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举办的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自三月起正式拉开帷幕。自那时起,各地积极响应,纷纷采取创新措施,增强服务力度,不断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招聘服务,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及其他青年群体的就业。
安徽省精准施策,强化服务效能。针对新兴产业的特定需求,集中力量。以新兴产业发展和关键企业人才短缺为核心,构建“重点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三级协同排查体系。实时更新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的用人需求目录,确保产业需求与人才供应的精确对接。同时,搭建高校资源对接平台。整理省内众多高校的强势专业、毕业生资料、教育水平等相关信息,形成合作项目的详细清单。打造“专业特征——需求对应——精确输送”的校园招聘机制,于部分高校设立就业服务站点,打造便捷的交流途径,提高服务效能。搭建校企合作精准对接的桥梁。深入高校举办专门的招聘会,现场设置政策咨询服务台,派发政策宣传资料。在省内外众多院校举办超过百场的招聘会,推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加速产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及持续协作。
山东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对接合作,活动开展得非常扎实。平台建设上,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我们专注于产业链和行业特点,频繁举办小型招聘会,以更精确、更灵活、更具针对性的方式促进就业;同时,我们打造了全天候不间断的网络招聘人才服务模式,同步发布招聘信息,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沟通的桥梁。全省共举办了827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共提供了超过40.4万个就业岗位,初步就业意向人数达到4万多人。通过集中力量,区域间协作联合,共同吸引了人才。借助黄河沿岸九省区的人社部门建立的合作网络,我们成功实现了跨区域的人才招聘协作,举办了针对区域青年的招聘会。在此活动中,共有来自沿黄九省区的443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吸引了1.5万名高校毕业生及其他青年群体前来求职,并初步达成了超过5300次就业意向。此举有效促进了人才对接,提升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充分利用山东高校资源,派遣人社服务专员深入企业提供服务,主动联系鲁地重点企业,广泛搜集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通过拓宽就业途径、举办系列招聘活动、细致开展职业指导服务等措施,推动学校、地方、企业和人才在深层次、多角度、多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多途径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和创业。
河南省全面协作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提供精确服务以推动就业。该活动规模宏大招聘,覆盖范围广泛。自活动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将近230场各类招聘会,动员了超过1万家用人单位参与,共计提供了24.9万个岗位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6场巡回招聘会吸引了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关键产业领域的1857家企业参与,共提供8.3万个岗位,吸引了超过7.6万名毕业生前来求职,并有超过1.7万人表达了就业意愿。数智技术助力效率提升。通过创新打造AI面试、智能简历辅导、直播招聘等数字化服务区域,实现了线上线下资源的精确对接。其中,直播招聘观看人次已突破111.6万招聘,数智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人与岗位的匹配速度。我们持续努力,确保就业稳定。以“四高四争先”为指导思想,河南省内多个城市展开巡回活动,构建了“深入挖掘人才需求、提前提供求职服务、借助AI智能进行匹配、现场提供精确服务”的连贯联动、综合施策的就业服务体系,为河南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重庆集中力量、综合施策,致力于提供精确的就业服务。在活动开展前,对就业需求进行了预先调查。为了推动全市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和充分就业,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2025届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制作了青年人才分布图。同时,精心构建了供需对接的平台。依托大数据平台,实时搜集企业对用工的具体需求,构建企业信息资料库,运用精确描绘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等手段,确保供需双方的高效匹配,从而提高就业的成功率。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招聘会113场,动员了2700多家用人单位参与,共提供了超过6万个工作岗位。同时,我们还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发布《2024至2027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旨在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宣讲、人才评估以及职业辅导等多元化服务,以此帮助他们加深职业理解,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河北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以推动高品质就业。该省聚焦十大产业,搭建就业平台。针对省内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及智能电网装备等主导产业,广泛征集岗位。同时,省市级机构协同合作,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精心构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此外,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实现精准对接。针对高校专业配置,实施专人负责对接,有针对性地邀请省内的关键企事业单位参与;积极联络高校,精确动员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近参与,以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确匹配,增强就业对接的成效。持续进行跟踪回访以优化服务。创新性地实施跟踪回访、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针对招聘效果不佳的单位进行“重点诊断”,灵活调整服务策略,确保活动能够取得稳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