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④:姚凯元(左)开展生态环保宣传。
钱烨英摄
图⑤:湖南新田县中山街道米田寺村。
刘贵雄摄(人民视觉)
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青年群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新时代的青年们携带着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新理念踏入乡村,他们不仅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展现了自己的担当,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乡村治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近期,记者深入一线,接触到了那些投身于乡村治理的年轻人,聆听了他们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成长的故事。
走村入户,服务村民“零距离”
小刚书记,您怎么出现在这里了?五月底,甘肃陇西县有幸迎来了久违的甘霖。正当通安驿镇东峪村的崔峰踏进家门,他惊喜地遇到了前来考察土壤水分状况的李小刚。
2023年5月,李小刚,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响应了号召,前往了东峪村,那里他被任命为驻村的第一书记。东峪村被群山所环绕,地处偏远,交通条件十分不便。
李小刚,生于1994年,自幼在农村生活,他对驻村工作充满信心,认为自己对当地环境和语言了如指掌,定能胜任。然而,当他真正来到东峪村,却发现实际情况与他预想的大相径庭。这个村庄常住人口超过1500人,居民分布广泛,最远的相隔竟达20公里。为了全面了解村情,李小刚投入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进行了深入的入户走访。
不久后,李小刚被赋予了组织部分村民搬迁的职责。这些村民居住在悬崖边缘,他们的住所年久失修,墙体出现了裂缝,总共有7户人家。依据甘肃省关于生态和地质灾害避险的搬迁政策,他们可以选择在其他地方重新选址建造新房,并且每户家庭都能获得相应的财政补贴以及低息贷款支持。
听闻搬迁可获补贴,众人纷纷表现出极大热情,然而一经询问,得知需拆除旧居,大家又都显得犹豫不决,尤其是崔峰的反对最为强烈,“孩子即将成婚,建造新房自无问题!尽管现居虽显陈旧,但居住已久,将来年迈之时,仍希望返回故土,拆除之后又该如何是好?”李小刚亦感棘手:“反复思考,最终还是应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虑。”
李小刚与村干部同行,屡次登门,不厌其烦地宣讲、细致地解说搬迁事宜,每家走访完毕,即便口渴也顾不上饮水,便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户。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打消了乡亲们的疑虑。随后,李小刚又联络拆迁队伍,并叮嘱他们要把拆下的旧砖瓦摆放得井井有条。这种务实的态度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如今,看到村民们欢欣鼓舞地搬进新居,李小刚这才松了一口气。
东峪村在企事业单位的定点帮扶下,成功发展了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使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超过了五十万元,村民们的收入也日渐丰厚。在这样的背景下,改善村子的卫生状况,成为了李小刚心中的新目标。
2024年,陇西县抓住实施“垃圾革命”的良机,李小刚立志要改变村庄的外貌。在村党支部的助力下,李小刚率领驻村工作团队,召开院坝会议、深入村民家中走访,广泛收集意见、汇聚共识。
针对垃圾箱数量不足、分布较远等问题,新增了13个大型垃圾箱。村民们每周进行小规模清扫,整理自家庭院;而每月则进行大规模清扫,村里会组织人员维护公共卫生,并对之前随意丢弃的垃圾进行清理。李小刚表示,东峪村在卫生整治过程中还引入了积分兑换机制,积分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洗衣液等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
经过一系列措施,东峪村实现了院落清洁、巷道井然。“如今,环境改善了,即便是雨天也不再担心山洪会将垃圾卷至家门口。”村民付效义欣喜地表示,许多邻居也在家门口种植了万寿菊,春夏秋冬,花朵盛开,美化了乡村风光。
东峪村小学生得到了专项资金支持,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安全反光服装,确保了他们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同时,我们联络志愿者在暑假期间开设了爱心托管班,开展了棋类、音乐、书法、朗诵等多种兴趣课程;此外,还举办了村民联欢会……在李小刚及其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东峪村呈现出一片崭新的面貌。
今年五月,驻村工作已满两年的李小刚毅然决然地提出了延长一年的请求。“身为驻村的第一书记,我的职责是与村民们心连心、并肩作战。”李小刚这样表达了他的想法。
志愿服务,让村民生活更有温度
屋外暴雨如注,吴智超卷起裤腿,急速前行,雨水早已渗透了他的脊背;屋内,81岁的吴老仂因骨伤疼痛得紧锁眉头,一见吴智超到来,立刻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智超崽如同家人般亲切,真是无可挑剔!这几年来,每逢我稍有不适,无论是头痛还是发热,他总是不辞辛劳地把我送到医院。医生处理完毕,疼痛得到缓解的吴老仂,对吴智超充满了由衷的认可。
2021年3月,23岁的吴智超成功当选为江西南城县徐家镇下弓村村委会的一员。面对如何胜任工作的问题,他首先了解了村里的人口状况,心中便有了明确的方向——“全村共有26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600位,其中不乏一些独居或高龄的困难老人。我们肩负着照顾好他们的重任。”
吴智超回首往事,仅用“交心”二字道出了与老人们拉近关系的秘诀。他强调,在与老人们交往时,不能仅以工作的态度机械地沟通,而应从细节和小事入手,多花时间陪伴,这样才能真正打开老人们的心房。
“崽……”在2022年12月的一次探访结束后,离别时分,吴老仂突然一个踉跄,重重地摔倒在地面。吴智超立刻奔跑过去,将吴老仂紧紧抱起。“在当地的语言中,‘崽’是对儿子的称呼。在抱起吴爷爷的那一刻,他首次叫我‘崽’,那瞬间,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真正融入了老人的内心。”
2022年重阳佳节,得益于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吴智超同志带领11名年轻党员及热心村民,成功组建了一支名为“孝老敬亲”的志愿服务队。该队遵循常态化服务原则,每月至少举行一次上门慰问、一次健康咨询、一次需求记录、一次环境卫生清理以及一次政策宣传等“五个一”温馨活动。
志愿服务队不仅代购生活必需品,还代办各种手续证件,不仅陪伴孤独的老人,还照料那些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不仅调解邻里间的矛盾,还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到目前为止,他们已为村民解决了超过130个实际问题,服务人次超过500,逐渐树立了“有困难就找服务队”的良好声誉。
除了针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志愿服务队还将服务范围扩大至村里的留守儿童以及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
心愿是:期盼父母能时常回家探望我。某日,吴智超在村中的农家书屋“微心愿”留言区留意到一张纸条,该纸条上署名的是村里的一位八岁留守儿童。
原本,因为爷爷奶奶不懂得操作智能手机,孩子们好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都难以见到父母。吴智超立刻进行了部署——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亲情连线”活动,通过村委会的电脑以及志愿者的手机,使得留守儿童能与父母进行视频通话,助力他们实现心中的“微心愿”。
志愿服务队还特别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作业辅导、趣味阅读以及安全教育等多样化的服务课程,并鼓励志愿者结成对子,每人负责帮助一到两名孩子。吴智超表示:“在外辛勤劳作的乡亲们最牵挂的是家中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我们正尽力照顾好他们,确保他们能安心工作。”
现今,这群年轻人不仅在服务民生方面贡献力量,而且积极寻求将青春的活力融入乡村的发展进程。
吴智超于去年自学成才,熟练掌握了拖拉机操作技巧;志愿服务队成员徐志军参与了植保无人机的培训课程;另一位队员徐会平则学会了操作插秧机……在今年的春耕时节,志愿者们积极行动,共联系挖掘机整治了三条沟渠,人工清理了四条沟渠,修复了两处坍塌的沟渠,并协助了三十六户农户。
志愿服务队近年来通过村广播、微信群等渠道,举办了“科学种田”专题讲座,向村民们传授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以及农机操作的安全要点等农业技术,有效推动了农业的提质增效。
随后,该服务队计划尝试创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中心”,此举措旨在激发更多村民加入乡村治理的行列,从而使得服务活动能够更加持久,村庄氛围也变得更加温馨。吴智超如此表示。
信息上屏,村务管理更“智慧”
在浙江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的主干道上,一棵大树的部分枝桠被强风吹断,阻碍了道路的通行。清晨时分,网格员沈华峰目睹了这一情况,他迅速拿起手机拍照,并在照片中附上了文字说明,随后通过“我德清”小程序将信息上传。
值班室内传来“嘀—”的声响,90后的乡村治理专员姚凯元抬起头,目光立即被三林村“数字三林”管理大屏上跳出的提示所吸引。
姚凯元表示,如今随手一拍就能揭示问题,积分累积还能用来换购生活必需品,大家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他指出,若要实现村庄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借助数字技术,还需广泛动员村民参与。话音刚落,他便携手村里的绿化养护人员,携带工具迅速赶往现场。
姚凯元,生于1995年,担任乡村治理专管员一职已有四年时光。他此前曾担任过辅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考虑到村里正推进数字化建设,他作为一名年轻人,对此更为熟悉。姚凯元如此说道。在值班室内,数字大屏上清晰展示着村务信息、村情民意等内容,一目了然,同时还能实现随时调度。
三林村占地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下辖37个村民小组,居民总数接近4000人。面对如此庞大的村庄,三林村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村庄的管理水平。
夏季时节,对外围河道的巡检任务亦成为姚凯元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往昔岁月,这往往是他年度中最繁忙、最疲惫的时段。
以往遭遇暴风雨时,水位数据变化莫测,需全天候待命,一天之内跑上十多次更是家常便饭。一旦水位攀升,闸口便需立即启动排涝工作。姚凯元回忆起初任时期,台风肆虐,人们站立不稳,却依然要迎难而上,整个汛期期间,至少要在河堤上往返上百次。
姚凯元指出,经过软硬件的更新,我们已能智能地监控水位和水情。记者实地观察发现,河口的水文监测设备正实时显示水位信息。在值班室内,相关人员可以随时调取数据信息和图像。不仅如此,通过与相关部门数据库的连接,"实时雨情"、"实时水情"、"卫星云图"以及"台风路径"等信息也已纳入数字平台。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还能及时发出预警。
姚凯元满脸笑容地表示,尽管在必要时仍会亲自到现场进行考察,但相较于以往,巡查的频率有所降低,这无疑使得他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偶尔帮忙跑腿,我们同样能感到快乐。姚凯元话题一转,提及了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代办员。
在值班室的大屏幕上,村民近期办理的各类事项如出生登记、预防接种以及出生医学证明的出具等,一一呈现。与之相邻的政务服务驿站内,自助服务设备整合了多项功能,村民可以在线上完成社保、医保等日常政务服务的办理。
章大伯此前不幸遭遇车祸,导致身体残疾,丧失了从事劳动的能力。近期,他依照系统指引,成功提交了残疾证的申请手续。
姚凯元拨通了章大伯的电话:“章大伯,依据您目前的状况,您有资格申请一些政策补贴,您对此是否有所了解?”
章大伯焦急地说:“这残疾证是家里帮忙办理的,至于你提到的补贴,我并不懂得如何去申请,这可怎么办呢?”
姚凯元抵达章大伯的住所,细心整理了所需材料,随后前往办事窗口,协助章大伯提交了补贴申请。接着,他将章大伯引入本片区的微信交流群,并告知:“若有任何问题,您可直接在群里提出,我们定会即时响应。”目前,姚凯元连同其他三名90后青年,已将村庄划分为四个责任区域,并为每个区域设立了微信群,旨在便于村民迅速反馈各类问题。
三林村党委书记沈海良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如今,村里的容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前屋后不再随意丢弃杂物,村民们的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得益于数字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三林村的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更荣获了全国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话音刚落,值班室的数字显示屏上又跳出了新的待办事项。“快走,我们必须立刻赶往现场。”姚凯元来不及休息,加快了行走的步伐。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2日 05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