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刘成辉】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上个月宣布,将加强对国际学生、访问学者和教职员工的所谓“安全”来自中国、俄罗斯、伊朗等23个国家。审查”,引发广泛质疑和担忧。
彭博社11月23日报道称,尽管这在瑞士仍属例外,但引发了人们对其他大学是否会效仿的担忧。该校一名中国问题研究员表示,这一政策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反歧视立场,也与瑞士所谓的地缘政治“中立”相冲突。一些中国学生认为,事态发展表明欧洲对中国的敌意日益加剧,正在造成寒蝉效应。近两年,中国学生申请德国签证也遭到“不合理”、“过严”审查。
彭博社,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欧洲著名学府,也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母校。报道提到,虽然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瑞士政府获得资金,但它可以自由决定如何遵守国家安全相关法律。该校对于为何收紧某些科技领域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录取标准的解释是,这是为了符合瑞士打击“国际间谍活动”的法律。这一变化将影响来自伊朗、阿富汗和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申请人。然而,受影响最大的将是中国公民。自2023年以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已招收了1300多名中国学生,是2018年的两倍。
瑞士最负盛名的大学的此举引发了人们对该地区其他大学是否会效仿的疑问。在美国,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结束时,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了在美留学的中国理科研究生数量。他的继任者乔·拜登保留了这些限制,鉴于荷兰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他的政府还向荷兰施压,要求其减少中国留学生的数量。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校园,新措施并没有受到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欢迎。研究生助理周伟新(音译)在学校留言板上写道,新政策将损害学校的声誉和反对歧视的立场。研究员黄金波(音译)指出,这与瑞士在地缘政治问题上所谓的“中立”相冲突。 。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此前也发文称,一向以“奉行中立政策”着称的瑞士,该国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公开对学生实施额外审查。中国的学生和学者,这“不那么中立”。 “此举遭到批评和质疑,被认为是‘歧视’。
接受采访的中国机器人开发者耿涛愤怒地谴责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举动“史无前例,简直荒谬”。据他所知,这是瑞士大学首次公开宣布对中国学生进行如此广泛的审查,他担心其他大学可能会效仿。
一些学者担心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审查政策将开创更广泛的先例。去年,德国大学招收了近5万名中国学生,其中约10%至15%持有国家奖学金。
2018年10月20日,北京,2018中国国际教育展览会上,家长在瑞士留学展位咨询。视觉中国
当被问及这一情况时,德国校长会议发言人表示,“个别学校”正在讨论是否“在风险管理的背景下”为学生建立审查程序。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表示,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正在设立道德委员会和出口管制办公室来监督研究过程,以解决与外国学生相关的国家安全风险。
2023年,德国政府发布文件,概述了其对大学与中国学生合作的立场。该文件虽然呼吁国际合作,并明确表示欢迎中国学生来德国,但也夸大了所谓相关科技可能对中国军方有利的论点,并敦促大学考虑这一风险。
彭博社表示,有迹象表明,即使其他学校尚未针对中国学生发布正式政策,也可能会产生寒蝉效应。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数据显示,2023年通过该机构获得奖学金的220名中国学生、博士生和研究人员中,有4人的签证申请被拒绝。 DAAD发言人表示,有消息称拒签数量总体上在增加,更严格的限制可能与担心敏感领域知识非法外流有关。
柏林洪堡大学化学专业学生Ammy Lin表示,过去两年,中国博士生申请德国签证受到“不合理”和“过于严格”的审查。她透露,一些签证申请人的等待时间已延长至六个月以上。德国联邦外交部解释说,签证申请的处理时间因人而异。
德累斯顿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米卡·赵认为,这些事态发展表明欧洲对中国的敌意与日俱增。 “我希望这些政策的实施方式不会对真诚学习的人造成不公平的不利影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欧洲大学过去对国际学生非常开放,并强调多样性。但现在,受国际紧张局势加剧、技术敏感度上升等外部因素影响,学校在筛选候选人时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学术之外。结果还取决于其他因素,例如出生地。 ”曾在另一所瑞士顶尖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材料技术研究的科学家曲云鹏表示,此类新措施将产生广泛影响,可能会降低欧洲大学对国际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将影响欧洲本土创新能力。
他表示,瑞士大学的此类审查措施也可能对国际合作造成损害,因为研究人员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渠道受到破坏,这最终将阻碍全球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