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一些明星科学家也招不到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研究员。
伦敦大学学院的化学家和计算科学家Peter Coveney打算招聘一名高级计算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员,然而却寻觅不到各方面均达标的应聘者。今年早些时候,在前两轮招聘均未觅得合适人选的情况下,他只得重新发布职位信息。他忧心倘若不能迅速招到人员,项目便无法完成,而他一直竭力维持的经费和发表进度也会随之减缓。他说,他很担心长期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 ,虽说他目前还不至于陷入绝境 ,但或许距离那一步已为期不远了 。
存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求职者考虑转换职业方向,这使得很多PI的实验室难以招到新成员。
英国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家Madeline Lancaster深有感触。7月时,她实验室的一个博士后职位收到了36份求职申请,这比她原本预期的几百份少了许多。她说自己本来还担心看不完所有简历。而在这36份申请里没有合适人选。她说人还没招到,那些实力很强的求职者似乎很受欢迎。
Lancaster存在招不到博士后的状况,这一情况很能说明问题,她的研究项目实际上颇具趣味,新来的博士后会为实验室培育“迷你大脑”,其目的是用以理解神经发育,而且在此背后还有诸多论文能够发表 。她说“我们的进展向来很顺利” ,还表示“我原本以为想加入我们的人会比五年前更多,然而似乎并非如此” 。
“越来越少”
面临博士后短缺的PI并非只有Coveney和Lancaster,英国、欧盟以及其他地方的其他研究人员都表示,来自合格人选的申请突然减少,这标志着科研劳动市场可能将迎来一次彻底转变,剑桥大学的癌症研究员Florian Markowetz称,“我在全球的同行几乎都在抱怨现在招博士后有多难。”
造成博士后短缺有多重原因,政治、经济是其中的作用因素,博士毕业生想转行也是作用因素。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血液病研究员Alisa Wolberg称,当前世界上发生的诸多事情将这个问题放大了。Wolberg等人在4月的The Hematologist上共同撰写了一篇观点文章,文中谈到了博士后短缺背后的“完美风暴”。这种现状的影响是深远的,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它迫使PI改变招博士后的方法,还让PI重新思考他们对团队的未来预期,这是因为世界各地的博士后也在重新评估自我价值和未来发展 。
来自欧盟地区的申请人数急剧下降,这让Coveney格外担忧,此地往昔是高水平博士后人才的稳定供给地。他谈及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时称,“我发觉脱欧结果公布后,人才便已开始大幅减少。”“后续情形更糟糕。”在他最后几轮招聘里,他未曾收到过一份由在欧盟完成学业的研究员投递的简历。这是非常大的损失,原因在于欧盟有许多博士课程,这些课程能够培养出他所需要的高端计算机人才招人,那些人正是他想要招聘的人,然而现在却招不到 。
Coveney称,脱欧给想在英国工作的欧洲博士生造成了“巨大障碍”,欧盟的博士研究员前往英国工作需申请三年工作签证,该签证可能要一个多月才能获批,费用超730欧元(约合人民币5013元),他还表示,英国政府的脱欧举措让国外研究人员觉得自己不被欢迎或不受重视。他预计,欧盟境内会有更多博士生,在自己国家周边寻觅机会,而非设法克服这些障碍、改变观念前往英国工作。
数据显示,已进入英国的欧盟博士后选择留下,至少暂时是这样。英国约克的非营利高等教育监测机构Advance HE统计,在英国工作的欧盟博士后研究员数量,从2019 - 2020学年的12495人,下降到了第二个学年的12185人。同期,在英国工作的博士后总人数,也从50865人下降到了50675人。
欧盟地区的研究人员在招聘博士后这件事上也有苦衷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理学研究所的细胞生物学家Andrea Musacchio 招博士后的预算十分充足 2020年 他获得了莱布尼茨奖 这是德国颁给研究人员的最高荣誉之一 。他表示自己能够给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薪资,该薪资高于大家对于德国博士后收入的普遍预期 。然而当他于推特上发布新的职位信息后 ,他仅仅收到了5份申请 ,并且其中没有一份是认真的 。
十年前,Musacchio刚从其家乡意大利搬到德国,那时招聘博士后并非难事,然而他表示,申请人数正变得越来越少,他觉得那些潜在候选者正在转变职业道路,他还说,在德国,很多人博士毕业后会去工业界找工作,以前并非如此,十年前,人们会说,博士后还是要做的,如此之后才能去工业界。
Musacchio的另一个猜测是,愿意做博士后的毕业生更想找机会学习那些“很酷”的技术 。他说,基础科学的吸引力不如从前 。部分原因是它太复杂了 。现在的人选的是技术 ,而不是课题 。
Lancaster称,博士后供应不足这种现象,很可能反映出研究人员不再乐意从事基于大学的科研工作 ,他还表示这不仅是博士后的问题 ,很多PI也在离开学术界 ,人们选择学术界是想获得知识自由 ,但现在很多私立机构也能给予同样的知识自由 ,并且它们还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工作条件 ,如此一来学术界还有什么竞争力呢 ?
不受重视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免疫学博士后Jonny Coates表示,对博士后人才的激烈争夺并未让他们觉得自己更受欢迎,他创建的在线社区UK & EU Pdoc Slack上有数百名博士后研究员,在他看来,许多博士后和博士生想离开学术圈,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不受重视 。他说主要是PI、管理层以及整个学术界对待他们的方式 ,他们感觉这个系统里没有任何人承认他们的价值 。Coates表示他愿意完成剩下的博士后合约 ,但他也在考虑其他选项 。
Coates表示,收入无疑是其中一个方面。举例来说,在英国,由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提供资助的博士后,其第一年能够赚取34400英镑,换算成人民币约为273538元。在德国,EMBL博士后第一年的薪资稍高于422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89812元 。生物科技媒体Labiotech.eu在2020年发布过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这个水平比较低,博士生预期去工业界能到手的是5万到7万欧元 。在美国,国家研究服务奖资助的博士后,其第一年薪资为54840美元,约合人民币379948元,这个薪资水平,只是生命科学博士在美国初创公司或其他工业岗位上可能挣到的一半 。
《自然》对全球7600余名博士后研究员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博士后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满怀焦虑,充满不确定。半数受访者称,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在前一年出现了下降。56%的受访者对自身职业前景持消极态度。不到一半的受访者愿意让过去的自己仍选择科研道路。24%的受访者称,他们在当前博士后岗位上,曾遭遇过歧视,也曾遭遇过骚扰 。
招聘新方法
博士后的供求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使得PI重新思考他们的招人方式。Markowetz在实验室网站上放置了一个动画幻灯片招人,用来播放他实验室三个博士后职位的招聘信息。幻灯片上写道,在过去五年里,有五名博士后成功晋升为PI,另外还有三名博士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一张幻灯片在Markowetz的照片旁边写下一行字,内容是“我想帮助有志向的博士后进入到下一个职业阶段”,Markowetz向《自然》表示,“如今招聘博士后太难了,我的朋友都有同样的困扰,我必须主动行动,告知对方来我的实验室能够获得什么” 。
Lancaster改变了她招人时采用的方式,过去,她偶尔查阅邮件,就能找到合适的人选,然而她说,别人主动发邮件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现在她等不到博士后主动上门,而是要在推特上反复发布实验室的招人信息,她还说关注招聘信息的人似乎不少,她一直在寻觅能广而告之的机会。要是你所认识的人,正好在培养与你实验室相契合的博士生,那么你能够给这些人发送邮件,告知他们你正在招聘博士后 。
Wolberg称,她能招到目前这位博士后,得益于一次视频会议,视频会议堪称2020年代科研的一大特色,那次会议设有科学家与学生互动环节,她直接表明自己在招博士后,随后便有人与她取得联系 。
Wolberg依旧在找寻扩充自身团队的办法,她仍旧期望能拥有更多选择。如同许多PI一样,她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困境:无论怎样竭尽全力去尝试,最终都有可能招不到博士后 。“我们有诸多研究工作要开展,我们需要人手 ,”她说道,“我会持续进行招人工作,要是能招到博士后固然最好,要是能招到研究生也挺好 。”
以“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博士后短缺问题”为标题,于2022年8月30日发表在《自然》的职业版块上
© nature
数字对象标识符为10.1038/d41586 - 022 - 02781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