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类求职招聘活动火热举办
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设置骗局等
侵害求职者合法权益
如何识破“黑职介”、辨明虚假招聘信息?
@找工作的小伙伴
防范指南请收好!
擦亮慧眼
识破“黑职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及《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职业中介业务、网络招聘活动时,必须依照规定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提出行政许可的申请。
然而,部分缺乏相应资质,甚至冒用或伪造资质的“黑职介”,擅自开展职业中介服务,他们通过制作假证件、合同、协议等不正当手段,骗取求职者的钱财。
提醒广大求职者
求职有陷阱
远离“黑职介”
通过中介机构求职
应首先核验其合法证照
对其发布招聘岗位
可通过官网官微等多种渠道查询核实
若您的就业权利遭受损害,务必立即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提出投诉和反映。
一旦遭遇求职中的欺诈行为,或者个人财产、人身安全遭受损害,务必迅速向警方报案。
提醒各类中介机构
在进行职业中介业务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招聘信息,向居住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提出行政许可的申请。
在进行职业中介服务时,必须明确展示营业执照、提供的服务内容、费用标准、监管机构以及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承接委托进行求职招聘活动,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对用人单位发布的岗位信息进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在发布招聘公告时,也应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合规性。
理性判断
辨明虚假招聘信息
依据《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等相应法规,在进行职业中介服务及发布人力资源供需资讯时,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及有效性招聘信息,同时需构建完善的信息发布审核及投诉应对体系。
某些不法之徒为了炒作和吸引流量,以高额薪资职位为诱饵,故意夸大招聘名额以及薪酬福利等条件,同时利用无需专业限制、免笔试等手段吸引公众注意,恶意制造虚假招聘信息,旨在实现非法引流和谋取利益的目的。
提醒广大求职者
对各类网络平台招聘信息要注意甄别
警惕“话术引流”
对招聘信息可通过官网官微核实
切勿轻听轻信
以免受骗上当
如就业权益受到侵害,请及时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反映。
提醒各类网络平台
需履行相应的审核职责,着重强化对“求职招聘指导”相关账号的审核与认证工作,同时构建完善的虚假信息举报及投诉处理机制,并对发现的虚假招聘信息进行及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