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7月9日电,记者丁思报道:在第31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也就是俗称的“兰洽会”上,展馆内弥漫着浓厚的科技气息。这里,近20家台湾企业组成的参展团所展示的传统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些以“天然环保、纯手工打造”为特色的台湾产品,正逐渐成为台商在西北地区市场的新象征。
7月8日,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的台岛展区,台商洪淑芬(右)正积极向人们展示台岛独有的茶饮。这幅画面由中新社记者丁思拍摄。
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已圆满落幕,台商邱飞龙携同友人抵达兰州,他屡次参与兰洽会,涉足两岸经贸交流已有15载。
二十年前,台湾商人起初主要在我国的沿海地带开展商业活动。那时,大陆的民众对于台湾本土的商品充满了好奇,购买力也十分旺盛。邱飞龙在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台湾商人涌入大陆,近年来,不少商家开始尝试开拓大陆的西部地区市场。他们参与了在西藏举办的拉萨进口商品展览会,以及宁夏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各式展会。
无人机的问世、机器人的出现、机器狗的登场,都向人们展示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台湾展区所展示的天然健康食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首次参加兰州交易会的台湾芬芳园企业社总经理杨彩琳看来,这种对比恰好满足了当前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强烈愿望。
经典而传统的手工制品,依然拥有着忠实的消费者群体。台岛茗窖茶庄的负责人洪淑芬坚定地表示,参加大陆的展会让她得以深入探究当地的茶文化,同时也有幸寻得不少优质的大陆茶叶,得以与朋友们共同品鉴。
此次兰洽会的台商召集人,高雄市联合贸易促进会理事长何玲玲,已经连续五年参与其中。她提到,沿海地区的台商数量众多,市场接近饱和状态。她希望通过大型展会,将台湾的高品质产品带到西北地区。同时,她也期望以此为契机,共同拓展中西亚以及欧洲的市场。
本届兰洽会中,一项关键活动“台商陇上行”同步在甘肃举办。众多台商,共计300余人,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他们深入兰州新区、定西、白银等地,对中药材产业、农业种植以及康养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此举旨在探寻台陇两地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新契机。
截至目前,甘肃省内注册的台资企业数量达到151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于兰州、武威、酒泉、天水、定西等城市。它们的投资范围广泛,涵盖了农业种植、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超过10个不同的行业。进入2024年,甘肃与台湾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1.3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