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展览在国图开幕

admin

6月30日,国家图书馆作为主办方,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负责承办,一场名为“方寸真微集万象,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的展览,在国家图书馆隆重揭幕。

缩微胶片可保存500年以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开幕__缩微胶片可保存500年以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开幕

本次展览以“奠基篇、奋斗篇、成就篇、创新篇”四大板块为核心,涵盖了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以及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多种展示形式。作为一项安全性极高的文献保存手段,缩微胶片拥有保存期限长、复制精度高的特点,其理论上的保存期限甚至可以达到500年之上。

1985年,我国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设立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这一举措标志着全国公共图书馆开始运用缩微技术来抢救和保护珍贵的文献资源。经过四十年的发展,该中心不仅与全国25家成员馆和19家资料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的文献抢救保护体系,而且在技术创新与融合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数转模技术以及多维光学存储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已经让缩微技术成为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优选技术方案。

截至目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其成员单位共同完成了对古籍善本、民国时期文献、以及少数民族珍贵文献等各式文献的拍摄工作,总量已接近20万种。这些文献的拍摄量达到了8000余万份,其中不乏如“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享有国宝级声誉的珍贵典籍。

缩微胶片可保存500年以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开幕_缩微胶片可保存500年以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开幕_

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六展厅正对公众免费开放展览,这一活动将一直延续到2025年7月31日。

(总台央视记者 于茜 董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