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刁继诺(中国传媒大学文旅融合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师)
作为惠及民生的幸福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近年来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用文化塑造旅游、用旅游弘扬文化,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元素融合打造多元化文旅消费新场景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今,我国文化旅游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企业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和需求,推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游学旅游、“长线旅游”纷纷涌现。 、“错峰出行”、“慢充出行”、“县城游”、“微度假”等众多新消费场景。同时,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景区等方面整体服务质量也显着提升,主要体现在服务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总体来看,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多元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商文旅融合将商贸、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例如,一些商业街区创建沉浸式现场表演项目。现场精彩纷呈,各种表演让人目不暇接,特色产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构建了一座独具特色的消费娱乐综合体。农文旅融合依托独特的乡村景观和民俗风情,打造集田园体验、民俗体验、美食品尝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将交通、文化、旅游融为一体,建设多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高速公路和景观大道,让游客在顺利出行的同时,在列车上享受舒适的住宿和餐饮服务,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有的车厢内还安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此外,还有“带着一场活动去旅行”、“去一座城市吃一顿美食”等融合多种元素、形式新颖丰富的文化旅游场景。
形式创新打造多层次文旅消费新体验
一是因地制宜,挖掘“稀缺”的地方特色资源。利用“稀缺”资源提升当地文旅产品的辨识度,可以凸显地方特色,避免同质化。近年来,各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比如,一些地方利用当地美丽的山水优势,聚焦当代青年的运动休闲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星空露营基地,开展环湖骑行、彩虹跑等户外运动,突出健康、娱乐功能;有些地方种植茶叶历史悠久,重点在“茶”。不仅推出采茶、泡茶、品茶等一系列体验活动,还建设了茶叶博物馆,展示当地的茶历史、茶文化……这些地方的稀缺资源,极具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二是确保完善,用“满意”检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近年来,各地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不少地方不仅新开通了多条直达景区的高速公路,缩短游客的通勤时间,还增设了智能停车场,让游客通过手机APP查询停车位。一些地方在热门景区周边增设了多个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导游服务。他们推出了多语种导游标志,配备了急救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公厕数量也有所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 。这些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效提升了当地旅游接待能力,给游客带来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三是体验多元化,以“个性化”满足消费者的全景需求。当前,旅游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更加注重“情感价值”的供给。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偏好和消费行为是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前提。旅游企业根据游客的不同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消费能力等因素开发多种旅游产品。例如,针对年轻人追求刺激、新奇的心理,推出探险旅游、户外运动旅游等;满足老年人对舒适度和文化内涵的需求,开发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健康养生旅游等。这种定制化的产品开发方式充分体现了对游客个性化需求的尊重。此外,文化旅游产品不再局限于观光旅游,而是更加注重消费者的综合体验,融合休闲、娱乐、学习、健康等元素。
四是技术领先,以“体验”赋能文旅产品交互场景。数字技术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文化旅游产品的新呈现方式,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敦煌莫高窟推出的数字敦煌项目,让游客通过数字技术在线欣赏石窟内精美的壁画和造像,同时也更好地保护文物;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引进了VR展示技术,游客佩戴VR设备后,可以瞬间置身于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体验古城的建造过程、祭祀场景等,深刻感受良渚文化的魅力。此外,大数据技术在文化旅游产品的营销和管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对游客行为数据的分析,景区不仅可以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还可以准确预测游客流量。 、合理安排人员和资源,提高景区运营效率和游客满意度。
五是矩阵宣传,以“全球”方式提升优质旅游产品影响力。一方面,各地竞相打造旅游品牌矩阵,包括旅游目的地品牌、节庆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美食品牌、美妆品牌等立体品牌矩阵,全面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优质项目,提升品牌推广效果。另一方面,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文化旅游产品,让地方特色产品更加深入人心。
持续探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文化和旅游产业需要继续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旅游载体中永存,打造更多优质文化旅游项目。其次,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也将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乡村休闲旅游将成为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环节。此外,银色经济的发展机遇也将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如老年游学、养生保健游、老年聚会游等有望形成文化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最后,“夜经济”的文旅消费场景规划也需要深入探索。
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抓好多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各地要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健全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同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是优化市场供需适应。旅游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突出产品特色。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数字文化旅游技术研发和应用,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水平;鼓励文化旅游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由科技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文化旅游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四是打造优质品牌建设。各地要深入挖掘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当地认知度和“稀缺性”的文化和旅游精品品牌,运用新媒体渠道、“影视+文旅”等方式做强地方文化和旅游。旅游品牌推广。
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要素创新动力,拓展多元化、综合化业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落实政策引导,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共同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