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县电妈妈爱心团走进庆阳坝村,关爱留守儿童小杰姐弟成长

admin

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杨志英

关注山区留守儿童__结对留守儿童

3 月 8 日,湖北宣恩县供电公司“电妈妈”爱心团的成员们抵达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接着,她们走进了 11 岁的小杰(化名)的家中。在小杰家中,她们不但为小杰辅导家庭作业,还耐心地促使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_结对留守儿童_关注山区留守儿童

小杰的母亲离世了,爷爷也离世了。父亲为了生计外出去务工。他和姐姐小静(化名)只能依靠年迈的奶奶生活。生活发生了变故,姐弟俩渐渐变得自卑且孤僻。六年前,“电妈妈”爱心团的赵明菊、杨凤英、李吉云、蒙菊珍等人第一次上门走访。当时,姐弟俩躲在屋里,不愿意见人,也不愿意说话。尽管奶奶想尽办法去开导他们,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

_结对留守儿童_关注山区留守儿童

身为母亲的我们,最能理解孩子对于温暖和关爱的那种渴望。“电妈妈”爱心团队的队长赵明菊饱含深情地说道。当爱心团成员们了解到小杰姐弟的情况之后,经过一番讨论,便决定与小杰姐弟结成帮扶对子。她们会定期资助学费和生活费,还会陪伴他们去参加学校活动,一同干农活。在过年的时候,她们甚至还会为他们准备团年饭……因为有“电妈妈”们的悉心陪伴,姐弟俩慢慢敞开心扉,性格变得乐观开朗,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持续给山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送去温暖与关爱。团队设立了助学基金,成员们每年都会进行不定期的捐款,这些捐款用于结对帮扶。他们为每个孩子都建立了关爱档案,档案中详细地记录了孩子们的基本情况、帮扶措施、进度以及成效。通过不定期地进行走访,他们能够深入地了解帮扶对象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并且通过亲情陪伴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注山区留守儿童__结对留守儿童

结对留守儿童__关注山区留守儿童

在帮扶期间,“电妈妈”们察觉到,诸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久不在身旁,时常会有孤独无助之感,内心的事也无人可以倾诉。“自成为‘电妈妈’的那一瞬间开始,我们的肩上便增添了一份责任。”赵明菊发出感慨。13 年里,这个团队先后帮扶了 30 多位儿童,凭借母爱般的关怀为他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2024 年,小静考上了大学。“电妈妈”们精心准备了学习和生活用品,还带着奶奶和小杰把她送进大学校园,并且亲手为她铺好床铺后才离开。“电妈妈”们承诺每月资助小静 500 元生活补助,直到她完成大学学业。小杰的奶奶感动地说:“电妈妈就像孩子们的亲妈妈一样。”

走访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族中小学时,“电妈妈”们得知该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于是,她们特地邀请了一位长期从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堂心理咨询课。课后,孩子们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有的开始积极主动地交流,有的变得更加自信。该校副校长黎志欣慰地说道。

_结对留守儿童_关注山区留守儿童

“电妈妈”爱心团的特色活动之一是定期收集并兑现山区留守儿童的“微心愿”。有一次,她们得知椿木营乡民族中小学的小芳(化名)有个心愿,就是喝上一杯奶茶。但镇上没有奶茶店,所以“电妈妈”们特地从宣恩县城买来奶茶,然后驱车两小时把奶茶送到小芳手中。当小芳接过奶茶的那一刻,她突然泪流满面。“就像做梦一样,我写下的愿望真的实现了。”她哽咽着说道。

结对留守儿童_关注山区留守儿童_

近年来,宣恩县供电公司党委给予了大力支持。“电妈妈”爱心团起初有十余人,如今发展到了 50 多人。并且逐步构建起了“护苗、筑安、悦读、圆梦”这四大行动体系。她们借助“护苗行动”来构建“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机制,并且开展针对困境儿童的捐资助学以及亲情陪伴活动;凭借“筑安行动”进行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以及身心安全知识的常态化宣讲,以此帮助孩子们树立起安全意识;通过“悦读行动”捐建图书角,同时组织读书活动,用以培养乡村儿童的阅读习惯;利用“圆梦行动”不定期地收集、认领并兑现乡村儿童的“微心愿”。

结对留守儿童_关注山区留守儿童_

爱心团队到目前为止,累计为村集体和学校捐建了 16 个图书角。同时,开展了 100 余次安全用电知识的宣讲活动,还开展了 100 余次心灵关爱活动。并且向 21 所乡村学校捐赠了 6000 余件文体用具。此外,帮助 300 余名儿童实现了“微心愿”,累计受益的儿童超过 2 万人次。团队获得了“湖北省三八红旗集体”这一荣誉。

未来,“电妈妈”爱心团会持续用心去关爱山区留守儿童以及困境儿童。会助力他们实现健康成长,也会助力他们达成全面发展。能让每一朵花儿都可以在阳光之下绚烂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