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兰”曾经只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出自浮山会里镇一个普通小山村的名字,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直到2018年,一座承载着千万烟台人梦想的重点水利工程——老兰水库正式启动规划建设,“老兰”这个对烟台有着特殊意义的“标识”,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惊艳方式,突然进入人们的视野。
老岚水库依托外家河生机无限,横跨福山、牟平、栖霞三区交汇处,控制流域面积624平方公里,总库容1.58亿立方米。这是继上世纪50年代修建门楼水库、木鱼水库、王屋水库后,烟台60年来开工兴建的又一座大型水库。
建成后的老岚水库将被烟台人民赋予崇高的历史使命——防洪,可将下游河流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多年一遇;蓄水,将增加年均供水量近4500万立方米,使我市水资源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
老兰水库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奔腾的河水汇入老兰,一股清泉滋润万家。如今,作为老兰水库建设前期工程,福山、牟平、栖霞三地移民安置试点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各项规划审批稳步有序推进。预计老兰水库大坝枢纽工程将于10月正式开工,2024年具备蓄水能力。届时,因水资源不足而制约城市发展的“命门”将彻底打开,为数百万烟台人民带来“福音”。
老兰水库,烟台的“太平梦”,即将照进现实。
安澜梦想成真——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发展水利、消除水害历来是治国理政、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山东十年九旱,尤其是烟台,更是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为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烟台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论证修建老兰水库工程,并于1999年正式申报并获得国家批准。后来由于胶东引水工程启动,连年丰水,老兰水库工程建设被暂时搁置。
2014年至2017年,烟台遭遇了长达34个月的严重旱灾,虽然采取了调水等应急措施,但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渡过了难关。但如果再次遭遇连续一年的严重旱灾,在胶东调水有限的情况下,该市供水安全仍将面临风险,仍需依赖当地水资源。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港口城市,烟台到2030年将建设成为一类特大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必然会大幅增加。可以说,水已成为我们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必须立足本地,提高自身水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修建老兰水库势在必行,确保全市供水安全。
历史一再证明,打好基础才能稳步前行。越是重大的项目,越需要有清晰、科学的建设规划来引领,确保建设稳扎稳打、顺利推进。2018年,市委、市政府及时编制了《烟台市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及供水保障规划》和《老兰水库工程规划建设规划》,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
烟台举行老兰水库安置房项目开工仪式
老兰水库作为烟台市乃至全省的战略性项目,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被纳入全省水安全总体规划、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重大项目库。2018年10月25日,省委书记刘家义亲赴福山,视察规划中的老兰水库坝址,要求有关方面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随即,四天后的市委常委会上,烟台市决定全力推进老兰水库工程。
一旦确定了目标,前进的步伐就不可阻挡。
张术平书记、陈飞市长多次到库区、坝址视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市政府成立老兰水库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推进项目规划建设和移民安置工作。水利、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争取支持。福山区、牟平区、栖霞区积极担当作为,全力保障项目快速推进。
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烟台市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2019年3月,老兰水库成功纳入国家“十三五”中期调整规划,迈出决定性的关键一步;2019年10月26日,移民安置房试点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老兰水库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老兰水库安置房建设
作为全市“三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老兰水库工程建设被市委、市政府列为重点项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今年2月24日,市委书记张书平到老兰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全市上下紧盯目标、加快步伐、压实责任,齐心协力推动老兰水库工程建设快速突破、早出成效。
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目前,老兰水库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水库工程立项、土地审批已进入省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审批程序,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文物保护规划等专项报告编制完成,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工作完成,初步设计阶段前期工作资金审核完成,首批省财政补助资金和市专项债券资金已下达,水库移民安置房试点目前已形成明显进展。
争取最后期限
让安置居民住上“满意的房子”
老岚水库对于破解烟台多年来城市饮水安全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工程进度是水库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按期完成各项目标,并先行开展试点安置房建设。
青山东麓、夹河西岸,在福山区会里镇老兰水库试点安置区建设工地,记者看到,绿色围栏后是安置房作业面,两栋试点安置房正在紧张施工,吊车正在运输材料,施工人员正在绑扎钢筋。
老兰水库安置房建设
“主体结构已施工至五层,六月中旬将封顶,两栋楼10月将全部完工。”中国机建集团老兰水库试点安置区项目经理曹克忠说,目前一期在建21、18栋楼,二期将大规模开发23栋楼。“现在主要做地下车库拆模板、车库周边土体回填、外墙防水、主楼绑扎钢筋等工作。”曹克忠介绍,下一步混凝土施工所需的劳务人员,城工已经提前联系好,可根据工程进度随时上岗。
“我们现在每天都在调度施工进度,确保按时交付。”福山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安置房项目采取一体化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先期建设东南角两栋小高层,户型以85平米、105平米为主,规划户数为132户。按照建设计划,福山区老兰水库试点安置区将于10月份竣工交付。
驾车约20分钟即可到达牟平区灌水镇“灌阳家园”建设工地,作为牟平区移民安置试点区,“灌阳家园”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灌水镇幼儿园西侧、灌府街南侧,几乎是整个镇的中心。
1号楼前,延建集团项目经理高建鹏正在指挥工人回填小区小棚,2号楼正在安装二楼屋面模板。“现在现场有100多名工人,4栋楼同时施工,工程可以按时交付。”高建鹏说。
在栖霞陶村镇老兰水库安置房建设工地,记者看到,四栋楼房建设正在全速推进,陶村镇镇长范吉平在现场督导工作。“可以说是天天有事,进度很快。”范吉平告诉记者,建立了日报、周调度,每天掌握实时进度,每周至少巡查现场一次,跟踪工程进度,解决疑难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确保6月底前主体工程完工、10月交付,让库区移民能及时住进安置房。”范吉平说。
这些高效举措,都凝聚着保障安置房建设进度的广大干部的辛勤汗水,也体现了各级、各部门的智慧和责任。
“现在安置房建设每天都在排工期,我们每周至少一两次驻地督导,确保工程按时交付,同时保质保量。”老岚水库工作组副主任郭增军介绍,浮山、牟平、栖霞三个试点安置房项目,建筑面积共计8万平方米,今年10月竣工后,首批可容纳660户居民居住。“在疫情影响下,还能取得如此快的进度,实属难得”,郭增军感慨道。
老兰水库安置房建设
试点安置房建设不仅是一个安置项目,也是未来整个库区移民安置的“样板”。郭增军介绍,试点前,专项组专门请教了水利部权威专家,专家建议先期建设试点安置房,分为85户、95户、105户三种不同户型,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地下车库、车位、棚舍等。郭增军说,“建成后,我们还会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尽可能为后续安置提供成熟经验烟台 打砂,让更多居民满意。”
工程建设正在大力推进,综合考虑居民需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工程绝非只有冰冷坚硬的钢筋水泥,更蕴含着烟台人民火热的激情,交织成一曲激昂激昂的烟台现代治水之歌。
探索成功实践——
为子孙后代谱写“新辉煌”
三月的阳光明媚,车子沿着崎岖的山路驶向富山会里镇老兰村与牟平灌水镇交界处,外家河蜿蜒而过,隔着家河的两座大山之间,就是老兰水库坝枢纽工程所在地。
“现在各项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按照时间表进行,陆续推进。如果一切前期工作顺利的话,最关键的坝枢纽工程今年10月就能开工。”郭增军对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充满期待。
该项目规模宏大、意义深远,建成后将对烟台产生哪些影响?作为多年从事水利工作的人,郭增军对于老兰水库对烟台的重要性有着独到的理解。
对于烟台这个缺水城市来说,老兰水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蓄水、供水。郭增军说,未来老兰水库将作为城区水源地,年均增加供水量4530万立方米,有效增加烟台水资源保障能力。“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到烟台时,还可以作为调节水库,蓄水。”
老岚水库工程对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郭增军介绍,外家河是流经烟台市区的最大河流烟台 打砂,水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开发程度较低,不足20%。外家河修建老岚水库,可有效截蓄雨水资源,提高市区防洪标准,使外家河下游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以上。
老岚水库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也意义重大。在郭增军看来,老岚水库建成后,可在枯水年份和枯水季节给下游河流提供生态补水,减少河流枯水天数,实现以湿补旱的目的,对防止区域水土流失、改善烟台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烟台市重大民生工程,老兰水库建设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在建设规划之初,烟台市就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做好顶层设计,牢固树立统筹规划理念,努力实现老兰水库工程与库区“三农”工作、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协调融合发展。
利在当下,利在长远。在全市上下同心协力下,老兰水库工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探索和宝贵实践。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烟台治水发展的故事还将继续呈现更多“新亮点”。
(烟台日报)
找记者、求报道、求助,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情报站”,全省60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我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