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冷空气袭来,气温急剧下降。中医认为寒主收缩。在寒冷的刺激下,人体的血管收缩,血流减慢,粘度增加!
俗话说“白菜豆腐保平安”,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以豆腐为例,中国人吃豆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天冷的时候,锅里煮点豆腐,既暖身又暖胃,又不上火。
清代美食家袁枚也喜欢吃豆腐。他在《随园食单》中说:“豆腐的味道远胜于燕窝”。
必须吃豆腐的4个理由
1、清肺、养胃、生津润燥
中医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具有补气化痰、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遂溪居饮食谱》中说:“(豆腐)清肺养胃,润燥化痰。”由此可见,豆腐适宜口臭、口渴、肠道胃肠功能紊乱以及热病后的疗养。 WHO。
2. 低血糖指数
医学研究发现,豆类及其制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约为20%至30%。它们可以改善血糖生成反应,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食物。
3.有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
大豆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尤其是豆皮。食用含纤维的豆类可以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降低血管疾病的风险。
4、延缓大脑衰老
传统制作的豆腐多用盐水制作,含有铁、钙、镁等微量元素,有助于人体骨骼和牙齿的强健。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大豆卵磷脂,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生长,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特别是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
豆腐和它是天生的搭配
1.豆腐+鸡蛋
豆腐是最好的植物蛋白,鸡蛋是最好的动物蛋白。每天多吃豆腐和鸡蛋,可以形成我们人体免疫球蛋白的直接原料。
另外,豆腐和鸡蛋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以溶解和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鸡蛋还含有镁和维生素D,是补钙的“黄金搭档”。它们可以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豆腐中的钙,预防骨质疏松。
2.豆腐+白菜
冬季吃太多荤菜,容易导致上火、生痰。白菜和豆腐性凉。两者相配,可健脾胃、滋阴、清热化痰。
3.豆腐+鱼
鱼富含有“脑黄金”之称的DHA,豆腐则富含卵磷脂。两者相辅相成,具有补脑、强脑的作用。
注意:胃痛、腹泻、痛经等寒性体质的人不宜食用。豆腐含嘌呤含量较高,所以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还应提醒女性朋友,如果有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病史,应限制豆制品的食用。同时,如果你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或者有蛋白尿病史,也必须严格限制豆制品的摄入量,以免进一步增加肾脏的负担。
一起为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