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启军,现年58岁,曾长期服务于中石油,如今他从该职位上空降至中石化,成功接棒马永生,担任我国最大的成品油及石化产品供应商的领导职务。
6月27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了一场针对中层及以上级别管理人员的会议。中央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外发布了关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层变动的消息:侯启军同志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及党组书记,同时,他原有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位已被免除;马永生同志则不再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及党组书记。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澎湃新闻从内部渠道得到消息,马永生已经达到退休年龄。按照副部级央企一把手不得超过63岁的规定,1961年9月出生的马永生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规定的服务年限。
仅二十余日之前,我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进行了高层人事调整,前大唐发电集团总经理张传江接任新职,成为中海油历史上首位并非来自“三桶油”体系的掌门人。澎湃新闻观察到,此举打破了中海油董事长职位长期由内部人员晋升或从中石油体系内部调任的惯例。
侯启军具备超过三十年的石油天然气行业经验,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光均在中石油体系内度过。
简历资料透露,侯启军于1966年11月诞生,并于1984年成功考入我国地质大学,专攻石油地质勘查。毕业后,他投身于石油天然气勘探行业,历经多年,从一名平凡的勘探技术员逐步晋升为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在松辽盆地和海拉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中,他取得了众多关键性突破和重要发现,并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
2000年8月,侯启军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地质师、董事以及总经理助理;到了2002年10月,他晋升为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并成为党委委员;随后在2004年10月,他被调往担任中国石油吉林油田的总经理;自2011年开始,他先后担任了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销售分公司的副总经理;2013年11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的总经理;自2017年3月起,他开始担任中石油集团的副总经理。
2019年7月,侯启军被任命为我国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筹备组的副组长;紧接着,在同年10月,他担任了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集团)的党组副书记一职;紧接着的下一个月,他又被任命为国家管网集团的董事、总经理以及党组副书记。
国家管网集团诞生于油气体制改革的浪潮之中,肩负着打破垄断、推动油气中游管网独立运营以及实现公平开放的改革重任。筹备小组从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选拔了高管人才,组建伊始,国家管网集团的人员和资产主要来源于这三家石油公司。到了2019年12月,国家管网集团正式宣告成立。
侯启军在参与国家管网前期筹备、资产划拨以及过渡运营等工作后,于2021年7月重返中石油,担任了集团总经理一职。
卸任的马永生,堪称一位学者型的高管。在48岁那年,他荣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产工程学部最年轻的院士称号。此外,他还曾荣获2006年和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马永生,他诞生于内蒙古的土默特左旗。自博士学业圆满后,他投身于石油勘探开发的科研领域,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专注研究。1998年7月,石油石化行业经历了战略性的重组变革,基于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框架,新成立了中石化集团。马永生长期致力于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他不仅是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的先驱,还作为中国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发现的关键推动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中国石化正式涉足上游油气资源的勘探领域,其关注焦点转向了南方的海域。同年,在海洋地质研究方面享有盛誉的马永生被调至中石化油田勘探开发管理部担任职务。进入1999年,他被委以重任,担任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的负责人,全权负责中国石化在南方探区涵盖十几个省区的海相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任务。
自2007年3月份起,马永生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的经理以及党委副书记;2013年8月份开始,他担任了总地质师的职务。到了2015年12月,他晋升为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并担任了高级副总裁;2017年1月,他加入了集团党组;自2019年4月起,他担任了中石化集团的董事、总经理以及党组副书记。
2021年11月,马永生晋升为中石化掌门人。这一任命意味着,继张玉卓之后,中石化集团迎来了第二位拥有“院士”头衔的董事长。
在全球应对碳排放的潮流中,众多国际石油企业正加紧推进自身的转型与升级。根据全球多家能源机构的预测,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预计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一个稳定阶段,而天然气的需求则预计将在2040年左右步入这一阶段。
马永生于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时透露,中国石化积极投身绿色转型,将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设定为最终追求,并加快构建低碳竞争优势。在全面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同时,中石化正积极推动传统能源向低碳方向转变,并将新能源业务置于更加显要的地位。
中石化在氢能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运用上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是能源央企中的佼佼者。马永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石化致力于在“十四五”规划期末,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氢能企业,届时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量将超过1000万吨。公司还将不断强化对绿色氢能业务的资本投入,并已部署了一系列绿氢炼化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