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东清退编外用工,节约财政资金 2000 万元以上

admin

近日,湖南省委组织部主办的红星网发表文章,介绍湖南邵东青市编外就业情况。

消息人士透露,将实施“减负增效”,严格人员管理。出台《促进党政机关习惯紧日子方案》,树立紧日子观念,健全紧日子长效机制,做到该花的钱不花、该花的钱不花则花,有效果。遏制编外用工乱象,大力压缩编外用工规模,淘汰编外人员,明确市级单位和乡镇(街道)编外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分别占机构数量的10%和15%。累计淘汰编外人员300余人,节省财政资金2000万元以上。

在机构改革上,邵东统筹机构设置“加减”,将市乡村振兴局职责划转市农业农村局,并增设市乡村振兴局名称;按规定新设立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数据局2个部门,撤销自然资源、劳动保障、水政等3个执法队伍,厅级领导职务数量精简至34项,以确保规定的动作“不走样”。针对性政策将推动机构“瘦身”。摒弃“立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邵东实际,开展清理规范市级议事协调机构工作。优化调整重复设立、功能不明显的议事协调机构。乡(街道)不再设立议事协调机构。议事协调机构由原来的172个减少到20个,精简88.4%,有效让基层减重、减压、轻松开展工作。

近年来,多地公开了编外人员退休数据及相关人工成本。

例如,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2023年9月上旬发布消息称,2023年5月起,临澧县大力推进非职工用工管理,清理规范,严格管控高压局面。经过两个月的清理规范,共淘汰编外人员163人,节省财政资金200万元以上。非人员用工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用工风险大大降低。

湖北省十堰市委编辑部2023年4月发文称,当地政府全面排查全市直用编外人员单位,涉及67个主管部门、177个单位,针对3400名编外人员。通过清理规范,比去年同期减少人员326人,节省财务费用约1500万元。

据《时代周报》2023年11月报道,在南方省份某县,参与淘汰多余工作的刘涛(化名)表示,淘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而计划淘汰的人数也不是500人,而是1500多人。刘涛表示,编外人员的离开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经济),但至少可以在短时间内节省开支。如果按照月薪4000元,解雇1500人计算,这次一年至少可以节省7200万元政府支出。

近期,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也进行了编外人员清理工作。据华盛在线今年9月报道,今年1月至8月,该县共退回各单位新增县级财政支出需求报告75份,节省资金980万元。严格编外人员管控,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专项清理,淘汰编外人员637人,节约财政资金14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