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经济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经济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市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朱敏市商务委、市科委主任罗大进、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出席会议。
有媒体问,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上海去年推出多项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相关工作进展如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上海下一步还将推出哪些举措?
周小泉表示,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去年以来,我们想企业之所想、群众之所想,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实施了多项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措施,加快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建立以信用为基础、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普惠信用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比如,推动16个区区级融资服务中心全覆盖,推行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实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预补偿”模式,使用2024-2025年中小微企业信用奖补资金。规模增至10亿元。去年,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预计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据工信部评估,上海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指标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
上海将落实多项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不断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规模企业。一是提高服务便利性。推动金融服务中心向街道、乡镇和重点产业园区转移,丰富金融服务中心功能。推动“线下枢纽+线上平台”双轮驱动的普惠金融顾问体系,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财务咨询、融资规划、上市指导等贴身金融服务。
二是提高服务精准度。向金融机构开放更多公共数据,便利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画像”和贴心服务,着力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用大数据更好赋能普惠金融。
三是提高服务热情。落实无还本续贷和财政贴息、收费政策,加大信贷激励和补贴规模和比例,推动各类银行机构建立健全敢贷、愿贷的长效机制。借钱、能够借钱、愿意借钱。
澎湃新闻记者 于凯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