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烟台市气象局
清明时节(4日至6日),烟台市遭遇了一次轻微的降水过程,该天气现象于4日清晨至白天显现,主要表现为阵雨或雷雨,全市预计平均降水量在1至2毫米之间。4日凌晨吹起南风,随后在夜间至5日下午转为西北风,风力较强,沿海地区最大风力可达6至7级,阵风甚至达到8至9级,陆地风力则在5至6级,阵风7至8级。气温变化较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因此需特别关注防风和防火工作。
具体预报如下:
4日清晨至正午时段:天气由多云转为阴沉,多数区域将出现阵雨或伴有雷电的降雨;风向为南风,海上风力达6至7级,阵风可达8至9级,陆地上风力为5至6级,阵风7至8级;气温介于5至19℃之间;森林火灾风险气象等级达到四级,属于高风险级别。
4日夜间起至5日白天,天气将由多云逐渐转为晴朗;风向将自南风转为西北风,海上风力预计将达到6至7级,阵风可达8级,陆地上风力预计为5至6级,阵风7级;气温预计在6至15摄氏度之间;同时,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将达到三级,属于较高风险级别。
5日夜间至6日白天,天空晴朗,云量稀少;风向由偏西转为南风,海上风力达到5至6级,陆地上则是3至4级;气温介于5至23摄氏度之间;森林火灾风险气象等级为三级,属于较高风险等级。
莱阳具体天气
烟台疾控发布最新提醒
初春时分,气温逐渐上升,众多野生植物纷纷破土生长,与此同时,各类致病微生物的活动也日益频繁。正值河鲀鱼和贝类陆续上市的时节,烟台市疾控中心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务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严防因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以及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part. 01
预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气温逐渐攀升,导致各类病原微生物加速繁衍,而若食物储存管理不善,便极易发生腐烂和变质现象。
常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常见的病原体涵盖诸如:沙门氏菌、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副溶血性弧菌以及蜡样芽胞杆菌等多种类型。
常见的食品问题来源涵盖:各种肉类及其加工品(诸如熟食、酱卤肉等)、蛋类及其相关产品、奶类及其制品、海产品中的动物性部分、米面类食品(例如:剩余米饭、米粉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为有效防范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我们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五大原则”,具体包括:确保环境清洁卫生、严格区分生熟食物、食物必须彻底煮熟、储存食物需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以及使用安全的水源和食材。
part. 02
预防有毒植物中毒
春季时节,野菜生长得十分繁茂,然而,由于人们误采误食野菜或野果,导致中毒的事件却屡见不鲜。中毒事件主要源于两种情形:首先,某些有毒植物与可食用的野菜或野果在外观上极为相似,比如毒芹和水芹、马桑果与桑葚等,一旦误采误食,便可能导致中毒;其次山东烟台地区天气预报,某些野菜中含有的过敏原或草酸、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天然有害成分,过敏体质者若食用不当、烹饪失宜或一次性摄入过多,同样可能引发中毒。家庭及农家乐等地方常发生野菜中毒事件,而野果中毒则多由儿童或从事野外工作的人误采误食所致。中毒后,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不适,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鉴于此,提醒大家切勿在公园、路边或野外随意采摘不熟悉或不认识的野菜和野果进行食用。
此外,家庭中存储或加工不当也容易引发中毒。将马铃薯置于阴暗潮湿、缺乏光照的环境中,其极易发芽。发芽的马铃薯含有有害的龙葵素,若食用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中毒。类似地,菜豆类(包括四季豆、扁豆、刀豆等)含有皂甙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若这些菜豆未经过充分烧熟煮透,食用后同样可能中毒。因此,在食用菜豆时,务必确保其彻底煮熟,直至其原本的生绿色和豆腥味消失。
part. 03
预防有毒动物中毒
为防范野生河鲀鱼可能引发的中毒风险,我们必须先辨别其外形特征,同时了解河鲀鱼体内含有毒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河鲀鱼的繁殖季节在每年的2月至5月,这段时间内其体内毒素含量达到峰值。河鲀毒素中毒症状迅速且严重,潜伏期介于10分钟至3小时之间;初期患者会感到手指、舌头、嘴唇刺痛,随后出现恶心、寒战,口唇和四肢末端出现麻木山东烟台地区天气预报,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律不齐和血压降低,最终因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导致死亡。为预防野生河鲀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不进行捕捞、交易和食用野生河鲀。
贝类中毒现象在特定地区和时段较为突出,比如渤海地区多见于五月,东海地区则在六月较为频繁。近期研究发现,贻贝(亦称海虹或淡菜)及蛤蜊等贝类存在较高的中毒风险,这些贝类主要含有麻痹性毒素。麻痹性毒素属于神经毒素类别,当赤潮发生时,贝类会大量摄食含有毒素的藻类,毒素在贝类体内逐渐积累。一旦毒素浓度超过人类可安全食用的标准,便可能引发中毒事件。中毒后,患者会出现唇部、舌面、指尖、腿部以及颈部麻木的现象,伴随运动功能障碍、头部疼痛、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病例中,呼吸肌麻痹可能导致死亡,因此这种中毒被称为麻痹性贝类中毒。为了预防贝类毒素中毒,需要对捕捞的贝类进行毒素检测;同时,对海水养殖区域附近的水质进行监测和预报。一旦发生赤潮,必须对养殖的贝类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
如若出现腹部疼痛、腹泻、头晕等不适症状,务必立刻中止食用疑似问题食品,实施催吐措施,并迅速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此外,还需妥善保存疑似食品样本以及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