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潮正在经历快速转型。
年初,名不见经传的江西小炒突然爆发,迅速引爆社交网络。在全国很多地方,江西炒菜经常以街边小店或大排档的形式出现。
如今,快一年过去了,江西越来越多的小炒店开业的同时,不少门店也开进了商场,走上了品牌发展的道路。但纵观这些江西炒品牌,无论是发展路径还是模式都与之前的湘菜非常相似。
江西小炒正在“复制”湘菜的出圈方式。
1、门店数量增长450%,江西小炒遍布全国
如今,江西小炒的赛道上已经涌现出一批连锁品牌。
例如,小江西·江西小潮今年6月在宁波开设了第一家店。随后六个月,小江西迅速扩张至杭州、福州、南昌、武汉、贵阳、昆明等城市,并开设了第一家门店。
据社交平台上的消费者反馈,小江西每次在一个城市开新店,人气都非常高。宁波网友“橙子”表示,小江西宁波首家店自6月份开业以来就一直在排队。如果是周末吃饭,排队一个小时是常事。小江西品牌官方信息显示,部分门店单日成交额超过10倍。
小江西·江西小潮创始人李一晨在视频采访中表示,随着江西小潮的火爆,小江西将继续向全国发展,明年重点发展深圳、江西、浙江等地,预计将拥有70至80家门店。
还有田庚纪·江西晓潮。今年3月,该品牌在杭州开设首家门店,此后又在杭州、义乌等城市开设门店。据红餐大数据显示,目前拥有10+家门店。
干香叶·江西小炒也于3月份开设了第一家门店,目前已在北京、深圳、合肥、南昌等城市开设了10+家门店。
原本扎根江西的江西炒品牌也在加速海外门店拓展,比如蓝边碗·江西炒王。蓝边碗在江西成立近4年,已深耕全省,开设近20家门店。今年3月,蓝边碗宣布进军全国市场,随后进入杭州、义乌、合肥等城市。
此外,一些老牌餐饮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江西小炒,推出了江西小炒子品牌。
专注徽菜、成立15年的“安徽满庭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新品牌“干步亭·江西小炒”,以江西炒菜为主,辅以江西小炒。由徽菜系列打造,于今年8月10日在合肥开始试营业。
美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国江西炒门店已超过1.2万家,门店数量较去年底增长450%,交易额增长690%。
江西晓潮为何势头强劲?与其实惠、踏实等特点是分不开的。红餐网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这里不再赘述。 (延伸阅读:)
然而,从品类的出现、单店的兴起,到现在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这些江西炒菜品牌几乎都采用了相同的玩法。
2、江西炒菜正在“复制”湘菜走出娱乐圈的路径
通过观察这些江西小炒品牌的定位、定价、产品等策略,我们发现江西小炒的品牌发展路径与湘菜出圈路径高度相似。
1、选择商场或商业街开店,风格时尚休闲
年初,江西小炒流行起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街边小店或者大排档,走的是接地气的路。不过,目前这些新兴的江西炒菜品牌,开店时多以商场为目标,或者进入商业街。比如,小江西的门店大部分开在万象城、大悦城、万达广场等商场;蓝边碗走出省外,门店大部分位于万达广场、宝龙城等;干香业、田耕记等品牌的专卖店也常开在商场、商业街。
我们再来看看湘菜。过去几年,以费大厨、农耕记、香啦啦、蓝湘子等为代表的一批新湘菜品牌,坚持“高推广、高成功”的开店策略。许多品牌都在开设商店。会坚持“甲级商圈的黄金地段”。比如麻辣可可在北京的首店选择了和升汇,寻香记旗下的福活活在北京首次亮相时就开在龙湖长营天街。这些是北京客流量前十的好地方。
如果地点还在大街上或者社区里,品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就太小了。如果一个新品牌想要在市场上快速树立品牌形象并产生一定的热度,进驻商场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方法论已经得到湘菜品牌的验证。
此外,这些江西炒货品牌在店面设计中也会刻意运用一些网红元素,整体风格趋于现代、时尚、休闲。
例如,甘香叶采用了更显眼的“绿色+铜色”,在店内添加绿色植物,营造田园氛围;小江西采用了抢眼的亮橙色,带有原木风格;全新蓝边碗店以克莱因蓝为主色调,与简约风格相结合,整体氛围轻松舒适。
这也与不少湘菜品牌的发展策略类似。这几年,以兰湘子为代表的时尚湘菜不断涌现。他们不仅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而且注重营造现代化的就餐环境。它更加优雅、舒适,吸引了更多的年轻顾客。这也是江西小炒快速打造品牌、提高曝光度的重要策略之一。
2、贴上“江西炒”的标签,强调新鲜、新鲜的炒菜
新一批湘菜能够突破差异化,迅速在全国一线城市开店。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注重“小炒”技法。
费厨师首先主打“湘菜”,他的菜品以辣椒炒肉为主。在费大厨的带领下,农耕记、香啦啦等品牌也开始探索湘菜炒菜的做法,兰湘子甚至将湘菜炒菜作为招牌。
将“小炒”作为卖点摆上餐桌,在反预制风潮的推动下,无疑会更加吸引消费者。
这批江西炒菜也借鉴了这一做法。
如今,几乎所有江西炒菜品牌都打着“江西炒菜”的标签,强调新鲜。与蓝边碗一样,原名“蓝边碗·南昌烤菜馆”。但在江西省外开业后,为了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便于品牌推广,更名为“蓝方碗·江西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