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45大项改革举措详解

admin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庆阳)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纲要(2024年—2028年)》(以下简称《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大纲”)。系统谋划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司法改革。

据了解,《纲要》提出9个方面45项重大改革举措和200多项具体改革任务,对各地法院突出问题一一回应。

司法公正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人民法院将采取哪些重点改革措施有效化解纠纷、促进社会治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家海在回答人民网提问时表示,《纲要》围绕落实和优化人民法院“决定裁判职能”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结束争端。”

例如,在完善审判理念和方式方面,《纲要》要求强化上级人民法院审判层面的监督指导职能,细化和明确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的情形和标准。周家海解释说,这是为了有效防止案件在上下级法院之间来回奔波,杜绝看似有法律依据但不解决实际问题、浪费人力的“无用程序”。和金钱,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

同时,《纲要》要求注重审判综合效果,提出“完善发回重审、责令再审、指定再审案件的后续指导、问题总结、细化规则、通报和问责机制”。再审”、“规范完善案件升级管辖和适用再审提审机制”等措施。

“需要发回重审、再审、提审的案件往往是疑难复杂的案件。提出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推动个案审判。”审判层面的监管和规则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点对点的效果,通过公平高效的审判促进纠纷的有效解决和源头预防。”周家海说。

此外,《纲要》提出完善全程解释机制,强化司法文件说理,提高司法判决的说服力和认可度。也就是说,要求各级法院和全体法官不要机械地办案、和解,而是要以有效“止纠纷”为目标,明确法理、理清理由、沟通情感,做到法律与心理的双赢。决议,让当事人认可法庭、同意裁判、从心底接受判决。

除了诉讼之外,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都是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对此,《纲要》也做出了相应安排,比如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完善诉讼与非诉讼联动机制,推动和完善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联动工作格局”。 、行政裁决、诉讼、信访等”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