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杨瑞文 图来自网络
“如果你在网上交友,我会来找你,充当我的良心,我可以拍照、录制视频,帮助你辨别你的网恋对象是否是真人,识别她的颜值,防止诈骗,保护你们的爱情。”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恋文化”悄然流行。虚拟世界中遇到的爱情面临着难以辨别对象身份信息真伪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网恋大师”出现了。
所谓“网恋高手”,是一种专门在指定区域代表网民提前查询网恋对象身高、相貌、年龄等信息的“新职业”。他们会伪装成快递员、送货员等接近“目标人”,偷偷拍摄对方的照片、视频等并发给顾客。
“网恋大师”真能“解忧”吗? 11月15日,一位资深律师对封面新闻记者表示,虽然这个“新职业”有市场需求,但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
“网恋大师”悄然兴起
帮助你准确验证屏幕对面的人是“真还是假”
“去年我收到了一份奇怪的订单,我记下了,当我把食物送到家门口时,我想看看出来取货的人长什么样。”
家住成都的外卖小哥小林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尽管当时他作为僧侣感到困惑,但他本着顾客至上的原则遵循指示。听完他对取餐机的描述后,顾客还在平台上打了红包以表达谢意。
随着这种奇怪的订单逐渐增多,小林突然意识到,这些外卖订单只是一个“幌子”。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利用送货员的眼睛来确定他从未见过的网恋对象的身份。
“我身边的外卖员大多都有同样的经历,为了得到顾客的好评,他们一般不会拒绝这么简单的努力。”小林告诉记者。
社交平台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青年研究团队联合发布的《2024年青少年婚恋观念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由于社交网络的繁荣,基于兴趣的“轻婚恋”模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00后;社交网络也成为2000后年轻人表达自我的平台,表达自己对婚恋的多元态度和行为,寻找共鸣。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戴着面具。 “网恋半年的人是我哥”“网络小仙女遇上粗汉”……记者在微博平台搜索关键词“网恋热潮”,发现该号相关话题的讨论量和阅读量已突破10亿,各类网友纷纷赶到现场,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心碎事件。
与此同时,以“你恋爱、我爱你、我保护你的爱情”为卖点的新职业“网恋交友达人”在各大社交和二手平台横空出世,抢占先机。与“网恋”相关的业务。用户IP遍布全国。
所谓网恋达人,是专门代表网民查询网恋对象身高、相貌、年龄等信息的“新职业”。他们通常假装是跑腿的、外卖员或快递员,帮助顾客将东西运送给他们的在线约会伙伴。见面后,他们会找机会偷拍照片或视频并发送给顾客,帮助顾客验证网恋对象的身高、外貌、年龄等信息的真实性。 ,一般费用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有必要“提前了解”吗?
可以减少双方的时间和精神损失。
从各大“网恋生意”帖子下面的评论区不难看出,网友普遍对此有较高的兴趣和需求。
“提前有人帮忙‘找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家住安徽合肥的珍珍说。 23岁的珍珍向记者讲述了她第一次在网上认识约会对象的经历,她说“回想起来都难以忍受”。
今年年初,她通过网络游戏认识了一位住在南京的男孩。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两人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出奇的契合。从对方提供的照片来看,男孩的颜值也很完美。很符合珍珍的理想型。
为了给男生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珍珍努力两个月减掉8斤,还花了半个多月的工资买了新衣服、新鞋子和去南京的机票。而那天,当她满怀期待走出机场,看到“男友”等在门口时,珍珍感觉自己“无声无息地崩溃了”。
“他们根本不是同一个人,他们之前给我看的照片都是从网上盗来的,除了性别之外,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在珍珍的追问下,男孩结结巴巴地承认了自己的真实年龄、身高和学历都被隐瞒了。尽管他再三挽留,珍珍还是毅然转身离开。
回忆起这次不太美好的网恋经历,珍珍表示,如果她能提前知道男孩的真实信息,她就做好了思考与他下一步关系的心理准备。
“毕竟我们感情已经这么久了,我实在不忍心伤害他。如果我能偷偷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我可能会选择慢慢渐行渐远,或者成为亲密的朋友和游戏。”只在网上交流的合作伙伴”
对话“网恋高手”:
冒充快递员并携带微型相机
“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赚点零花钱,我觉得现在代理生意很有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恋达人”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是一家制药公司的员工。但我会在空闲时间接单,而且我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同城。每单价格200元(不含路费)。接到订单后,他通常会伪装成快递员,顺利完成“用力敲门、与顾客核对、发现送货有误、真诚道歉、狼狈离开”等一系列动作。 “目标人”的视频和照片是我随身携带的迷你相机记录下来的。但现在,由于工作繁忙,他很少接单。
这位受访者认为,现在年轻人普遍对网恋对象的外貌、身材等有一定的要求。随着网络“美化”软件的发展和网络交友诈骗案件的频发,网民很难通过屏幕确认对方的身份。真实的情况是让“网恋大师”静静地探索一下,然后再决定是继续这段关系还是更安全的方式。 “毕竟大家都说自己根本不注重外表,那是骗人的。网恋流行之后,我们就见面了。”双方都不满意,都受到伤害。”
记者还联系到了在上海提供同样服务的另一位网友阿涛。他承认自己正在网上谈恋爱。这段关系给他带来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让他嗅到了商机,因此他“很有野心”。拥有恋爱大脑的阿涛也加入了“网恋高手”的大军。
除了上述同行的业务范围外,阿淘还提供50元一次性“见面分手套餐”业务。原因是他以自己没有吸引力而自豪。如果网恋者想要分手,又怕伤害对方,他可以保证让对方结婚。对方“赶紧低头”,和平分手。
“心理需求可以理解,但涉嫌违法”
律师声明:或侵犯隐私权、肖像权
网恋大师这个“新职业”确实有其市场需求,但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
“客户和网上约会者均涉嫌违法。”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山认为,委托人向网恋者提供网恋对象的姓名、年龄、地址等信息,网恋者为了获取报酬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现任老师不惜收集用户恋人的个人信息,甚至泄露他们的个人信息。毫无疑问,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他介绍说,网恋高手会偷偷给别人拍照。根据《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披露权利人的肖像。因此,网络摄影师侵犯了用户恋人的肖像权。
如果网络主播非法获取或泄露用户伴侣的个人信息,将侵犯用户伴侣的个人隐私。在民事责任方面,《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隐私是指自然人私人生活的平静以及自然人不愿意知道的私人空间、私人活动和私人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窥探、侵入、泄露、泄露等方式侵犯他人隐私权。据此,网络博主需要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在行政责任层面,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偷看、偷拍、窃听、传播他人隐私,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处五日以下罚款。 500元以上;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在刑事责任层面,如果情节严重,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诈骗者恐怕也会面临处罚。
赵良山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此类新兴互联网事物的监管,一旦发现违法问题,要依法严厉打击。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需要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伪。 “网络主播”并不是爱情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