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组织架构、团队调整仍在继续。
近日,在宣布公司执行董事陶天海接任主席职之后,中国金茂的组织架构将开始调整。其将从目前的“总部—区域—城市”三级管控架构,变为“总部—地区”二级管控架构。同时,会取消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 5 个区域公司架构,通过对城市公司进行撤并,调整为 14 个地区公司。
克而瑞监测显示,开年到现在,在 65 家重点房企当中,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建发房产、绿地控股等已经进行了重大的组织调整。从调整的方向去看,整体是以收缩作为主要方式,区域合并成为了主流的趋势。在这个同时,随着组织框架发生了变化,高管团队也大多有了适应性的变动。
合并、收缩成大趋势
此次中国金茂架构调整的总体导向是做大做优重点城市,并且要强化总部的运营管控以及管理穿透。
为此,中国金茂取消了之前的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这五个区域公司。它将现有的城市公司进行撤并重组,调整为 14 个地区公司。同时,公司架构也从“总部—区域—城市”的三级管控架构,调整为“总部—城市”的二级管控架构。目前,龙湖集团和中交地产等房企都采用这种二级管控架构,并且城市公司在其中拥有较高的话语权。
中国金茂方面强调,本次的组织调整以及管理提效工作会在维持现有队伍规模的基础上展开。并且,员工队伍整体上将会保持稳定。
今年以来,除了中国金茂之外,保利发展进行了重大组织调整。今年以来,除了中国金茂之外,建发房产进行了重大组织调整。今年以来,除了中国金茂之外,金地商置进行了重大组织调整。今年以来,除了中国金茂之外,绿地控股进行了重大组织调整。
2025 年开始的时候,金地商置率先展开了集团和区域层面的组织架构调整。在集团总部层面,运营中心被撤销了,同时华东、华南、华北区域公司也被撤销了。在区域层面,调整为浙江事业部、淮海事业部、武汉事业部、成昆事业部等。从调整逻辑方面来看,金地商置的调整致使三级架构重新回归到两级架构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更加直接且高效;区域调整也是依据业务的变动来进行裁撤以及合并的操作。
保利发展对其区域旗下的城市公司进行了合并;招商蛇口也对其区域旗下的城市公司进行了合并。大悦城控股裁撤了南京、西北、海南这 3 个区域公司,同时保留了北方、华东、华南、西南 4 个区域公司。
克而瑞分析指出,区域合并能够帮助房企减少新开发项目,把投资资源集中在回款有保障的安全区域,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存量运营项目较多的区域来说,合并之后有助于集中资源,将注意力聚焦在核心区域的发展上。
典型的中国金茂,近些年来逐渐降低对低能级城市的投资,将重点集中在一线以及核心的二线城市。在调整为二级架构之后,总部能够更加直接地推动高能级城市的业务发展,对土地储备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提升盈利能力。据相关统计,从 2024 年四季度到 2025 年一季度这段时间,金茂在上海、北京、西安等热门城市接连获取了多块地块,总的拿地金额超过了 200 亿元。
“业绩已成为房企人事任免的重要依据”
组织架构的调整,必然带来相关人员变动。
3 月 11 日,中国金茂发布了重要人事变动。执行董事陶天海接替了张增根,成为了公司主席、战略及投资委员会主席以及 ESG 委员会主席。陶天海曾是金茂华东的第一大将,其战绩颇为突出。在 2023 年 4 月,他被任命为中国金茂总裁兼执行董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从高级副总裁到总裁,再到整个中国金茂掌舵人的晋升过程。
3 月 14 日,保利发展进行了宣布。公司董事长刘平提出了提名,保利发展对此表示同意,并聘任潘志华为公司总经理。从职业履历方面来看,潘志华在保利体系内已经度过了 24 年。他可以称得上是保利体系中“内生型高管”的典型代表。他曾担任过地方公司的“一把手”,也担任过战略投资负责人以及商旅业务的掌舵者等多重角色,从而积累了从一线操盘到集团统筹的复合型经验。
建发房产整合了华东、海西、东南三大集群版图,在此期间,重新对三大集群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进行了任命,并且原集群的董事长被上调至集团总部。
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万达集团曾发布过高管变动的相关公告。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绿景中国曾发布过高管变动的相关公告。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上置集团曾发布过高管变动的相关公告。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中骏集团曾发布过高管变动的相关公告。
高管团队出现大规模变动,这表明业绩已成为房企进行人事任免的重要依据。只有那些业绩突出的人,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克而瑞指出,对于大多数房企来说,在 2025 年仍然需要开源节流,提升自身的内力,提高人均效能。同时,要聚焦于核心城市的住宅开发,首先确保项目能够盈利,以此来保障企业的盈利。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