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报道,我国“体重管理年”活动不断深入展开,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公众健康观念的增强,一股“瘦身经济”的热潮正在兴起。最近,北京市的24小时健身房、壁球馆等运动设施,顾客到访量显著上升。
中午时分,位于北京某栋写字楼底层的健身房内,顾客络绎不绝。肖女士热衷于健身,近期她每天早晨都会进行有氧锻炼,随后在中午时段进行力量训练。
记者发现,健身爱好者数量的上升导致众多健身房纷纷调整策略,延长了营业时长,甚至推出了全天候服务,同时,这些场所还增设了普拉提、瑜伽、燃脂热舞等多种团体课程,旨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
某平台发布的数据表明,自今年6月份起,“健身月卡”和“次卡”的搜索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31.6%,而“24小时自助健身房次卡”的搜索量同比激增了96.9%。观察消费趋势,可以发现公众对富有趣味性的运动项目兴趣日益浓厚。具体来看,“室内蹦床运动馆”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6.4%,而“壁球馆”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同期更是增长了188%。在北京的一家壁球馆,记者看到四个场地都有人在训练。
石女士表示,参与球类活动对身体的敏捷性有较高要求,同时极具娱乐性,因而更容易让人持之以恒。她个人进行一小时壁球运动,便能消耗超过500卡路里的热量,从而达到显著的减脂效果。
浙江义乌:居家健身器材热销 轻巧便携类产品受青睐
除了前往体育馆进行锻炼,许多人也开始在家中进行体育活动。在浙江的义乌市,那些轻便、易于携带且具备智能功能的健身器材,在体重控制的热潮中,其销量也实现了显著提升。
位于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这家店铺,主要销售健腹轮,此时,从事电商直播的吕女士正在选购一些轻便且智能化的商品,打算将它们引入自己的直播平台进行销售。
吕女士所挑选的这款健腹轮,在店内颇受欢迎。据经营户所述,这种健腹轮在近两年逐渐变得流行起来。起初,店内销售的是操作较为复杂的单轮产品,而现在,销售的产品已经升级为集蓝牙连接和计数功能于一体的多轮款,不仅智能化程度更高,也更加适合广大消费者使用。
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家徐国超表示,目前新产品的月销量已突破3万至5万个,这一增长幅度相较于去年的旧款产品,至少增加了40%到50%。
此外,多样化的家用健身器材同样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在另一家店铺中,那套易于存放和拆卸、能够灵活组合的三合一杠铃组合成为了最近的热销商品。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众多商家不仅积极调整策略,而且通过自主创新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这家专注于生产家用健身器材的工厂中,员工们正加紧生产一款新型的室内免打孔单杠。据负责人透露,该产品在增强使用上的舒适感之余,还充分保障了运动时的安全。
目前,这款无需打孔的单杠产品,其订单已经累积至8月下旬,而其月度销量已逼近八万件。
轻食餐饮成消费新宠 连锁门店加速扩张
在运动闲暇之际,饮食在体重控制方面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众多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低脂且富含纤维的清淡食物。接下来,我们继续关注相关报道。
莫女士居住在北京,她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同时她对轻食情有独钟。每周,她大约会订购3到5次轻食外卖。
莫女士向记者透露,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并结合日常的骑行、跑步等锻炼活动,她能够保持自己的体脂率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在北京某家以提供轻食为主的连锁店,记者观察到,上午11点多钟,店门口的货架上就已经摆满了新鲜出炉的外卖食品。
在这家店铺中,顾客们可以依据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蛋白质的比例以及蔬菜的种类等要素,挑选出一份既合口味又健康的轻食套餐,其价格大致介于三十至四十元人民币之间。
这家轻食连锁店看中了未来的发展前景,打算在今年全国范围内增设10家新店。自6月份以来,北京地区对于“轻食餐厅”这一关键词的搜索量上升了145%,而主打“健康”和“低脂”的轻食套餐的团购订单量也实现了356%的增长。在这些受欢迎的产品中,酸奶牛油果、蔬果茶以及鲜虾能量碗尤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