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上海第一所以“民生”命名的学院。它在杨浦住宅区“长大”。将定位“一老一小一家”,不断丰富和完善民生服务人才培养体系,聚焦民生、服务民生。
目前,民生学院正在培育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初步建立了专科、本科、硕士衔接的民生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它还围绕老年认知障碍护理等领域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和微型专业。学院的设立是上海开放大学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为社会紧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的重要举措。
杨浦中原路上靠近民兴路的地方有一排临街房屋。当你走进其中任何一个,你就进入了大学的大门。这就是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真正实现了“没有围墙”。 “我们的校园诞生在居民区,长在街道,与群众联系紧密。”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院长范军说。此外,为了让民生学院与社区“零距离”,学校还在民兴路另辟一道大门,方便学生进出。
来自一个普通的管家
进入行业金字塔
目前,民生书院88%的学生是女性,平均年龄41岁。他们大多在全市各地的家政服务公司、养老服务机构工作,身份、工种各异。
张晓芹,民生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24级学生,曾在该校学习并完成家政专业和本科课程。这位普通的管家,凭借她对学习的热情和坚持,如今已成为市一级老年护理员的候选人。她还是上海市家庭协会家政职业技能认证的评估员,进入了家政行业的“金字塔”。
面对社会对优质家政服务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学校不仅建设了全新的民生主题校园,还打造了多场景的教学实训和智慧学习空间。同时,学校还聚集教育资源,建立了以“一高一小一家”为基础的民生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例如“养老服务管理”专科转本科专业,学生只要具有国家认可的专科以上学历并注册即可申请。培训方向为机构运营管理和老年人社会工作。这些都是目前养老领域紧缺人才的领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帮助。
此外,还开设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家政”等专业,已培养毕业生3496余人。
除了普通百姓之外
丰富“在家门口”的终身学习场景
从中原路42号学院西门到民兴路527号学院北门,沿街的“银发e校”服务着周边居民的“终身学习”,其中包括一所智能学校。书画馆、智慧茶馆、智慧生活馆、智慧健康中心、银演厅、银展览厅等定期为老年居民开设学习课程。
学院沿街外墙上的“民生二十问”和校园门口的“悦空间”休息区,也是周边居民的文化休闲资源。位于学院民兴路北门的“老年运动健康实践中心”是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公共健身场所,常年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
为进一步深化家政服务行业产教融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成立仪式举行了学院特聘教授和行业导师授牌仪式。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与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联合揭牌“上海市家政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推动家政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培养高技能人才人才与产业转型。升级赋能研究及新业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