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樱桃
烟台大樱桃
大众网烟台6月2日讯 (记者 于飞) 2014年烟台大樱桃互联网销售创下近1亿销售额,从此开启了烟台大樱桃走向全国的新局面,随着互联网销售额的逐年攀升,烟台大樱桃的整条产业链也被带动了起来,实现了新飞跃。
“互联网+”将烟台大樱桃推向全国
记者了解到,烟台气候宜人、光照充分,沿海丘陵地带土壤肥沃、松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水果的生长,尤其适合烟台大樱桃的生长与繁育。烟台是中国大樱桃栽培的发源地,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2016年,全市大樱桃面积达到31.7万亩,产量21.8万吨,栽培面积占全国的25%,产量占全国的60%,樱桃已成为烟台市第二大水果产业。今年,烟台大樱桃种植面积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全市种植面积超过33万亩,预计产量超过23万吨。
据烟台市商务局电商科孔渭东介绍,烟台大樱桃甜度高、口感佳,但是存在储运难的问题,果皮薄,而且易变质,过去没有解决这个难题,烟台大樱桃的销量也没有打开,只能通过各级商贩销售,弊端是环节多、周期长、损耗大,而且烟台大樱桃只能在一些大城市的商超店或者高级水果店买到。2004年前后烟台大樱桃开始试水互联网销售,2013年开通了淘宝特色中国馆,经过一年的准备,2014年烟台大樱桃互联网销售实现了大规模增长,当年创下了近1亿的销售额。“可以说烟台大樱桃产量,2014年是烟台大樱桃网络销售的一个分水岭,烟台大樱桃有了名,起了量,一下子销到了全国各地,之后几年销售额逐渐攀升,每年增速都在60%以上,2016年,烟台大樱桃电商销售3.95亿元,增长74.6%。”孔渭东说。
“目前烟台大樱桃有15%-18%是通过电商销售的,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孔渭东说。据商务局统计,截止5月31日,烟台大樱桃电商已销售164.1万单,销量4497.6吨,还有约1/4的电商销量通过干线物流至主销区坐落地配,不在统计数额内。
电商带动了大樱桃整条产业链的发展
据孔渭东介绍,随着电商的发展,发生变化的不仅是销售渠道,大樱桃生产的组织形态和生产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今年,烟台新增了十几条分拣加工生产线,采用水冷技术对大樱桃进行分拣,将大樱桃的果温控制在10℃以下,维持大樱桃的最佳口感。“这样的分拣线在以前是没有的,现在生产线已经实现了与运输线的无缝对接,分拣包装完成后的大樱桃立马装入冷链车运走,速度特别快。”孔渭东说。
“烟台大樱桃的品种杂多,更新换代慢,电商的价格优势也促进了大樱桃的品种改良。”孔渭东说,电商使种植户可以直接联通消费者,互动的营销方式能够让他们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优质优价的市场反馈极大的激发了农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动力,2015年和2016年的两年时间里,烟台市近7.6万亩大樱桃果蔬品种得到更新,13万亩采用了喷灌、滴管、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果农也更愿意聘请专业技师指导,由原来的追求“大果”变为注重“优果”。
烟台市农业生产长期存在着结构小、散,信息闭塞,集约化程度低的弊端,农民在农产品流通中参与度和地位较低,受市场供需和价格波动影响大,增收困难。电子商务为农业生产者参与市场流通降低了市场门槛,打破了市场渠道多级化的制约,随着电商发展,烟台市市大樱桃果农开始自发地联合起来,运用电商做市场推广和营销,抱团取暖,农业合作社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增强,全市4000多个农业合作社越来越多地发挥了作用。
2014年烟台市开展农村电商调研时发现,大樱桃种植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2岁,尽管大樱桃种植收益较高,但许多家庭年轻人口不愿从事这项工作,大樱桃生产存在着后继乏人的困境。电子商务因其从业的年轻化、个性化、时尚化等特点,非常吸引年轻人,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吸引了周边年轻人口就业安家,新农村建设成效斐然,有效解决了农村人口快速下降的问题。“新模式、新技术让大樱桃的生产突破了束缚,实现了新飞跃。”孔渭东说。
“烟台大樱桃,点亮中国红”烟台大樱桃有了品牌标志
今年4月份,第一届中国大樱桃产销研大会在烟台举行,烟台大樱桃品牌标识体系规划正式发布,“烟台大樱桃,点亮中国红”成为烟台大樱桃的品牌标识。
据悉,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增强烟台市大樱桃产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促进烟台大樱桃产业提质升级,深化与全国各地大樱桃产销企业、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经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同意烟台大樱桃产量,烟台市召开了“第一届中国大樱桃产销研大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山东省农业厅等有关领导都出席了会议,辽宁、陕西、甘肃、河北等省和省内泰安、威海、潍坊等全国大樱桃主产区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有关人员,100余家全国各地的大樱桃生产经营、仓储物流、深加工企业(合作社)和大型果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电商平台也来到烟台参会。
会上,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周叶润老师解读了烟台大樱桃品牌标识体系规划,讲述了烟台大樱桃品牌标识诞生的过程。烟台山公园的灯塔、大红樱桃、中国风的字体,这些元素构成了烟台大樱桃的品牌标识,“烟台大樱桃、点亮中国红”成为了烟台大樱桃品牌标识的核心价值体现。
不少人认为,烟台大樱桃有了自己的品牌标志,有利于提高烟台大樱桃在外地的知名度,提升烟台大樱桃的品牌价值,也会促进烟台大樱桃在外地的销售,对于烟台大樱桃的整体产业链都是利好的。
电商正在包装大樱桃
气氛逐渐被带动起来,越来越多人加入电商队伍
烟台市福山区农副产品电商协会会长邹仁涛告诉记者,大概8年前他开始试水电商,那时候周围做电商的人并不多,2014年5月份烟台市福山区农副产品电商协会正式成立,就有70多家会员单位了,大部分是位于福山区,也有不少来自莱山区、牟平区、海阳市等地方的。“做电商的氛围逐渐被带动起来了,现在有手机的人都知道在网上销售了。”邹仁涛说,去年烟台市福山区农副产品电商协会的销售额突破2.2亿元,近年来,电商销售额一直是逐年增加,大樱桃产业链也逐渐完善。
邹仁涛告诉记者,他所经营的烟台早春果蔬专业合作社,在淘宝、天猫和京东上都有店铺,去年的销售额为3000多万,“现在烟台大樱桃逐渐有了知名度,订单来自全国各地,江浙沪、京津冀和广州深圳等地的销量尤其大。”邹仁涛说,线上经营的好,也会促进线下的销售,不少顾客是在线上了解之后,通过线下的方式,进行大宗采购。目前,邹仁涛的网店已经接到了大量的订单,可是樱桃还没有完全成熟,“预计我们每天要发1万到1.5万单才能完成订单,不然樱桃季结束后,我们将无樱桃可发。”邹仁涛说。
“希望顾客感受到自己的用心”
在张格庄集散点,微商小邱正在包装大樱桃,她不像其他人一样将樱桃倒进保温箱,而是一颗颗地将大樱桃摆放进保温箱,她就这样一颗颗地摆了十几箱。小邱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北湖,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烟台工作,去年给家里人寄了一箱大樱桃回去,家人觉得非常不错,今年还让她寄,于是她就灵机一动做起了微商,主要针对老家的亲戚朋友销售,没想到烟台大樱桃在老家逐渐有了口碑,她的订单数量也逐渐增加。
为了让大家吃到最新鲜的大樱桃,住在烟台市莱山区的小邱,每天都要乘坐3个多小时的车,赶到福山区张格庄镇,挑选果农刚刚采摘下来的樱桃,“收之前我都要自己尝尝,我觉得不好吃的坚决不要。”小邱说。
收到满意的大樱桃后,小邱就现场包装,然后通过快递发走,自己再坐公交车回到莱山区。小邱说,自己做微商的时间不长,顾客也不太多,她大概每天能接到20多箱的订单,基本都是熟人购买,所以她特别用心,耐着性子将大樱桃整齐地摆放到保温箱里,“希望大家收到樱桃的时候,能感受到我的用心。”小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