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7月27日电(记者陈聪)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以下简称“海峡两岸辩论赛”)7月27日在福州举行决赛。复旦大学夺得冠军,世新大学和台湾大学分获亚军和季军,北京师范大学杨钦思和台湾彰化师范大学郑国廷荣获最佳辩手奖。
“AI技术让文艺作品突破了传统的各种限制,因此是一种创新的表达方式。”“艺术的本质是表达、传递情感,但AI文艺作品无法通过模仿、复制,完美地表达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因此不具备艺术价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是年轻人的特质,当代年轻人应该积极向上,拒绝平庸。”“只有接受自己的平庸,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
自25日以来,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台湾大学等两岸16所高校近80名辩手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文艺作品有没有艺术价值”、“当代年轻人应该接受还是拒绝自身的平凡”、“当今快节奏的世界,人更需要社交还是独处”三个话题展开辩论。
“整个比赛很精彩,毕竟我们进入了决赛,对手很强!”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的辩手李晨阳说,这是她第四次参加海外辩论赛,她一直很喜欢这个舞台,以后也会鼓励学弟学妹们多来参赛,因为这对开拓视野、参与两岸交流很重要。
今年获得最佳辩手奖的郑国廷也曾四次参加海外辩论赛。他说:“今年的辩论题目谈的是当代年轻人面临的一些问题,让我们对他们感同身受。通过与内地学生在辩论中交流,可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由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编著的《两岸辩论之道——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二十年》一书在当天的颁奖典礼上正式发布,对两岸辩论赛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保存了两岸青少年辩手交流互动的珍贵资料,旨在进一步促进两岸青少年心灵和谐与融合发展。
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创办于2002年,是海峡两岸基础扎实、影响力大、创新性强、交流意义深远的品牌项目,由中国科协支持,福建省科协、台湾中华青少年交流协会联合主办,为两岸青年学生搭建“以辩论结朋友,以辩论启迪思维”的沟通桥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