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3月16日报道,记者张苹摄影。春日气温逐渐升高,海洋捕捞迎来丰收季节,海鲜市场也迎来了供应旺季。记者在市区多个农贸市场走访发现,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春日尝鲜”的热情,海鲜商家们纷纷推出新鲜海蛎子、海肠、海虹以及各种海鱼等丰富多样的海鲜产品,为市民带来一场味蕾的盛宴。
时令海鲜“鲜”人一步,市民餐桌鲜味浓浓
春天是海产品最为丰盛的时期,此时,黄鱼、鲳鱼、海蛎子、海肠、海虹等当季海鲜大量涌现,它们的肉质鲜美,营养也十分丰富。记者在莱山区芳华园市场观察到,黄花鱼、笔管蛸、春鲅鱼、海水大虾、圆盘波罗等各式海产品正纷纷占据市场,为消费者带来了极致的“鲜”味享受。“春鱼和生蚝供应充足,而且价格相当实惠。”海产品销售员透露,目前肥美的海蛎子每斤售价超过3元,而海虹则以每斤2.5元的价格颇具性价比,春鲅鱼的价格大约在20元左右。展望未来,随着伏季休渔期的日益临近,市场将掀起一波春季海鲜的抢购热潮,各类海鲜品种也将陆续上市。
春天脚步渐近,世间万物开始生长,此时正值养生的黄金季节。沿海地区的居民,我们家中尤其钟爱海鲜。这个季节,众多价格亲民的春季海鲜纷纷涌入市场,为我家餐桌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市民宫大姨说道,她每天都会挑选一种海鲜来丰富家里的餐桌。她认为,春季海鲜是大自然的恩赐,从码头到餐桌,这场“鲜”味盛宴正在为2025年的春天注入一抹海洋的活力。
疾控专家:海鲜切忌生吃、半生吃,谨防甲肝病毒传播
海鲜味道虽佳,食用时却需谨慎。近期,毛蚶、海蛎子、海虹等海鲜品种纷纷涌入市场,成为烟台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众多烟台市民偏爱其鲜嫩口感,有的选择生食,有的只是略加加热便享用。然而烟台海鲜小店,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种做法正给甲肝病毒提供了可乘之机,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为此,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要警惕美食的诱惑,积极预防甲肝病毒的传播。值得庆幸的是,甲肝是可防、可控、可治愈的疾病。
专家指出,一旦水域遭受病毒侵袭,水产品便极易受到感染,例如毛蚶等海产品能够在体内对病毒进行浓缩和储存长达数月之久。实际上,只需将食物彻底煮熟,便可以有效杀灭甲肝病毒。感染甲肝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上升、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黄疸等典型症状。身为烟台市民,海鲜自然可以享用,然而必须坚决摒弃生食、半生食以及未经烹饪直接食用的做法,特别是对于如毛蚶、海蛎子等容易累积甲肝病毒的海洋及水生产品,必须确保彻底煮熟,切勿食用未熟或半熟的贝类,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将食物加热至摄氏100度,持续一分钟,即可使甲肝病毒丧失活性;对于海蛎子、毛蚶等易于吸附甲肝病毒的贝类烟台海鲜小店,若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加热超过五分钟,食用起来将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