民族工业发祥地深植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有今天在机械制造、海洋工程、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等多个硬核工业领域的雄厚实力。”
在央视视频《醉烟台》项目组看来,文化是一个城市内在气质的外在体现,对于烟台这样的工业城市来说,需要搭配更加年轻、更有活力的文化形象。
事实上,当前各“网红城市”之所以火爆,都离不开年轻潮流文化与城市魅力、风景、风情的融合。
黄海新区海岸线风光秀丽
图片来源:@HuangBoHaiNewDistrictRelease
“醉”是央视视频结合烟台红酒文化和地域优势提炼出的独特城市精神。
“‘醉’本身就很契合酒文化的意境。我们用‘醉’这个词来邀请嘉宾,传递一种有画面感的心境,用更感性、更外向的表达方式,吸引更多人前来品尝这座城市经过时间发酵的醇香和醉人的芬芳。同时,它代表着内敛、优雅,以及一种充实的生活状态,很适合烟台这座不张扬却又具有包容开放气质的城市。另外,这两个词也带有年轻人的慢摇滚风格,更符合他们的话语场。”在央视视频创作团队看来,《醉》烟台既低调又开放,包容又足够自信。
“从去年开始,烟台就把‘醉’字用在了重大活动的宣传和整体的对外传播中。走在烟台街头,看到楼宇灯光秀上闪烁着‘醉’字,在网上的互动评论中,也能感受到烟台人民对这个超级口号由衷的喜爱,心里有巨大的成就感。”央视文娱传媒总经理助理、“醉烟台”系列活动总策划刘浩说,“团队充满活力、热情高涨,更重要的是央视视频‘一体两翼’中心和公司双平台赋予了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的事业舞台充满了无限可能”,也让这支以90后、95后乃至00后为主的年轻力量得以尽情释放创造力和活力。
烟台街头、楼宇上演“烟台让世界醉”震撼灯光秀场景
熟练运用“绣花针”
通过动态调整不断解决城市发展痛点
央视视频践行的“央地联动”,远不止是一个地方声音的传播者,而致力于成为城市形象的塑造者、资源的链接者、产业的激活者,这尤其需要长远的眼光、思考和耐心。
在两年多的探索中,央视视频用行稳致远的“烟台模式”,铸就了始终扎实工作、走在前列的“央地联动”典型。
“醉”是一个品牌理念,它的传播需要优质内容的支撑,因此以一系列丰富鲜活的内容产品和文化活动诠释城市气质、催生传播热点是“烟台模式”的基础工程。
一切创意内容的背后烟台葡萄酒节,都有一套结构逻辑和策略方法来支撑它。
如《大鱼》作曲家尹悦为烟台创作的城市主题曲《仙海》,表达了“北有仙海,自然适合爱情”的海边承诺。
《烟台女儿》导演李少红将对家乡的怀念包装成微电影《分享》,让大家在时光流逝中领略“为什么是烟台”。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倾力打造的微剧《起点》,重现了张弼士先生实业报国的创业历程,抒发了“品味世界、更加热爱中国”的激情岁月。
烟台城市主题曲《仙海》MV
今年中央电视台走进烟台的节目,从精品酒、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角度,擦亮了这座城市的“烟花名片”。
烟台是中国鲁菜之都,鲁菜位列八大菜系之首。《千年菜》以“古菜还原+菜品创新”讲述舌尖上的烟台故事,开辟“美食+文旅”赛道。
《生活你好》用独具民俗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村晚”节目还原烟台作为“京剧之乡”的记忆,热情欢快的海阳秧歌也吸引着剧迷们的关注。
央视节目IP《千年厨艺》关晓彤、罗一舟
《你好生活》周深角色海报
“这些内容自带流量和打卡效应,又是一种适应新媒体传播的轻量化形态。同时,我们借力台大屏小屏、线上线下、国内国际的强大整合传播能力,让那些具体体现《醉烟台》气质的作品飞向大众、走进大众心中。其中,《坐公交车看中国》‘流动的醉吧’等互动产品尤为受欢迎。”接下来,央视视频团队还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进行地标性传播,在线下持续释放《醉烟台》的内容能量。
中央电视台视频在烟台举办“坐巴士看中国”活动
“对于城市之间的竞争,特别是文旅产业的竞争,光有好的内容是不够的,需要对接顶级资源,进行顶级的传播。”在“内容引进”的基础上,央视视频团队还着力“资源引进”,整合各类优势资源。
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任鲁豫、王冰冰,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到航天英雄王亚平,著名作家梁晓声,著名导演谢飞,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功勋教练米卢,世界冠军许梦桃,青年建筑师马岩松,民乐演奏家吴桐,全能艺术家张艺兴……来自经济、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建筑等多个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人士齐聚烟台,不仅带来了超强的流量关注度,还为烟台的发展献计献策,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品牌。
《中部年轻之城——醉烟台·分享之夜》
各界名人云集
“我们几乎对每一个行业嘉宾都有行业引入的规划和想法。”央视视频团队说,从接手项目之初,大家就有一个明确的诉求——必须给城市留下持久的能量,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流量。
“产业引智”的全面深入开展,使央地协同的“烟台模式”迈上更高水平。
“烟台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不断发现城市发展的痛点,并通过制定规划、管理见效、筹划长远的一整套工作方法,积极帮助城市缓解痛点。
比如为了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团队携手张艺兴2023M ALL STARS国际群舞大赛,通过这场潮流人士聚集的活动,让烟台收获了全网关注,并在年轻人中深深“种草”。
2023 M ALL STARS国际集体舞大赛
在烟台黄渤海新区举行
“‘烟台模式’规模天花板这么高,源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赋予我们的资源和价值。”央视视频团队透露。后续一系列“烟台模式”产品也在路上,比如与中国航天合作的“中国航天之夜”,将凸显烟台航天产业集群实力,赋能航天教育、航天产业资源;而与以4K/8K/AI产业为基础的黄渤海新区,也将完成媒体融合共建……“像一块磁石,附着在这座城市的发展路径上,用各种可能的突破,为烟台决胜GDP万亿目标贡献出全部力量。”
长领带“心结”
以稳健扎实的“沉浸式服务”成就辉煌
在中国现代化轰轰烈烈的浪潮中,很多地方不乏发展的动力,但缺乏资源的嫁接和支撑。
从某种程度上看,“央地联动”模式的不断探索,有效重塑了主流媒体的职能。这一模式深入贯彻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的指导意见,通过文化IP的生产和价值实现,推动“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促进“文化+实体经济”的跨界连接、资源对接、产业融合,这也是文化赋能效应的深层逻辑。
在谈及参与“央地联动”模式探索的最大感受时,刘浩用了四个字:“自豪”。 “团队里有来自知名高校的文学博士、4A广告公司的顶尖精英、精通各类前沿科技的技术专家、参与大型活动多年的资深专家……当大家齐心协力,助力一座城市的发展时,这种荣誉感是我过去参与过的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因为我们实实在在影响着当地的环境,甚至改变着当地人民的现在和未来。”
刘浩表示,团队希望成为融合媒体时代具有资源聚合、嫁接、转化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通过踏实扎实的奋斗,让青春的梦想与脚下的土地一起成长。
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彦曾在寄语球队时说:“我们是一家人,特别希望球队在烟台好好工作,充分融合,一起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中央电视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内容运营部副主任杨娜表示:“‘烟台模式’的一大突破,是创新性地把央视‘央地合作’传统大屏模式进行了改造,延伸到了新媒体。同时,还开展了很多国际传播探索,包括结合国际传播矩阵、国际明星资源等,助力城市品牌走得更远、更响亮。整个过程中,我特别感动于团队的努力和热情。一群肯拼搏、肯吃苦的年轻人,正在把自身的成长机遇转化为更多的城市发展机遇!”
央地合作背景下
2023年绍兴第二届中国春季兰花节宣传海报
除了烟台项目,团队还参与了绍兴市柯桥区“2023第二届中国春季兰花节”、沅陵“2023中国书山开山盛典”、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杭州文旅驻地演出《苏堤春晓》新演出……
刘浩说,“我们每合作一个项目,都会在当地生活一段时间,真切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挖掘特色,了解需求。比如由央视视频、央视网、湖南台联合主办,央视文娱传媒出品的2023中国书山开山活动项目。在与沅陵合作之前烟台葡萄酒节,团队里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小镇,但当我们深入走进去,知道《浮生藏书》在这里,刘禹锡、白居易、戚继光来过这里,金庸在黑木崖找到写作灵感,黄永玉、沈从文都与这里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个文化宝库彻底激起了我们表达的欲望。另外,2023年是沅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对接乡村振兴的关键一年,我们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
事实上,团队走到哪里,都满怀渴望与梦想,他们珍惜每一个项目,每件事都单独讨论,“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沉重的信任与期盼”。
央地合作背景下
2023年沅陵中华书山开幕式海报
那么,中央地方联动“烟台模式”的核心方法论是什么?没有固有的模式,唯有怀揣真心、满腔热情,深挖向上、精准务实、共同成长。
- 结尾 -
· · ·之前的推荐· · ·
《坐巴士看中国》——走遍中国,邂逅平凉!
毛诗安:秋天的天气最可爱(招牌福利)
接力前进
《2023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致敬好记者、好故事
制片人 | 唐小燕 李志祥
编辑:刘源 张凌云 丁梅
编辑 | 沈晓宇君 撰文 | 光华锐评 特约评论员 任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