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玉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当地时间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白宫与北约秘书长吕特进行会晤,随后特朗普抛出了他所谓的“重大声明” 。
对俄乌冲突的持续存在失望情绪,对俄罗斯方面极为不满,与俄总统普京达成的四次协议均未得到执行,美国已与北约签署协议,要在数日之内把17套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及其他美国产武器装备运往乌克兰,北约成员国将为这数十亿的资产付费。三是,若俄罗斯在50天内未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美国会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还会对购买俄罗斯原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 。
这一声明重大与否,人们看法不一,不过能够清晰感觉到,美俄关系的风向发生了变化。50天的最后期限,是促使停火的倒计时,也相当于美俄关系的“冷静期”。
“最后通牒”
仔细查看14日“重大声明”的内容,其中大多是特朗普近日对俄乌冲突立场的再次强调与综合整理,针对这种情况,俄罗斯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
“重大声明”公布后,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强调,美国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这不会改变“特别军事行动”的走势。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季莫费耶夫称,特朗普要求50天内达成协议,这是在下“最后通牒”,不过俄罗斯显然不会遵从这个要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谨慎地表示,俄方期望弄清楚特朗普“50天解决乌克兰问题”这一言论背后的真实意图 。
在另一边,美国与乌克兰的互动呈现出积极的态势。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通电话,特朗普在通话中通报了他与吕特的会谈情况以及协议内容。泽连斯基表示,其与特朗普讨论了乌克兰所需要的武器装备,还称“乌克兰已准备好开展最高效的合作以实现和平”。
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美国针对俄乌冲突的政策出现了急剧转变。对于俄罗斯,特朗普不断表达善意。特朗普和普京已经有过6次通话,双方探讨的议题包括双边关系、俄乌冲突以及中东等地区的局势。双方之间高调的“电话外交”,和拜登时期的“零交往”形成了强烈反差。
此外,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多次前往俄罗斯与普京会面,俄美两国代表团还于沙特、土耳其等国展开直接谈判,就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发展经贸合作等议题进行商讨,不过,除促使俄乌双方交换人质外,特朗普促和的政策目标未获实质性进展,尤其在战场上,俄军虽持续有损失,但仍保持缓慢推进态势。
和对俄罗斯喊话效果不佳形成对比,特朗普对乌克兰以及欧洲提出的要求屡屡成功。特朗普上台之前和上台之后,持续对泽连斯基发出指责。2月28日,特朗普、美国副总统万斯跟泽连斯基在白宫发生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终止访美行程,直接前往欧洲寻求援助。4月30日,在不断威逼利诱的情况下,乌克兰与美国签署了总额达数千亿美元的矿产协议。
特朗普持续批评欧洲在国防安全方面“搭便车”、“占美国便宜”。之后,欧盟宣称要实施“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摆出寻求战略自主的架势。然而,在6月25日的北约海牙峰会上,32个北约成员国领导人仍旧满足了特朗普的诉求,同意到2035年把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5% 。
三重信号
此次特朗普批准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价值不菲,这至少发出了三重信号。
特朗普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态度有了变化,变得积极起来。特朗普再度执政后,虽然仍在对乌克兰进行援助,不过只是依照拜登政府时期就已通过的对乌援助计划来实施。此次所宣布的对乌援助,虽由北约成员国承担费用,却是首次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和决策,去增强乌克兰的军事能力 。正如路透社所说,特朗普正通过动用“总统提用权”,绕过国会,直接从美军现有库存中调配武器来援助乌克兰,以此回应俄乌局势变化,并且他对“保卫”乌克兰产生了新的兴趣。
二是特朗普的对俄政策正与美国主流意见汇聚。特朗普个人倾向于与俄保持正常交往,然而,民意舆论基调主张对俄罗斯实行强硬政策,民主党与共和党内达成的共识也是如此,参众两院多数同样持这种态度 。特朗普对俄罗斯的不满在加剧,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发起了《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草案)》,该草案获得了85名参议员的支持,此时其被特朗普批准的可能性大幅提升,由此可见,特朗普的对俄立场正在回归对俄均值。
三是特朗普的政策正朝着与欧洲相似的方向发展。特朗普再度上台后有诸多举动,对此法国、德国、英国等国表明,就算没有美国支持,欧洲也会持续支持乌克兰。欧洲不仅加大了各类武器装备的供给,今年欧盟还通过了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第16轮制裁,以及第17轮制裁。当前,成员国还没有就第18轮对俄制裁方案达成一致,在这个时候,欧盟已经开始讨论第19轮制裁的方案。
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全球180余国加征“对等关税”,税率在10%至50%之间,对俄罗斯却网开一面。此次,特朗普发出对俄罗斯实行100%关税的威胁,这一举动和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一样,显然符合欧洲国家加大对俄威慑的立场。
特朗普再次上台之后,曾尝试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解决俄乌冲突,也就是迫使俄罗斯或者乌克兰单方面做出重大让步。但这样做明显没有取得成效,原因在于它忽视了致使俄美关系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俄乌冲突爆发的根本缘由。
从冷战后的历史轨迹去看,俄美关系多次进行“重启”,然而这些“重启”都宣告失败了,双方在北约东扩、欧洲安全以及国际战略安全与稳定等问题上,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并且这一矛盾已经成为死结。俄罗斯非常明白,就算特朗普再度上台后,俄美关系会有所改善,可是即将到来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还有未来特朗普任期结束,都是能够致使俄美关系再度转向的重大变量。
因此,俄罗斯不敢对美俄关系改善怀有过高期望,只能走一步瞧一步 ,俄乌冲突关乎俄罗斯根本安全,所以在全力投入时很难轻易做出重大妥协 。
从这个角度去看,特朗普此次作出的“重大声明”并非是偶然发生的,也并非完全是他一贯以来那种随意而为的表现,而是俄罗斯与美国以及整个西方之间原本固有的关系结构再次呈现出来,那就是俄罗斯与美国及西方的关系很难摆脱对抗的螺旋状态。
不过,特朗普在发布“重大声明”时还表示,“与普京的通话一直十分愉快”。换个角度来看,设定期限达成停火协议,看上去像是充满压力的最后通牒,然而50天的时间也留出了巨大的弹性空间。
停火能不能够实现呢?和平距离现在还有多远呢?在9月2日的时候,也就是50天期满的那个时候,或许能够看出结果。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7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