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换囚备受关注,背后牵涉北约多国,大国博弈持续升温

admin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美俄交换战俘备受关注,一是因为这个消息来的有点突然,二是这次交换战俘有它自己的特殊性。首先这是冷战以来美俄之间最大的一次交换战俘,涉及到美俄之间的关系、背景和背景。目前俄乌矛盾还在继续,美国和北约一边进一步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一边对俄罗斯形成更强的战略遏制,美国一边拉着北约成员国在俄罗斯周围出手,强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消耗俄罗斯,把俄罗斯定义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大国之间的博弈在推进,俄罗斯也在作出回应。近段时间以来,美俄之间的紧张局势仍然存在,而且有升级和风险,但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的交换战俘牵扯到的面很广,从北约成员国来看,美国、德国、波兰、斯洛文尼亚、挪威都有涉及。 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在后勤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是俄罗斯和白俄罗斯。

美俄在对抗中仍能沟通并达成妥协

俄美冷战格局怎样打破的_冷战后的俄罗斯外交战略研究_

俄美冷战格局怎样打破的__冷战后的俄罗斯外交战略研究

冷战后的俄罗斯外交战略研究_俄美冷战格局怎样打破的_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从双方的反应来看,美俄双方都强调了这次战俘交换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两国总统都亲自对获释战俘表示欢迎。从中可以看出双方的妥协,特别是美国公开宣布对做出让步的盟友表示感谢。从一系列的特殊性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美俄关系是高度对抗的,西方不断对俄罗斯施压,俄罗斯也在反击,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还是有妥协的空间的,特别是双方长期以来的外交努力,外交会发挥作用,最终有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俄美冷战格局怎样打破的_冷战后的俄罗斯外交战略研究_

囚犯交换凸显政治沟通的重要性

俄美冷战格局怎样打破的__冷战后的俄罗斯外交战略研究

俄美冷战格局怎样打破的_冷战后的俄罗斯外交战略研究_

冷战后的俄罗斯外交战略研究_俄美冷战格局怎样打破的_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与此同时,很多人都在关注美俄双方的需求,特别是美国的需求。今年是美国大选之年,有报道称,已经宣布退出大选的拜登希望留下更多的政治遗产。另外,不仅仅是拜登自己的诉求,在近段时间美国国内选情发生剧烈变化,两党斗争极化加剧的情况下,如何获得选民的支持,不是一味地处理外交问题就能解决的。在美国国内,特别是执政党内部,看到美国不断加大对乌克兰援助的投入,但在国内却无法赢得广泛支持,反而有些疑虑。所以这次拜登政府更加强调获释人员家属对政府的感谢,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外交上的努力和成果。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也认为这次换俘并不是赔本的买卖,而是俄罗斯外交的结果。这次换俘表明大国之间是可以保持沟通的,在沟通过程中还是可以达成一些共识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当前,特别是在美俄还面临失控风险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进行外交沟通,政治解决问题的。因此,这次换俘对大国关系具有积极的建设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