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芝罘区按月租房的 女子惨遭碎尸 6 年后凶手终归案,烟台警方破获重大案件

admin

点击上方“世界重大案例”→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星★”

主演世界上最大的犯罪,永远不会再迷路!

女子遭残忍肢解 凶手6年后终于被绳之以法

从2004年9月25日至2011年8月3日,经过六年多的不懈努力,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以“不破案绝不罢休”的韧劲,面对失踪人员生死不明、案件性质不明、时空跨度大等现实困难,经过两届党委、专案组四轮艰苦细致的侦查,终于从收集到的上亿条信息线索中锁定犯罪嫌疑人,并于2010年12月7日下午,将六年前抢劫、杀害、分尸、抛尸郑兰英的犯罪嫌疑人常新野、王成国在烟台、合肥两地落网。为了把这起案件做实做细烟台芝罘区按月租房的,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历时半年多,克服重重困难。 2011年8月3日,在芝罘区崆峒岛成功挖出遇难者遗体,彻底侦破了6年前震惊烟台的郑兰英失踪肢解大案。

失踪女子银行卡被人取钱,嫌疑人戴“棒球帽”

2004年9月25日,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接到郑某报案,称其28岁的女儿郑兰英突然失踪,其租住公寓内的笔记本电脑和3万多元现金不翼而飞。报案当天上午,郑兰英的一张银行卡在银行柜台被一名头戴棒球帽、操东北口音的男子取走4.9万多元。接报后,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时任局长雷兴华带队的专案组,调集相关单位精干力量开展侦查工作。

由于没有案发现场,只有一段模糊的东北口音男子从银行取款的监控录像,且郑兰英案发前长期租房居住,独居,人脉遍布12个省市,因做生意得罪过很多人,甚至有人扬言要报复她,尤其是案发后,还有传闻称她出现在商场,这些都给案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她是被谋杀,还是故意躲避仇人?尽管做了大量工作,却始终没有定论。专案组决定先把从银行取款的那个东北口音的可疑男子找出来,再确定下一步的侦查方向。

烟台芝罘区租房子_烟台芝罘租房房源_烟台芝罘区按月租房的

专案组先用高清技术对收银员的视频、音频资料进行处理:此人年龄约20-35岁,长方形脸型,颧骨略高,身高1.7米,中等体型。初步了解,符合上述条件的东北及散居全国各地人员约有1000万人。为了尽快找到收银员,特警兵分两路,一组民警重点关注郑兰英的社会关系,寻找与收银员五官、口音相符的人。另一组民警搜尸,坚持“两个不放过”,即不放过任何与郑兰英失踪有关的可疑点;不放过任何与郑兰英可能死亡有关的现场。排查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耗时一年,重点排查1200余人、31处死亡现场,待排查线索13000余条。然而郑兰英失踪案至今仍未破获。

专案组追踪该车30多万公里,“棒球帽”却仿佛失踪

2005年12月,调任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后,局长许景华延续前任侦查思维,12次听取案情汇报,消除“被害人可能还活着”的杂念,及时调整侦查力度,让侦查民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看到了一线希望。

时任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延成、胡昆佐和刑侦大队三任大队长孙宝东、曲关岭、赵顺等先后带头进专案组工作,具体指导案件侦查,留下了大量宝贵的侦查资料。其间,由于机构调整,专案组很多领导和成员的工作都发生了变化,但历任领导都没有放松对案件的侦查。

截至2010年4月,前三个专案组已走遍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和我省15个城市,行程20多万公里进行调查,不仅郑兰英生死不明,那位取款的东北口音男子也仿佛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

2010年5月,迫于压力,许景华局长决定重新调整侦查力量,第四次成立专案组。在案件分析会上,许局长坚定地说:“从郑兰英的财产被他人非法侵占的情况来看,郑兰英很有可能遭遇不测。我们本着对受害人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一定要全力以赴侦破这起悬案。”

经过6年日夜奋战,专案组越来越意识到,这名操着东北口音的取款男子很可能是一名智商极高的犯罪分子,他精心策划了这次作案,并在抹去一切作案痕迹后躲藏起来。如果继续调查郑兰英的社会关系,会限制侦查的力度。于是,在对取款男子口音分析的基础上,专案组果断决定,将侦查范围确立在辽阳、丹东、锦州、吉林、长春等地区,随后再扩大到其他地方。在8个月的内外部侦查中,特警们带着嫌疑人的照片、录音,先后去了长春、辽阳、丹东、锦州、四平等地。从这些地区出发,线索又拓展到桂林、济南、青岛、威海、淄博等地,行程长达10万多公里。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收集符合提款人员体貌特征、口音条件的信息线索数亿条。

烟台芝罘租房房源_烟台芝罘区租房子_烟台芝罘区按月租房的

6年黑暗后终于出现曙光,两名嫌疑人相继露出尾巴

如此庞大的信息量,让人兴奋又让人揪心。如何在短时间内锁定犯罪嫌疑人?单凭分局的技术力量,恐怕要花上几年时间才能锁定犯罪嫌疑人。为破解这一难题,专案组积极争取省级相关部门高端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并依靠高科技手段攻克软件技术难关,为上亿条信息线索的顺利匹配奠定了基础。

为了尽快查明犯罪嫌疑人,特警王世忠、吴学东吃住单位,切断与外界联系,运用逻辑推理、实体追踪、分类分析等方法,昼夜奋战,忘我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多月的闭关艰苦工作,2010年10月25日,王世忠、吴学东终于完成了上亿条信息的查找任务,犯罪嫌疑人逐渐清晰:在广西南宁打工的辽宁省辽阳市人王成国,28岁,面容特征、口音与银行取款男子十分相似。为慎重起见,分局请公安部专家进行鉴定,结果令人吃惊:王成国的面容特征、声音与银行取款人完全一致。至此,郑兰英失踪悬案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专案组立即兵分两路,深入侦查。一路奔赴广西南宁寻找王成国的下落,一路留在辽阳调查王成国的社会关系,以找出他的同伙。在侦查过程中,一个叫常新野的男子很快引起了民警的怀疑。这名男子今年29岁,无犯罪前科,芝罘区人,六年前与王成国关系密切。案发后,两人突然断绝联系,常新野也下落不明。专案组决定将常新野列为重大犯罪嫌疑人,彻查到底。

2010年12月2日,专案组获得常新野在浙江绍兴市活动的线索后,立即派王世忠、吴学东赶赴绍兴,对常新野进行全面监视。徐局长抑制内心的喜悦烟台芝罘区按月租房的,明确要求,为确保二人落网,在查明王成国具体行踪之前,一定不能惊动常新野,以免警示敌方。

警方正准备跨省抓捕两名犯罪嫌疑人,两人却突然于当天返回烟台。

就在专案组准备抓捕时,绍兴的民警获悉一条重要信息:常新野将于12月7日下午从绍兴飞回烟台。同一天,王成国也出现在南宁,他已买好12月7日的机票,准备从南宁飞青岛,再飞回烟台。

烟台芝罘区按月租房的_烟台芝罘区租房子_烟台芝罘租房房源

两人同时归还香烟,是巧合还是另有目的?专案组认为,不管两人的动机如何,先将两人抓捕是最佳选择。此时,警方通报,常新野与王成国近期接触频繁,且焦躁不安、行为异常。针对此情况,专案组要求两地抓捕必须协同,不能有一人逃脱。一张大网悄然在烟台、绍兴、南宁三地铺开,抓捕两名凶手。

12月7日11时35分,从绍兴起飞的飞机缓缓降落在烟台机场后,常新野被警方秘密锁定并控制。乘车离开机场后,常新野急忙打电话通知王成国,自己已经安全抵达烟台。王成国也告诉常新野,自己已经在南宁机场通过了安检,准备登机。

12时12分,当王世忠、吴学东在南宁与王成国一起登上飞机时,烟台抓捕组开始收网,跟踪民警抓住市区某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时机,出其不意将常新野控制在车内,成功将其抓获。

15时30分,王成国乘坐的飞机在合肥机场停下转机时,意外情况发生。狡猾的王成国再次给常新野打电话,发现无人接听,高度警惕的王成国突然预感到情况不妙,逃出机场。在他周围戒备的王世忠、吴学东反应迅速,追上去,将他扑倒在地。王成国挣扎几下后投降。

为了筹措毒品资金,他对富豪郑兰英采取了行动。

犯罪嫌疑人常新野、王成国被抓获后,随即展开审讯,在强力政策的胁迫下,试图反抗的常新野、王成国在短短几个回合内就被迫承认了抢劫、杀害、肢解郑兰英的犯罪事实。

原来,2004年9月,犯罪嫌疑人常新野因吸毒陷入经济困境,为了筹措毒品资金,实现“一夜暴富”的目的,将家境富裕的郑兰英列入抢劫杀人的目标。为了逃避打击,常新野在作案前对作案、获取赃款、毁灭罪证、潜逃等每个环节都做了周密的计划。他选择了从未去过烟台、没有犯罪前科的辽阳市朋友王成国作为共犯。两人就抢劫杀人、分尸达成共识后,先在兴隆街租下了一栋楼作为作案地点,购买了绳索、胶带、斧头、刀具以及盛血的大容量塑料盆等作案工具,还对如何引诱、捆绑、杀人、分尸等作案细节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反复的试验。

烟台芝罘区租房子_烟台芝罘租房房源_烟台芝罘区按月租房的

自以为“万无一失”的常新野于9月24日晚利用假身份,以谈生意为由,将郑兰英骗至兴隆街一出租屋,采用捆绑、恐吓、胁迫等犯罪手段,逼迫其获取银行卡密码,并从其桃花街出租屋内抢走其笔记本电脑、3万元现金等物品。次日上午,伪装成犯罪嫌疑人王成国到银行从郑兰英的银行卡中取出4.9万元现金。

25日晚,常新野与王成国按计划在出租屋内将郑兰英杀害,并残忍地肢解尸体。当晚,他们将受害人的内脏、皮肉丢弃在黄务蒋家疃附近的一条水沟里。由于头骨等部位不易剁碎,26日上午,二人选择崆峒岛一处僻静的海滩,将受害人的头颅等尸骨埋葬于此。销毁犯罪证据后,二人分得赃款,各奔东西。

之所以回到烟台,是因为两名嫌疑人自从案发后一直处于人心惶惶的状态,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郑兰英惨死的惨状经常出现在他们的噩梦中。当得知崆峒岛即将搬迁开发旅游时,他们更是心有余悸,担心施工挖出尸骨,暴露自己的罪行。于是,两人终于失去了耐心,打算趁机偷偷回到崆峒岛,将尸骨挖出,然后砸碎,再扔进海里。不料,他们的梦想没有实现,双双落入法网。

烟台芝罘区租房子_烟台芝罘区按月租房的_烟台芝罘租房房源

警方搜查了 7000 多立方米的泥土和岩石,才找到尸体

虽然能否找到被害人遗体不会对案件的定罪和审判产生太大影响,但为了对法律负责,许景华局长要求专案组克服一切困难,找到被害人遗体,把这个案子打造成实实在在的案件。

2010年12月9日,该分局组织刑侦、法医、边防等部门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押解到岛上进行现场辨认和发掘。据两名犯罪嫌疑人回忆,他们将受害人遗体埋葬在崆峒岛后山一处防空洞附近的山坡上。但崆峒岛后山共有两处防空洞,由于年代久远,原有地貌特征已发生较大改变,犯罪嫌疑人只能记得大概位置,无法指出具体的埋葬地点。

在此情况下,该分局不得不采取“地毯式”发掘战术,以犯罪嫌疑人埋葬地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大10亩范围,调集刑侦、巡防、社区保安力量,在崆峒岛驻军的大力支持下,保证每天至少20人,采用人工与机械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发掘工作。仅2011年3月至8月初,参战干警和工作人员就发掘、回填土石方7000余立方米。

采访中,赵和平政委感慨地告诉记者:半年多来,发掘干警和工作人员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冬天,他们喝着冰冷的淡化海水,有的腹泻、腰都直不起来,但他们坚持到现场指挥发掘。夏天,成群的黑蚊子、松毛虫轮番袭击,大家浑身被咬得起疙瘩,但没有人退缩。

出土70余块尸骨,受害者获平反

今年7月28日上午,时刻关注案件进展的许景华局长和赵和平政委带领刑警、边防等部门领导乘船来到崆峒岛。他们踏着泥泞来到发掘现场,仔细勘察地形。此时,一号防空洞上方的山坡上不再是郁郁葱葱的绿草,而是一片卷起的黄土。发掘面积已经大大超出犯罪嫌疑人指出的方向,继续在这里发掘已经没有意义。于是,许景华局长果断做出决定:转移到二号防空洞的山坡上。

“我们之前的努力和付出,说明我们马上就要成功了,你们还要坚持,说不定三四天就能挖出来。”许景华局长的话,是给在场干警们的鼓励和激励,更是一记号笔,让在场的王世忠、吴学东信心百倍。

五天后,崆峒岛传来好消息。

8月3日中午,大雨刚停,王世忠、吴学东和挖掘机司机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泥泞的2号防空洞,在30米以上的山坡上开始作业。13时30分,在王世忠、吴学东的密切注视下,一块人类头骨突然从土中冒出来。王世忠、吴学东大喜,松了一口气。刑侦技术人员闻讯后赶到现场,仔细清理,共发现被害人尸骨70余块,收集固定后送至省公安厅。经DNA鉴定,确认这些尸骨均为被害人郑兰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