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享有“中国烟花之乡”的美誉,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花炮生产与销售基地。根据数据,浏阳目前拥有431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2024年,花炮产业实现了502.2亿元的总产值。在国内市场上,其占有率大约为60%,而在出口方面,占比则高达全国总量的70%。
近期,美国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全球市场因而持续动荡不安,这一举措对浏阳烟花产业造成了怎样的冲击,影响究竟有多大?
01
畸高关税下
美国或无烟花可放
根据统计资料,在2024年,浏阳市的烟花与爆竹产业对外销售额达到了65.8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4.9%。
浏阳烟花出口主要分为三条路径:首先,是通过欧线出口至欧盟各国,其出口额大约占到了35%;其次,是通过美线出口至美国,这一部分的出口额同样约为35%;最后,是出口至除欧盟和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这部分出口额大约占到30%。
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出口分会会长文光辉指出,关税政策对美国出口的浏阳烟花产生了显著影响。据了解,一个货柜的烟花价值大约为三万美元。在以往6%的关税基础上,关税金额约为1800美元。然而,若按照145%的关税率计算,关税金额将增至43500美元,这一数额甚至超过了烟花本身的价值,高出近两万美元。
浏阳某烟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指出,鉴于对关税政策可能波动的担忧,部分美国代理商在接收货物时变得格外小心,同时,一些原本计划通过美国航线出口的订单,在近期已经暂停了发货。
该负责人还指出,浏阳烟花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显著,鉴于美国本土并无烟花制造业,“征收关税实际上是在对他们征税,而我们不会参与无利可图的生意。”
美国举起“关税之剑”,中国烟花出口至美国遭遇障碍,这或许会使美国面临无烟花可燃的困境。
据数据显示,在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这段时间内,美国共引进了价值5.08亿美元的烟花产品,其中绝大多数,即95%,均产自我国。每逢独立日,美国各地都会举办约1.7万场庆祝活动,而烟花表演无疑是这些活动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美国实施的过高关税使得部分美国烟花企业因无力负担而不得不向中国供应商发出暂停供货的通知。据媒体报道,一位美国烟花企业的负责人透露,这一举措不仅将引发严重的物资短缺和生产秩序混乱,还可能让特朗普总统期望盛大庆祝的美国建国250周年庆典因缺少烟花而变得黯然失色。
特朗普提倡的将制造业重新迁回美国,但美国烟火协会(APA)的首席执行官朱莉·赫克曼坚信,这一愿景在烟花制造领域根本无法实现。她明确指出,美国无法自主生产烟花,因为“我们缺乏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火药以及所有必需的化学品”。即便有人意图启动生产,所需的所有化学品也必须从国外进口。
美国烟火协会在4月初向特朗普总统发出了一封信件,强烈建议他撤销对烟花产品所征收的进口关税。信中提到,2019年,特朗普政府已经意识到烟花行业的特殊性,并相应地免除了相关关税。协会呼吁总统能够再次展现出类似的远见,采取相似的决策。
美国订单暂缓,浏阳烟花产业正着力深化多元化市场布局,主动进军非美国际市场,尤其是着力拓展欧洲、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区域市场。
长沙海关的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前两个月,湖南省烟花产品对东盟和欧盟的出口额显著上升。具体来看,对东盟的出口额达到了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7%;而对欧盟的出口额为9700.6万元,同比增长了21.7%。
02
“烟花+文旅”
开辟消费新场景
浏阳烟花不仅推动了市场的多样化发展,还通过“烟花+文旅”的创新模式,成功拓展了新的消费领域,进而促进了内需的持续增长。
浏阳的烟花,不仅为节日增添了色彩,更是该城市文化旅游繁荣的显著标志。
“五、四、三、二、一!”烟花犹如流星般璀璨,各式各样的图案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夜幕。
不久之前的一个周六,浏阳的天空剧院上演了一场引人入胜的创意烟花表演,那片天空宛如闪耀的银河,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北京的王女士表示:“这周末,她将和家人一同前往浏阳观赏烟花,那场面颇为浪漫。”
自2023年2月份开始,浏阳地区推出了周末烟花表演,此类烟花燃放活动已成功举办近百场,吸引了超过五百万人次游客,同时促进了消费额超过一百五十亿元。
烟花表演中的“蓝色流星雨”与“七彩祥云”等别出心裁的烟花设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同时,这一现象也促进了烟花爆竹产品的销量激增。
浏阳河畔分布着众多“烟花小屋”的售货点,店内陈列着超过五十种烟花,价格跨度从2.5元至300元。一位“烟花小屋”的店主表示:“每逢周末,众多游客纷纷涌入浏阳,使得我们的店铺人气颇旺。”
近年来,浏阳将烟花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成功塑造了别具一格的烟花文化旅游体验,诸如打造烟花主题的民宿、举办湘赣艺术焰火邀请赛等活动。这些创新模式如“烟花+民宿”、“烟花+赛事”等新形态层出不穷,进而促进了餐饮、酒店、景区等领域的客流增长。
天空剧院周边的某餐饮店负责人透露,在烟花表演期间,其店铺的销售额能够实现最高达50%的增幅。而浏阳市的一家酒店管理者指出,自从烟花表演活动开展后,该酒店的入住率整体提升了30%至40%。
重庆籍的徐先生表示,他首次踏足浏阳这片土地,游览了烟花绽放的美丽景象,品尝了当地的特色蒸菜,“这真是一个完美的周末!”
烟花秀不仅吸引了游客,还成为企业展示自身实力的平台。
2024年的一场压轴盛宴,其整体投资额已超过百万级别,主题设定为“星雨新愿”。通过无人机携带烟花,现场再现了蔚为壮观的蓝色流星雨景象,让观者们得以寄托对2025年的美好祝愿。
压轴的精彩表演广受欢迎,与之相关的企业亦获得了正面的评价。有关负责人透露,短短半个月内,便成功揽获了十个烟花燃放的业务订单。
烟花使得浏阳的声誉和影响力有了显著增长,“到浏阳观赏烟花”这一活动正逐渐成为众多游客行程中的热门选择。
03
提升自身硬实力
安全、环保、创新
打铁还需自身硬,浏阳烟花在提升自身硬实力上狠下功夫。
安全,是烟花爆竹产业发展的生命线。
针对安全生产的挑战,浏阳近年来积极加速推进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在当地的某生产车间中,自动卷筒机正将纸浆压制成特定形状,机械臂以极高的精度,每0.1秒完成火药的填充,整个生产流程都由AI视觉系统进行严密监控。过去需要200人每天生产1万支烟花,而现在仅需30人就能产出5万支。
部分烟花企业已经研制并部署了红外温度监测设备、自动警报等安全措施,生产区域通过全方位的摄像头进行严密监控,机器人在装填药物等关键步骤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能。
环保问题是烟花爆竹产业发展的另一个“紧箍咒”。
亚冬会开幕式上,烟花表演所使用的均为微烟型产品,这些发射剂在燃烧完毕后,不会产生任何固体颗粒、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质。
近期,浏阳众多企业与科研机构携手,致力于开发新型环保产品,包括微烟无硫火药、气态发射烟花以及再生植物纤维烟花外筒等。
浏阳的烟花产业持续在产品研发领域进行革新,致力于发掘新的技术、新的材料以及新的娱乐方式。
传统的烟花仅是声音与光线的融合。然而,近年来,它以天空为背景,融合了声音、光线、电光、影像、火焰等多种元素,尤其是无人机的加入,烟花逐渐转变成为了一场创意表演的舞台。
浏阳烟花不仅借助科技力量,还与当下流行的国风元素及影视IP进行了深度结合,从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热潮,诸如在《哪吒2》中那些经典场景的生动重现,都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浏阳烟花正努力探索更广泛的使用领域:着力推进药量较少、声响较低、运动轨迹易于控制的“城市烟花”的研发,旨在满足城市中的燃放需求,例如仙女棒这类产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传统的烟花制造业正遭遇新的挑战。有观点认为,电子烟花和赛博烟花正迅速崭露头角,凭借其高科技感、环保和安全性等优势,或许能够取代传统烟花。然而,也有人坚持认为,传统烟花在夜幕下绽放的绚烂多彩、璀璨夺目的视觉盛宴是电子烟花无法企及的。此外,还有观点指出,电子烟花虽如一场精美的光影表演,却缺乏那份温度。未来如何发展,观众和消费者会做出选择。
近年来,浏阳市颁布了《浏阳市烟花爆竹产业高质量安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及《浏阳市打造“世界花炮之都”十条激励政策》等多项政策,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该市烟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浏阳的烟花是其标志性的文化象征。该地正致力于探索“烟花+”的发展模式,以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并创造出新的消费领域。在此过程中,浏阳通过技术创新引领烟花产业向更加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并不断丰富其市场布局的多样性。如今,浏阳烟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繁荣经济图景。
总监制丨闫帅南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兴栋
撰稿丨战星岑
部分图片来源丨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