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东大门买不起,而是青岛即墨更划算!”经常逛小红书的95后孙琳琳发现,最近她的小红书首页上出现了一些做直播的工厂店,“我叫你别再去了,我去韩国买衣服了”我们在即墨就在那里做代工,面料质量和店里的一样。”
近日,孙琳琳在浙江一家工厂店购买了一件桑蚕丝上衣。 “只花了60多元,很多颜色都已经卖完了。”要知道,在很多服装店里,一件桑蚕丝上衣的售价可达数百甚至数千美元。
过去,在大众眼中,小红书上的产品往往单价较高,但现在平台生态正在发生变化,一批行业领先的商家纷纷涌入小红书赚钱。
新红网数据显示,去年9月10日至12月10日,小红书粉丝数最高的前10位电商直播间中,有6个主要推广价格在100元以下的服装、床上用品。
不过,与其他平台厂家商家单纯争夺低价不同,小红书掘金的行业龙头依然走的是高颜值路线。老板们都比较年轻。 Alphabet发现,其中不乏年轻的工厂二线。几代人。
厂二代厂长已经成为小红书上的垂直赛道。 “1995年以后的二代工厂检查”和“2001年女孩在二代工厂男朋友家里工作的一天”是该平台的流量密码。他们在小红书上。红书的变现方式自然是开店和直播。
例如,在一家名为“老伴周”的店里,最受欢迎的产品是一款秋冬毛呢连衣裙,售价199元。它不走绝对低价路线,给店内产品贴上的标签大多是“小众设计”。 “极简主义”、“优雅法式”等标签。
显然,工厂工二代来到小红书掘金并不是为了获取低价,而是瞄准了看重性价比的年轻用户。当然,与那些更适合女士和中产阶级的产品相比,这些工厂货的性价比更高。随着小红书电商规模的扩大,小红书产品的价格似乎也更加亲民了一些。
打开小红书,你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工厂二代工人正在开播或者开店。工业品正在成为小红书电商中快速崛起的品类,备受平台用户追捧。
苏苏是一位2000后第二代工厂老板,她的职业生涯始于服装供应链。创业之前,她主要支持家族的服装生意。去年9月,她开始在小红书上做电商。 10月的一天,单场直播销量跃升至20万以上。 “整个团队都惊呆了。我们没想到它会爆炸得这么快。我们原本打算先玩。玩。”
当你走进SuSu店,你会发现它所销售的产品单价在100元左右。 89元的毛衣背心销量接近2万件,139元的休闲裤也卖出了5000多件。
此前新榜统计显示,截至12月中旬的近三个月,客单价在百元以下的GMV直播间前10名中,有6家是外贸工厂。
在小红书近日发布的“rise100年度电商榜单”上,超过一半的商家都是行业领先的商家,其中包括二代工厂和白手起家多年的工厂。品类最多的是时尚女装、服饰鞋包、食品。名单上还有一些家具家居制造商。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用户会拥抱小红书产业带来的产品了。例如,一些买家早期在直播间销售的许多设计师品牌产品的单价较高,与大学生或刚进入社会的上班族的消费能力不匹配。这些人是小红书上一个比较大的用户群体。
但同时,他们追求的并不是绝对低价的产品,而是性价比高的产品,或者是性价比高、颜值比好的产品。他们的需求正在等待被满足。
价格远低于昂贵设计师品牌的工业区商家正在适应它们。当然,前提是产品必须有好看的外观和设计感。这是平台的新趋势,这种趋势也吸引了更多厂商进入市场。
去年2月,博主“黑美人2”就贴上了2000年出生的毛衣厂第二代被迫继承家族生意的标签。她在小红书上发视频博客、聊天、直播。没想到她穿的衣服竟然有很多人想买。 “没想到现在已经开单了!”打开她的店就可以看到,主打产品大多是售价100-200元的毛料服装。
除了大学生之外,平台上的其他用户也有一些更具性价比的需求等待满足。
字母榜显示,一款售价19.9元的云南七彩蘑菇汤包在小红书上已售出近万单。经营彩云之珍的叶绍敏也是云南蘑菇商第二代。因为他每天都看小红书。当时我发现一些妈妈和都市白领想要购买天然食材,于是开始研究色彩缤纷的蘑菇组合。
很多二代工厂通过建号、开店、开直播等方式成功赚钱。
团团是90后,家里经营羊绒服装生意。在开始自己创业之前,他在自己的工厂里与大师一起从事产品开发。团团较早加入小红书。 2019年,她创立了Comfort Pai Cashmere团团品牌。现在,她在小红书做店播,单笔交易额几千万。
从账户名可以看出,“LaoBanZhou”运行着源工厂。事实上,她也是一名工厂二代工人。 2023年,老半周创立了一家极简风格店“老半周”,立足于自有供应链,注重性价比。以及快速推出新产品的能力。去年,其门店销售额突破1.5亿。
《二代工厂如何做IP?》
在小红书上,你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问题和话题,甚至催生了很多厂二代赛道上的自媒体导师。显然,越来越多的二代工厂甚至产业带企业正在看到该平台的好处。
事实上,有不少电商平台正在大举进军产业带。 2018年以来,各电商平台陆续发布产业带扶持计划,一批中小商户成为受益者:由于平台流量和资源的灌溉,他们成功转型线上,享受平台流量股息。
但需要指出的是,产业带商家是电商平台切入市场的先锋,是平台间低价竞争的武器。因此,商家要想获得更多的流量,就必须提供更好的价格,陷入低毛利和价格战的漩涡。
在多个电商平台经营的童装商家刘先生曾向消费者导报表示,价格越来越低,但平台的配送成本不断增加,商家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因此他们已经开始从原材料等方面节约成本。 ,最终消费者收到了不正确的产品,退货率急剧上升。商家不仅要承担大量的运费保险费用,还面临库存压力。
图片来源:AI制作
当然,无论是行业商家还是平台都已经意识到这条道路的不可持续。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主流电商平台陆续调整经营策略,削弱价格权重。但根据平台惯性,低价已经存在,价格内卷仍将长期存在。
对于不想卷入价格战的商家来说,小红书似乎成了一片绿洲。
素素表示,一开始在小红书开店的原因很简单。 “主要原因是寻求增长。”然而,经过两个月的体验,她发现在这个低价时代,还是有地方可以放慢脚步,做出好的产品和产品。服务好用户。
这意味着商家不必只关注低价。 “小红书的用户素质非常高,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时尚审美,愿意为好的设计买单。”苏苏说。
因为小红书本来就是一个生活方式平台,产品往往可以放置在更具体、体验性的生活场景中,从而具有更高的附加值。
“现在的小红书更类似于早期的种草模式,链接微博和淘宝,但小红书用户可以在平台内完成交易。”服装品牌老班周经理认为,这种模式更适合聪明的用户快速完成下单的行为,高智慧的群体往往也意味着高消费能力。
这也是产业带内商家尤其是二代工厂纷纷涌入小红书电商做生意的原因。他们还是想保持较高的产品品质和调性,不想重复父辈走过的路。
当然,商家也要关注这些用户对性价比的追求,兼顾产品的调性、品质和价格。
《我是ROW阿姨》从事线下服装生意多年。她无意中在小红书里看到了一些关于用户需求的备注:她想以非常划算的价格买到与国际知名品牌同等品质的产品,所以她特地为小红书用户打造了一个新品牌AUNTROW。
由于历史因素,产业带内的产品往往被贴上低价低质的标签,但去小红书淘金的年轻二代消费者似乎已经走上了产业带2.0路线。
产业带内的企业能够在小红书崛起,必然有小红书电商的官方推动。
过去几年,各电商平台相继发布产业带战略。直到去年,产业带战略仍在继续。比如,9月底,拼多多宣布明年将投入100亿资源包,成立专项团队,深入100个农业产区和产业带。
支持产业带最初是货架电商平台的动作。随着内容平台增加电商业务,也纷纷涌入该行业,甚至争夺同城产业带商家。例如,去年4月,抖音电商针对行业龙头商家推出新的扶持政策,直接为部分商家推出GMV返现,比例高达50%。
外界没有注意到的是,在设计标签、单价较高的市场上,小红书也在补充其他价位的产品,闯入产业带。 Alphabet看到,过去一年,小红书悄然开始巡演全国50个城市的产业带招商引资。
不过,小红书肯定不会走拼多多、抖音的产业带路线。
“小红书不适合做纯粹的低价产品,否则会蒙蔽这群优质用户。”经营服装品牌CORAZON DEL ALMA的NANA表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和认知,这些都是由顾客群体决定的。决定了。
因为电商平台争夺产业带的目的就是为平台寻找低价的产品供应,所以在外界看来,人们往往会以绝对低价捆绑产业带,但小红书的管理者们显然不这么认为。不想落入这个陷阱。如此竞争的漩涡。
“只有没有竞争力的产品才会提价,我们要提的核心其实是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曾在服装行业工作了15年、后来创立新中国品牌久事的施文军说。
与其他平台行业的发展思路略有不同。小红书想要的不是货币,而是更适合小红书基调和平台用户需求的产品。一位接近小红书的人士表示,2023年,我们内部首先去上海、深圳等地区找人找货源,去年又去了东莞等产业带。今年我们将去更多聚集地进行优质供给。
显然,小红书想要的并不是极低价的工业品,而是一条差异化、小众、高颜值、高性价比的产品路线,通过小红书电商完成价格产品的供给。途中,平台将释放新一轮红利的迹象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