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一直是进博会不容错过的亮点区域,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产品和创意在这里交融。第七届进博会吸引了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是一个看世界的大舞台。这里也是外宾密集聚集的地方。为了帮助展商和观众更好地沟通,国展的“小叶子”大多具有优秀的外语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100多名国展志愿者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小叶子”占到了不到一半。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在国展上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风采。
◆他细心,从各方面解决问题◆
虽然与“小叶子”张志宇的约见是在他所在的展区,但当记者看到他时,他已经从外面匆匆忙忙赶回来了。原来,他刚刚协助一位外宾给手机卡充值,虽然这超出了他的工作范围。张志宇是上海交通大学德语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负责国展E区周边的指导等服务。然而,当客人寻求帮助时,他经常不经意地跑出自己负责的区域。比如,他带着这位外宾来到了离展厅不远的地方。设有综合银行服务处,解决网上支付问题。 “虽然这不是我岗位的服务职责,但我觉得作为‘小叶子’,我有义务帮助他。”另外,张志宇是8点的志愿者联络人。一旦遇到志愿者生病或者有其他紧急情况,他就得亲自照顾。
随着指导服务的深入,张志宇不仅熟悉了自己负责的各个国家的展位,对地面情况也越来越熟悉。因为他发现,不同展位的布线导致地面有些凸起,参观者路过时总会不小心绊倒。他自己也经常走路时绊倒过好几次。于是,他及时向巡展负责人反映了问题,然后联系参展商对地板进行了整理,比如张贴警示条,减少安全隐患。
虽然主修德语,但张志宇也拥有出色的英语能力,总能对外宾的求助请求给出有效反馈。 “当我来到进博会时,我发现世界是非常多元化的。当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很重要。”虽然是“一年级”的“小叶子”,但张志宇对进博会的感情却很深。 “我个人非常希望参与中国‘走出去’的现代化进程,如此大规模的进口博览会是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好舞台。”张志宇说,每天在国家展上看到世界各个国家,包括备受瞩目的中国展区,让他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宽容和开放的心态,越来越有兴趣做这样的事情。有心的“小树叶”朋友们。
◆ 默契配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石建宇和李佳怡是张志宇的同学。志愿者面试时,三片“小叶子”凭借突出的语言优势,不约而同地被分配到了国展。史建宇、李佳怡是国展重要团队接待志愿者。他们两人一组,共同接待团体观众,默契地分工,配合讲解不同部分。
史建宇的志愿者证件带上挂满了徽章。她是三人中唯一连续两年参加进博会的“小叶子”。去年,她以“小叶子”体验官的身份来国展拍摄视频。今年参加国展,让她有了新的体验。 “这个岗位很容易出现突发情况,但我们和其他部门的‘小叶子’解决了事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交换了徽章留作纪念。”施建宇说,原本有一个参展团队取消了参观,但当他们准备接待另一个团队时,对方突然提出再次参观。要求,这个时候,紧急联系刚刚遇到的其他“小叶子”,重新分配任务,快速解决问题。
“当‘小叶子’的第一年,我就被分配接待重要的团体,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无论是言行、礼仪还是各个方面,我都必须十分注意。”李佳怡告诉记者,石建宇布置好讲解任务后,我立即背诵。我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背诵讲解词,以确保正式讲解时不会出现任何错误。接到前一天的任务后,他们就得提前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准备,包括安排客人从哪扇门进来、走的路线等细节。他们还必须提前熟悉自己想要参观的展馆的特点,甚至签署协议等特殊环节也要有针对性地介绍。
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职位,他们的工作常常伴随着紧急调整。李家义说,今天上午他接待的团队参观得很仔细,每经过一个展区都会驻足观看。他们已经超出了原定的展厅。 “我们没有提前安排这些展厅的讲解,所以我们必须尽快与这些展厅进行对话。”他们必须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沟通,看看是否可以安排解释。 “因此,他们的接待往往要花很多时间,但对他们来说,这次国展就是他们展示中国青年形象的世界舞台。
青年报青年上海记者丁文佳/记者常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