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并非新贵,服役近俩世纪,因何引爆本轮行情?

admin

牛磺酸并非近期才崭露头角的新兴“宠儿”。它,这个名为2-氨基乙磺酸的含硫氨基酸,自1827年在牛胆汁中首次被分离出来后,便在人类健康领域默默奉献了近两个世纪。作为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牛磺酸在神经系统发育、心血管保护以及抗氧化抗炎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轮行情的爆发主要源于美国FDA在2025年4月推出的强制新规定。根据IBISWorld(2023)的统计,美国婴儿配方奶粉市场实现了约20亿美元的营收,并提供了约52.4万吨的产品。若以每100毫升婴幼儿奶粉中牛磺酸含量不得低于0.16毫克的最低标准来计算,这将产生大约838.4吨的牛磺酸需求。

需求激增的背后,源于众多应用领域的共同推动。在功能饮料的变革浪潮中,一些品牌将牛磺酸的添加量提升至行业领先的每罐400毫克,极大地刺激了对上游原料的需求迅猛增长。与此同时,宠物市场也迎来了迅猛发展,高端宠物食品的普及率超过了35%,其中某些猫粮的牛磺酸含量甚至高达人类需求的十倍。

_垄断竞争的产能过剩_垄断产业链

此外,我国年轻消费者对牛磺酸功能型饮料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年增长率高达20%。以东鹏饮料为例,2024年其能量饮料业务的毛利率达到了52.09%,这一数字几乎触及了60%,显示出可观的利润空间以及市场价值。

_垄断竞争的产能过剩_垄断产业链

6月13日,永安药业对于投资者的询问给予了答复,着重指出牛磺酸的多重用途,同时表明在国家的内需扩大政策扶持下,公司对牛磺酸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为此,公司已经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垄断竞争的产能过剩__垄断产业链

永安药业强调了对旗下快消品品牌的重视,尤其是永安康健这一产品线,它致力于以牛磺酸为中心的健康产业拓展。目前,易加能品牌正在推行单一产品策略,不仅保留现有产品,还计划开发一系列新品,这些新品将围绕牛磺酸的生理作用,包括抗疲劳、护肝、减轻眼部疲劳、提升记忆力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

全球范围内,供应方面出现警示信号,慧聪化工网4月12日的报道指出,全球对牛磺酸的需求量大约为16万吨,但目前的产能却只有14万吨,导致供需之间出现了大约2万吨的差距。情况更加严重的是,中国在全球产能中占据了90%以上,受到环保政策限制生产和海外同行业务停工的双重冲击,供应的灵活性几乎不复存在。

目前,全球牛磺酸的生产能力主要掌握在三家知名企业之中,它们分别是永安药业、圣元环保以及新和成。永安药业的产能已达到5.8万吨,圣元环保计划在下半年投入4万吨食品级产能,而新和成则计划在2025年的第四季度启动2万吨的新产能。

垄断竞争的产能过剩_垄断产业链_

垄断与脆弱:一条供应链牵动全球产业神经

牛磺酸行业的竞争门槛远超预期。全球范围内,仅有永安药业同时取得了美国FDA的医药级认证和欧盟EFSA的安全认证。该公司的牛磺酸产品达到了美国药典规定的21项关键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纯度需达到99.5%以上、重金属残留量不超过10ppm以及微生物控制需通过Ames试验等多项要求。永安药业的牛磺酸产品凭借其高标准认证,单价攀升至8.2万美元每吨,毛利率更是高达82%,这一数据远超食品级产品每吨2.5万美元的定价。

永安药业凭借这些认证构筑了稳固的防线,从而在美欧两大市场取得了卓越的业绩。在美国,凭借FDA的认证,永安药业成为辉瑞、默克等知名药企原料药采购的首选。2024年,其医药级产品的出口量实现了120%的同比增长。至于欧盟市场,EFSA的认证助力永安药业顺利进军医药、食品以及宠物食品三大领域。在2025年第一季度,其对欧的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20%。

这种产业布局的高度集中性,自然而然地让人想起了另一个独特的药品分支——抗蛇毒血清。在我国,赛伦生物独占鳌头,是唯一具备生产抗蝮蛇毒、抗五步蛇毒、抗银环蛇毒、抗眼镜蛇毒血清能力的企业。这种独步天下的市场地位,实际上揭示了中国供应链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_垄断竞争的产能过剩_垄断产业链

据了解,抗蛇毒血清的制备需经过四个主要步骤:毒素的收集、马匹的免疫接种、抗体的提纯以及灭活效果的检验,这一系列流程大约需要6至12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必须对每匹马进行多次小剂量蛇毒的注射,以刺激其产生抗体,并且必须精确调节注射剂量,以防马匹因过量注射而丧生。

不过,技术壁垒并不是赛伦生物能够“独家垄断”的唯一原因。我国每年大约有25万起蛇咬事件,然而市场需求却面临着一种令人尴尬的极端分化现象:在地域分布上,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消耗了超过90%的血清,而北方医院储存的血清往往因五年未使用而失效;从成本角度分析,每支血清的生产成本高达2000元以上,但政府指导价格却仅在280至520元之间;此外,目前市场上的血清品种也有限,现有的四种血清无法全面覆盖眼镜王蛇等混合毒素蛇种。

赛伦生物在全球市场推出的抗蛇毒血清,在多个关键质量技术指标上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同时,其治愈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且治疗费用远低于那些技术先进企业的同类产品。赛伦生物的抗蛇毒血清产品已顺利通过韩国MFDS的KGMP现场审查,同时,该企业持续将抗蝮蛇毒血清原液出口至韩国及其他地区,这一事实充分显示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自2019年起,赛伦生物的产品已开始在港销售,并由此拓展至澳门市场。这一举措使得该产品得以取代泰国红十字会色瓦巴哈女王纪念研究所(QSMI)及中国台岛财团法人国家卫生研究院生物制剂厂生产的抗蛇毒血清,成功实现了进口产品的替代。

垄断竞争的产能过剩_垄断产业链_

牛磺酸产业通过技术认证和规模效应建立了市场垄断,而抗蛇毒血清产业则因特殊国情和公益性质形成了自然垄断,这两者代表了不同的垄断逻辑。尽管如此,它们在供应链的脆弱性上却有着相似之处。

当前,牛磺酸行业的风险迹象已逐渐显现。尽管永安药业的股票在资本市场的热潮中实现了显著上涨,然而,其财务状况实则暗藏隐患。2022年至2024年间,其营业收入锐减,从14.62亿元骤降到8.39亿元,跌幅累计高达42.6%;牛磺酸业务的毛利率也从29.4%降至24.02%;而当前的市盈率(TTM)更是高达261倍,远超医药制造业平均水平的32倍。

而且,更具挑战性的竞争者已经加入战场。圣元环保引入了环氧乙烷生产工艺,这一技术的制造成本较传统方法节省了30%。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其4万吨牛磺酸项目。圣元环保计划将90%的产品出口,主要目标是欧美市场。尽管在短期内难以攻克FDA认证这一难关,但其成本优势有望重塑中低端市场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