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绘就大都市乡村治理“新样本”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乡村要走出怎样的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径呢?这条路径要符合超大城市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又要怎样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呢?近年来,沪郊乡村的乡村治理积分制实践给出了确切答案。各涉农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聚焦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利用积分制促使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从而形成了一批具有各自特色的积分制工作经验。本系列报道会引领您步入乡村。您将看到上海是怎样凭借“小积分”来撬动“大治理”的,又是怎样用“绣花功夫”描绘出超大城市乡村治理的“新样本”。
在崇明区新村乡,乡村治理正在进行一场“积分革命”。环境整治有了积分,移风易俗有了积分,邻里互助有了积分,社区共建也有了积分。这套积分机制很独特,它让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同时也让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明显提升。在新村乡,村民常常说:“积分卡就如同咱们村民的幸福账本。”
积分规则村民自己说了算
新村乡是上海市的特色小镇之一,它以稻米文化而闻名。在这片土地上,乡党委将党建引领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推广并实施了“稻香人家”积分制。这套积分体系包含“美丽宅基”的人居环境、“文明乡风”的正面能量以及“平安社区”的负面行为等三个大的板块,并且一共有 7 条标准。积分制的核心是把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量化。清扫庭院可以积累积分,孝亲敬老也可以积累积分,垃圾分类同样可以积累积分。而违规搭建会被扣分,秸秆焚烧也会被扣分。这种有奖有罚的机制,一方面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务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让治理有了章法可循。
村民李阿姨积极践行“稻香人家”的理念。她每日早早起身,清扫自家宅前屋后。还主动投身于村里组织的公益活动。她家的积分账户在众多家庭中常常处于领先位置。李阿姨笑着表示:“用积分来换大米、换油,这种方式我们都很喜爱。”她接着说:“不仅得到了实惠,自家也变得更加干净了。”
这种积分制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村民的广泛参与,也离不开规则的共同制定。乡党委依托“周四民情恳谈”机制,通过举办板凳会来征求村民意见,通过发放宣传册来征求村民意见,通过填好问卷表来征求村民意见,最终形成了一套贴近实际且易于执行的积分体系。为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每个村都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积分治理的“一村一方案”,每个网格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这样就能确保积分规则是由村民自己来决定的。
积分规则明确、公开透明,村民都乐意遵守。
搭建“家门口服务”平台
这些行为推动了村庄整体面貌的提升。
乡党委政府和各村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稻香人家”积分制的热情,搭建了“家门口服务”平台,把发展成果回报给村民。还打造了“稻香服务驿站”,组建了“稻香”便民服务队。通过开展“便民服务日”以及发放“便民服务卡”等活动,提供健康义诊、就业指导、修修补补等服务项目。并且为 70 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大礼包。同时,对积分银行的兑换内容进行进一步丰富。提供了“稻香生态市集”的积分兑换券,凭借此券可以兑换“稻香生态市集”的各类货品以及理发等服务。
新村乡为了厚植稻米文化小镇的内涵,提炼出了“垦拓、进取、创新”的“新村特质”,把这种精神融入到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里,深入去挖掘先进典型,还召开现场会来进行优秀案例的分享。并且通过“稻香人家”公众号,广泛地开展了积分制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此外,邀请了优秀家庭参与稻米文化节和“五美”社区节等活动。还组织他们参加“崇明亲子游”或“上海一日游”的体验活动。这样做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积分超市成“幸福加油站”
新村乡的每个村都有一座积分超市,它是村民们时常光顾的地方,就像“幸福加油站”一样。村民可以用积分去兑换米、油以及洗涤用品等生活必需物品,同时还能够兑换理发服务。这些看似简单的兑换活动,一方面增强了村民参与治理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
新村乡把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出了积分超市。在具备传统商品交换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1+N”功能的叠加。它一方面作为奖励机制的一部分,激励居民参与积分制;另一方面,它成为了民情恳谈和民意收集的重要平台。工作人员介绍道,在这个积分超市里,居民既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实物或服务,又能够参与到社区的未来发展讨论之中。
乡村干部时常借助这个平台与村民进行意见交流,以此来了解大家的需求,进而推动政策的优化以及治理的完善。同时,积分超市还会定期开展民意调查,以保证居民的声音能够被听到并且能得到充分的考虑。每当积分进行更新并公示的时候,我们就会来到超市看一看,并且还会顺便和邻居聊一聊家常。村民张大爷表示,这里不但可以购买物品,而且能够聆听村干部们讲解政策。对于村里的事情,我们都乐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风尚深入人心
积分制的推行提升了村庄的“颜值”,也让“气质”焕然一新。村里制定了积分规则,鼓励移风易俗,提倡婚事简办、丧事薄办。如今,厚葬陋习在逐渐减少,村民们用鲜花祭祀替代了焚烧纸钱,文明新风悄然形成。
此外,积分制对村民传承优秀家风起到了激励作用。举办“亮家训、晒家规、传家风”活动,鼓励大家参与“小老人照顾老老人”的爱心志愿行动。这些行为既让村民积攒了积分,又为整个社区注入了温暖与活力。
积分制取得了成功,它体现了新村乡的治理智慧,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过程里,村民由“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每个人都在为村庄的未来出力。到目前为止,新村乡有 3666 户农户参与了积分制,这占总户籍人数的 81.89%,占常住户数的 96.42%,基本上做到了常住农户的全覆盖以及积分治理活动的常态化。2022 年新村乡获得了上海市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基地的称号。在未来,此地的“稻香人家”故事,会继续书写出更为美好的篇章。
文:欧阳蕾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