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中医医院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港城患者就医体验

admin

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中医诊疗的需求持续上升。为了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减轻高峰期的就诊压力,保障医疗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和医疗服务效率,烟台市中医医院对诊疗流程进行了优化,丰富了服务内容,采取了综合措施,精准施策。医院实施了中医多学科联合诊疗、特色“延时门诊”以及中药免费配送等服务,从而有效提升了港城患者的就医体验。

创新诊疗服务

中医MDT诊疗模式更省心

医院积极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并实施中医“五个全科化”战略,集结了中医肿瘤、肺病、脾胃病、外科、影像、药学、麻醉等领域的优秀学科负责人和骨干力量。面对患者复杂的疑难病症,医院整合了中医各学科的专业技术优势,并结合非药物治疗方法,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专业、精确、全面、个性化且规范的诊疗服务。

自2023年7月份起,中医MDT门诊针对肺结节、胸部肿瘤以及胃结直肠肿瘤等疾病已陆续开设,并且计划在本年度末增加1至2个服务病种,届时将涵盖肿瘤及其他复杂疑难病症。到目前为止,中医门诊MDT诊疗已累计完成142例,大约有20位来自相关专业的专家参与了诊疗工作。通过运用中医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对中医医疗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增强医疗服务效率,患者得以避免频繁挂号及在多个诊室间来回奔波的繁琐,有效节约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并在提升诊疗速度的同时,享受到全面而深入的中医药服务。

再造诊疗流程

中医特色“延时门诊”更暖心

医院积极采取多种手段,持续扩大服务网络。在各个市区,医院设立了三处扶正堂门诊部,这些门诊部位于烟台市民的居住地附近,如同设在市民“家门口”的医疗服务点,成为保障群众健康的“前沿阵地”。为了提升居民在医疗服务中的感受,扶正堂医院增设了午间时段的门诊服务,并将服务时间延长至下午一点,提供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耳穴按压、放血治疗、艾灸、蜡疗等在内的多种中医特色治疗项目,极大地便利了社区居民,特别是上班族和学生群体。

医院科学分配人力资源,有序派遣具备中高级职称的医生至扶正堂出诊,以此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及首诊处理能力。保证知名专家定期定点出诊,让居民能在家门口便捷地享受到基础医疗、中医治疗、慢性病用药、健康咨询等服务。此外,扶正堂亦致力于向广大患者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提供涵盖基础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在内的全方位中医药服务。

延伸诊后服务

中药免费配送更贴心

为深化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就诊感受,持续迎合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缓解患者煎药繁琐及药品获取困难等问题,医院勇于创新思维,在积极响应国家强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战略的大环境下,正努力推进构建一个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物联网平台为基础的“智能中药房”。信息科、医务科、中药部等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讨,投入了众多人力和物力资源,借助“互联网+”的最新技术,成功构建了“智慧中药房”这一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包括中药调剂、复核、煎煮、加工以及配送在内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对于一些患者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他们可能缺乏煎药的相关知识,亦或是由于时间紧迫,无法亲自煎制药物,又或者因忙碌无法再次来院取药。为此,我们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旨在有效解决他们在煎药和取药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不便。借助互联网技术及物联网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网站等渠道,医院能够获取患者提供的药方编号;与市场化快递服务合作,将已煎制的中药或患者自行煎制的中药快递至患者家中;对于在医院代煎或代加工的中药,烟台六区范围内的配送服务免费,有效缓解了患者取药不便的问题。自该模式启动至今已超过五年,服务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仅代煎或代加工的免费配送服务,患者人次从2019年的约5万增至今年超过10万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剂数也从起初的约40万付上升至80万付以上,每年帮助患者节省的快递费用大约在百万元左右,患者的满意度也随之显著提高。

医院始终将“解决民众就医关切”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优化诊疗流程、拓展诊后服务范围,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通过采纳中医多学科诊疗模式、设立“延时就诊”服务、实行免费药品配送等措施,中医服务变得更加省力、温馨和周到,不仅满足了民众的实际需求,而且促进了医疗资源的科学合理应用。

(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通讯员 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