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
2024年中超联赛将恢复举办
精彩上海德比
“上海二人组”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比赛
2024年上海新星冠军杯足球赛
决赛还将在上汽浦东足球场举行
全球顶尖青训队齐聚上海
见证年轻人实现“足球梦”
本期讨论记忆
也与足球有关
我想向你们介绍一位资深足球裁判
邓小良的故事
将我们与绿地联系起来的人和事
邓小良1908年出生于上海的广东番禺,自幼喜爱足球,很小就开始用小橡皮球踢球。上小学时,邓小良担任小足球队的队长。后来,邓小良就读于圣方济各沙勿略学校,学校的足球队由当时的足球名将程逸泽赞助,并担任名誉教练。邓小良在这里结识了岭南足球队队长黄毅芳。在他的影响下,邓小良对足球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不久,他就被选拔为校足球队踢前锋,并担任足球队书记。
1927年,邓小良进入英商英美烟草厂(后改名为一中烟草厂)工作,由他发起、厂方资助组建了“英美烟草”足球队(后改名为“一中足球队”)。这支球队具有一定实力,一度在沪东地区独占鳌头。不久,邓小良被选入由广东青年组成的岭南足球队,仍司职前锋。
但此后,邓小良发现,自己的足球技术并没有太大的进步,知道自己很难成为甲A队的一员,于是在25岁时,他改行做了裁判。
数十年裁判生涯
邓小亮因为对足球的热爱和热爱,成为了一名足球裁判。当时,他自愿在上海市公共体育场当裁判。第一次当裁判是在上海市工商足球联赛。凭借足球运动员的经验,他勉强完成了任务。但从实践中,他意识到,当好裁判并不容易。这需要熟练掌握足球技术和规则,还要有敏捷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为了提高自己的裁判技术,他开始深入学习、研究。除了阅读《足球规则问答》等书籍外,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裁判请教。1933年,他与蒋良桂考入上海中华体育裁判协会足球组,比较系统地学习足球裁判,并承担了甲级比赛和重要比赛的裁判任务。学习和实践使他的裁判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1945年,他当选为上海市足协裁判员,荣获西协“银哨奖”。后来,他又当选为市足协裁判委员会副主席。
上海解放后,邓小良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心态,决心为新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1949年,上海市体育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他被选为筹备委员,负责足球裁判组工作。曾任第一届上海足球联赛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小城市足球锦标赛总裁判长、第一届全运会、全国分区赛、国际足球比赛裁判长等职。直到1968年,因年事已高,他才从部队退役,从事裁判组织工作。他的裁判工作多次受到国家、市、区的嘉奖,原国家体委授予他“荣誉裁判员”称号。在漫长的裁判生涯中,邓小良曾17次担任各级足球比赛主、副主裁判,15次担任仲裁委员,8次担任审查委员,多次担任考核、审批、裁判、观察员等职务。
邓小良是一位公正执法、忠于职守、深受足球界尊敬的老裁判员,从踢足球至今55年征战绿茵场上,培养了一大批成功的足球裁判员,为我国足球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