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最怕无诚信契约精神,政府更应遵循客观规律,避免权力压倒市场

admin

商人最怕什么?没有诚信,没有契约精神。这不仅是对商人的要求,也是对政府的要求。商业合同对方违约、合作伙伴跑路当然不好,但权力的破坏力更大。如果天天变命令、人人反目,不仅会破坏社会健康、扰乱市场,还会让个人陷入丛林。

所以,历史一再证明,如果政府以权力压倒市场,以政府命令取代客观规律,必然导致经济混乱和道德沦丧。因为每个人(无论是否商人)都知道,自己拥有的一切随时可能被权力夺走,任何长期行为都可能因为一个命令、一个变故而轰然崩塌,所以他们只能赚快钱,甚至不惜作弊。权力会寻租,每个人都会以“一旦错过这次机会,就会再次错过”的心态面对一切,陷入对资源的疯狂争夺之中。

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商业流通越慢,商业力量就越弱,个人对权力的依赖就越深,权力可以为所欲为。在中国历史上,宋朝之所以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王朝(虽然只是略微开明),正是因为商业繁荣,这又自然限制了权力的扩张。

商业立国则不同,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注重商业,大家都处在契约体系中,权力又要服务于商业。

直到今天,这个传统仍然影响着不同国家。我有一个朋友,从事外贸二十多年,有无数的惨痛经历。谈到欧洲市场,他认为,和传统专制国家做生意,一定要非常小心,因为契约精神特别差。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罗斯。哪个国家的契约精神最好?荷兰,一个以商业为基础的国家。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荷兰400年前的水利债券居然还能赎回,还能产生利息。这真的很感人。我看新闻的时候,经常看到一百年前的土地契约作废,几十年前的银行存折不兑现,或者“证明你妈是你妈”。我身边谁敢拿出四百年前的契约来让人兑现?

此事要追溯到1624年,当时荷兰莱克河上的一座水坝​​因结冰和水位过高而溃坝,洪水蔓延至荷兰许多地区,直到三个月后大坝才得以修复。

这次溃坝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乌得勒支地区水务局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加固莱克河的堤坝,水务局开始向公众筹集资金,人们可以购买债券来支持该项目。

几个世纪过去了,荷兰通过与海洋争夺土地,早就解决了洪水问题,当时发行的债券大部分被水务局回购,一些人一直持有这些债券。

两天前,又有一位持有人收到了债券的利息。也就是说,这位持有人的家人已经收到了四百年的利息。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债券,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还为此举行了庆祝仪式。今年的利息接近400欧元,这笔钱不算多,因为本金不多,但提供了四百年的稳定性,未来还可以继续。

这种债券其实是世界上最早的永续债券。一般来说,普通债券是先购买,分期收息,到期后收回票面价值和利息。永续债券是一直付利息,但本金永远不会还清。相比较而言,后者由于没有期限,对契约精神的要求更高。1624年发行这种债券时,票面价值为1200荷兰盾,利率为2.5%。

“值得庆贺的是,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防洪计划债券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关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一位发言人说。“此外,这些债券已经产生了近400年的利息,是荷兰金融可靠性的象征。”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当天还支付了其他旧债券的利息,包括 1638 年和 1765 年的债券。

值得一提的是,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世界上第一只股票是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的。

早在1493年,荷兰北部的一些地方就有人开始买卖证券,1561年,设立了固定的场所,1592年制定了具体的规章制度,早市上还会有人敲钟。

随着股票交易的增多,各种违规行为开始出现,买卖双方的纠纷也增多,于是证券交易的规章制度也越来越详细。1611年,第一个商品交易所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后来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证券交易所。1774年,世界上第一只股票基金在阿姆斯特丹出现。

市场交易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会通过教训逐渐成熟。1634年至1637年的郁金香泡沫,让荷兰人至今心存戒备。遭遇挫折不是坏事,最糟糕的是人们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没有机会尝试自己的道路。

可以说,荷兰正是以信用为基石,率先将银行、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成为系统的金融和商业体系,为其在17世纪成为海上强国和商业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荷兰革命催生了荷兰这个国家。与其他民族国家不同,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商业为基础的国家。人们反抗西班牙的统治,纯粹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利,更好地做生意。

1588年,荷兰共和国成立。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荷兰共和国的成立也值得一提。根据历史学家的说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级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契约精神中国__契约精神是什么精神

荷兰是欧洲最早萌芽资本主义的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1568年,为了反抗西班牙王国的中央集权和对新教加尔文教徒的迫害,荷兰北部各省对西班牙发动了八十年战争。

1579年,北方七省组成乌得勒支联盟,这被认为是现代尼德兰的开端。1587年,新生的尼德兰与英国联手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年,七省联合宣布成立尼德兰联合省。

这个共和国是建立在利益认同的基础上的,资本和它的所有者建立自己的国家。当时的北方七省都是由自治城市组成的,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以商人为主的市议会,市议会的代表组成省议会,省议会的代表组成议会。最终形成的议会也是以商人为主,而他们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市民阶层。也正是因为如此,尼德兰的扩张本能地建立在利益追求的基础上,具有浓厚的商业性。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也是第一家发行股票的公司。几十年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超过1万艘荷兰商船游弋在五大洋,比欧洲其他国家商船总数还多。

荷兰人做的还不止这些。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可以发行各种货币,为储户提供众多服务,使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欧洲的金融中心。荷兰人还发明了人寿保险。

契约精神是什么精神__契约精神中国

作为小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都懂得合作与和平的力量。二战后,这三个国家率先结成联盟,后来成为欧洲共同体的创始成员国。它们仍然是未来欧盟的重要推动者,并率先加入欧元区。它们还是《申根协定》的创始成员国,该协定惠及欧洲人乃至全球旅行者。

通过这种历经400年仍能支付利息的永续债券,我们可以看到荷兰债券的历史,荷兰债券的发展对全世界都有着模板意义。

有研究者认为,正是16、17世纪荷兰的经济繁荣和人口增长,才承担了荷兰巨额的债务利息支出。经济实力是荷兰信用最重要的物质保障因素。15至17世纪的两百年间,荷兰人均收入增长率长期位居欧洲第一,到1700年,荷兰人均GDP是英国的170%,是法国的210%。

更重要的是,荷兰的政治制度是核心。“联邦自治体制的民主性质和对荷兰政治权力的制约,强化了荷兰政府偿还公共债务的意愿,增加了共和政府对公共债务承诺的可信度。从宏观上看,荷兰联邦自治体制的去中心化性质对政府权力有一定的制约,而且作为商界精英主导的政体,它非常重视对私有财产权和契约关系的保护。从微观上看,荷兰各级议会的代表是荷兰公共债务的主要购买者。公共债务投资者直接控制议会,掌握公共财政,因此荷兰政府必须尊重甚至优先考虑债权人的利益,这在荷兰所有城市的章程中都有体现。”

如果没有这样的制度,怎么会有四百年后还能支付利息的债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