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漂到定居天津,吴桐一家的生活变迁与归属感

admin

北京仍旧是求职者眼中的热门城市。然而,在这个汇集众多知名学府的北方地区,年轻人若想获得一份工作,并非易事。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天津,被誉为当之无愧的“北方第二城”,成为了众多北方年轻人心目中的理想之地。

吴桐的住所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居于高楼之巅,就硬装而言,不过是一套平凡的小型两室住宅。然而,在软装布置上,却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摆放着精致的木质收纳柜,沙发覆盖着绿色的织物,以及那些被细心呵护、生长得异常茂盛的盆栽兰花。

直至2024年的夏日,经过在天津定居整整一年,那间客厅终于被精心布置得焕然一新。吴桐对于这个家充满了坚定的归属感,"所有的物品都集中于此,与北京再无瓜葛了"。

2023年的夏日,吴桐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北方漂泊生涯,于天津安家落户。与她作出相似决定的北漂族众多——比如,她的大女儿在天津的同学们,绝大多数也都面临着相似的家庭状况,在结束北漂生涯后,他们选择了在天津安定下来。

一些北漂选择结束北漂生活,在天津定居/《蛮好的人生》剧照

一些北漂选择结束北漂生活,在天津定居/《蛮好的人生》剧照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信息,到2023年底,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达到了824万,这一比例占到了总人口的37.7%。自2018年北京实施积分落户政策以来,每年都有超过十万人口符合条件并提交了申请,但最终能够凭借高分成功获得落户资格的人数仅有6000多。

在城市间漂泊,年轻人尚能从容应对,可当人生步入“成家立业”的阶段,北漂族们共同遭遇的难题便显现出来:无法在北京定居,那么他们该选择何处安家?又在哪里能真正落地生根呢?

有些人索性结束了北漂生涯,重返故土,而另一些人则选择南下,于那些生活成本较低的新一线城市重新开启人生。更有众多北漂人士不谋而合地选择了动车仅需半小时即可抵达的另一座直辖市——天津。在这座与北京地理位置相近却风格迥异的城市里,他们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篇章。

北漂与回不去的故乡

王梦迪在北京度过了六年的求学时光,其中本科四年,研究生两年,且始终就读于同一所院校。在此之前,她的生活宛如生活在象牙塔中,所有的吃穿住行均可在校园内得到满足。然而,直到真正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年,她才开始真正领略到北京这座城市的真实生活面貌。

毕业后,王梦迪在租房过程中体验到了生活的强烈冲击。她清晰地记得,初次与租房中介一同看房的经历:那是一处位于北三环,紧邻安贞桥的小区,地理位置靠近市中心,然而房屋条件却十分糟糕;即便是在白天,若不开启灯光,屋内依旧昏暗无比。此外,该楼年代久远,邻居家的蟑螂常常沿着管道爬进屋内。

这间房屋的租金竟然高达7500元,王梦迪心想,即便是在她家乡的山东,这样的住所“恐怕也是寥寥无几”。

北漂生活的诸多方面让她感到难以承受。周边租客更换频繁,楼道里总是贴着“禁止随地大小便”的标语,而到了炎热的夏季,一踏入楼道便能够察觉到淡淡的尿液气味。比如,尽管她早已适应了那漫长的地铁旅程,每次往返耗时长达50分钟,但在海淀金融街站的拥挤中,她仍旧感到难以适应。有时,王梦迪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手触碰到他人的臀部,却因无法移动而感到无助。

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自2025年春日起,每当夜幕低垂,王梦迪结束一天的忙碌后,他总会下定决心:告别这座繁华都市,开启全新的生活方式。

北漂生活让人难以适应/《北上》剧照

北漂生活让人难以适应/《北上》剧照

王梦迪向南风窗透露,她对于同学们毕业后选择的城市方向有自己的看法:那些极其努力、渴望闯荡一番事业的极少数同学,不论他们来自何方,都会选择留在北京;而其他大多数同学,若他们的家乡位于江浙沪、珠三角或川渝地区,超过九成的人会选择回到家乡发展;至于像她这样来自“山河四省”或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同学,大多数人则倾向于留在北京。

有时候,留在北京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王梦迪对是否返回山东进行了深思熟虑,包括考虑前往较为繁荣的青岛。在多个夜晚,她细致地研究了山东的就业状况,最终得出结论,即便是在青岛,民营企业的就业机遇和成长空间也与一线城市存在显著差异,而传统意义上的理想职业——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医生和教师,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局面。

小宇原籍内蒙古赤峰,自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北京的新媒体领域。数年北漂生涯,她发现故乡已逐渐演变为难以重返的遥远之地。在那片北方的小县城,能够被视为体面的职业仅有公务员与教师两个选择,而无论选择哪一岗位,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甚至可以说是“钻营”。

每逢春节返乡,她常听亲戚们热议如何与上司建立良好关系,然而这些话题让她感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她在北京所习惯的截然不同,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真正留在小县城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小宇突然感慨道,这样的人要么情商极高,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要么背后有强大的家族支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家产。若是一无所有,那不如去北京寻求发展。

北漂生活和小城生活相差较大/《故乡,别来无恙》剧照

北漂生活和小城生活相差较大/《故乡,别来无恙》剧照

小宇结识了一位来自内蒙古赤峰的男性朋友,此君曾在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供职。当他的妻子怀孕后,他们俩一同选择了辞职,回到了故乡。在告别北京之际,这位朋友心情愉悦,满怀信心地认为自己终于摆脱了困境,可以回到家中,寻得一份清闲的工作,居住在宽敞明亮的住宅里。三年时光匆匆流逝,近期小宇得知了朋友的近况,他正打算再次回到北京寻找工作机会,原因是“实在难以适应家乡的复杂人际关系”。

家乡的生活规则与他们的需求不符,然而,若想在京城安家,其难度堪比登天。孩子问世后,小宇与其夫共同研究了北京的积分制落户规定,对在北京购房所需的贷款压力进行了预估,并对互联网巨头企业可能出现的裁员风险进行了分析。经过数月的深入探讨,他们最终得出结论:若要在北京留下,他们必须做好长期承受经济压力的准备。

恰逢北京住所的租赁合同期满,他们决定放下对北京的深厚情感,选择搬迁至天津定居。

告别悬而未决

北京实行的积分落户政策主要参照九大积分标准,包括合法稳定的工作、居住、教育背景、居住地工作区域、创新创业成果、纳税情况、年龄、荣誉奖项以及守法记录。在吴桐所熟识的北漂朋友中,仅有寥寥数人成功获得了积分落户的资格。这些人无一不是行业精英,要么身居企业高层管理职位,要么是技术领域的佼佼者,而且他们还具备一些他人难以企及的幸运。吴桐的配偶在早年曾中断创业,导致连续两年未缴纳社会保险,这使得他失去了通过积分来获得落户资格的便利。

在他们为积分落户问题感到苦恼之际,2018年5月16日,天津市正式发布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该计划将人才划分为学历型、资格型、技能型、创业型和急需型五大类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全日制高校的学历型人才来说,只要他们年龄不超过本科40岁、硕士45岁,就可以直接获得落户资格。

该计划于中午时分正式公布,却犹如晴天霹雳,在北漂一族中激起了轩然大波。短短半天时间,就有超过三十万人涌入“天津公安”APP,提交落户申请,导致服务器响应能力不堪重负,人潮汹涌。

天津市推出的“海河英才”人才引进政策,将人才划分为学历、资格、技能、创业以及急需等五大类型,以下为该计划的部分内容截图,信息来源于天津市人才办公室。

天津“海河英才”计划将人才分为学历型、资格型、技能型、创业型和急需型五类,图为“海河英才”部分截图/图源:天津市人才办

小宇是得益于“海河英才”计划而选择在天津安家的一员。她和爱人共同在天津市北辰区的郊外购置了一套三室住宅。完成交房和装修后,2025年4月,小宇携母亲及一岁半的幼子,喜迁新居,住进了这所属于他们自己的温馨家园。

搬入自己的居所后,小宇心里感到异常安稳。在北京时,她常常在小区里散步,却总是感觉难以融入周围的人。业主们自成一个社交圈,租户们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彼此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界限。然而,来到天津后,在小区中遇到了同龄孩子的家长们,她惊奇地发现,“不知为何,大家似乎天生就是朋友”。入住小区仅仅3个月,小宇和他的妈妈已经对周边同龄孩子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父母的职业状况。然而,她感慨道:“在北京,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京城之中,她深知自己难以久留,日子过得始终如悬梁刺股。转至天津,拥有了户籍、住所与爱车,生活上的难题基本得以化解,她顿时感到“人生奋斗的方向豁然开朗”:“未来,她计划在天津安家立业,拓展个人事业,同时肩负起养育子女、照料长辈的重任。”

吴桐迁至天津后,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在北京天通苑,她和爱人购置了一套住宅,位于一层,附带一个超过100平方米的私家花园。在平日里照料花园时,吴桐常常心生疑惑,既然不久后便将搬迁,为何还要如此用心地布置它?她的家庭生活表面上一切安排得当、井然有序,然而“搬离北京”的念头如同悬挂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人时刻担忧其何时会突然坠落。

离开京城如同头顶上悬挂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凡人歌》的剧照中亦可见其影。

“离开北京”像一把始终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凡人歌》剧照

2023年8月,他们搬离了位于北京的住所,携同两名子女抵达天津。吴桐回忆起,到了9月,全家人一同前往滨海区观赏航母烟花表演,烟花在夜幕中绽放,璀璨夺目仅数秒,随即悄然消散。烟花表演落幕,观众们纷纷离场,她却留在原地,心中涌起过去一个多月来自己的奔波劳碌、手足无措以及漂泊不定的回忆,想起与北京朋友的无奈离别,孩子对新环境的排斥和不适,悲伤之情瞬间笼罩心头,她忍不住放声大哭。

“生活跌到了谷底。”吴桐如此形容两年前的自己。

经过半年的时光,生活逐步摆脱了低谷。随着对新生活的逐渐适应,吴桐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她与对门邻居的关系变得亲密,频繁互动、相互扶持,还与孩子同学的家长一同前往河边享受烧烤,结识了新的“妈妈朋友”。

吴桐曾在北京开设了一家金工工作室,专事手工制作戒指、项链等艺术饰品,并教授顾客如何DIY。迁至天津后,她暂时将工作室设于家中,收纳了两名学徒,并定期进行金工技艺的传授。此外,她还加入了天津的本地市集,结识了一位同样在天津生活、热衷于手作饰品的朋友。两人决定携手合作,共同创作作品,并在市集上销售。

在天津度过的那两载时光,吴桐感受到了比在北京时更为美满的幸福感。她深知,从今往后,她无需再面临离别的痛苦。

安宁与它的背面

王硕,一位天津本地人,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北漂生活了超过一年。回顾那段时光,他感慨万分,认为北京是那些明确自己追求何物之人的理想之地,那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任由人们自由翱翔;相较之下,天津则更适合那些清楚自己不欲何物之人,这里的宽容与悠闲,让人得以安顿身心。

毕业后,他为自己设定了一项“五年规划”,计划先在北京就业五年,借此机会积累经验和资本,之后,他打算申请调任至天津分公司,或者选择搬回天津,享受“双城”生活。

在北京,他不得不提前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因为长时间的熬夜加班。在最为繁忙的时期,通宵达旦成了家常便饭,电脑成了不离身的伴侣,生活与工作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王硕曾频繁出现鼻血问题,虽经医院检查并无大碍,但这让他开始对健康状况产生忧虑,进而促使他重新审视生活的真谛。

最终触动他心灵的,是下班途中目睹的那一幕。那天,王硕难得地提前结束了工作,他清晰地记得,那时时间尚未到17点。他走出地铁站,在校园门口目睹了一幕:一位年轻的父亲正牵着孩子的手,夕阳的余晖洒在父子俩的身上。

那瞬间,王硕内心深处涌现出对宁静生活的迫切向往。尽管北京的喧嚣与机遇极具吸引力,但与之相较,那种简约与平和的生活可能才是他内心真正的追求。不久后,他选择重返天津,加入了一家国有企业,重新过上了“粗茶淡饭”的日常生活。

北漂生活让人涌起对平静生活的强烈渴望/《北上》剧照

北漂生活让人涌起对平静生活的强烈渴望/《北上》剧照

天津确实能够容纳一种宁静悠闲的生活方式。吴桐观察到,北京对露天烧烤实施了严格的禁令,但在天津,尤其是在河畔地带,人们烧烤露营的景象却随处可见。

天津与其它城市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在于街头巷尾遍布的早餐摊车。这些摊车样式、色彩、编号、标识均保持一致,显然是经过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的。此外,车身还贴有食品安全宣传的标语。在这些摊车上,从事经营的是一群普通的天津市民。自清晨5时起,直至上午10时,那些位于住宅区道路两侧的摊点,持续不断地制作着煎饼果子、鸡蛋饼、肉夹馍以及里脊饼,为那些清晨出门的人们提供了便捷的购买与享用选择。

天津的城市风貌,既得益于严格的城市管理,也深受地方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气质——那份闲适与从容。这正如老天津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不在乎多少钱财,开心就好。”

然而,安宁与宽松的另一面,却暴露出天津近年经济增速的放缓。小宇来到天津后,渴望寻得一份全职岗位,但在求职过程中,他深感天津的就业待遇与北京相去甚远:多数企业实行大小周休息制度或单休,五险一金的缴纳并不完善,工资水平普遍仅在三四千元,即便加上绩效奖金,也仅能拿到六七千元,这在当地已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

小宇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失落情绪。那是在我刚踏入社会、初到北京时的薪酬,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辗转,难道我仍旧需要从事这样的收入水平的工作吗?

《北上》剧照

《北上》剧照

天津的国家级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公积金缴纳比率在全国范围内属于较高之列,而私营企业与体制内工作的福利差距,使得该直辖市陷入了北方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若想获得一份在世人眼中理想的工作,便不得不投身于体制之中。

根本原因在于,天津民营经济的活力不足始终是其发展的不足之处。到了2024年底,天津市民营经济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仅有37.9%,相比之下,同样是直辖市的重庆,这一比例高达61.6%,而势头强劲的杭州也达到了61.5%。

探讨天津是否适宜年轻人定居,小宇心中存疑。若不选择体制内岗位,转而投身企业,从职业成长的角度考量,天津的机遇相对较少,“不如选择去北京闯荡”。然而,对于那些既无法在北京扎根,又不愿返乡,同时因气候和文化适应难题而难以前往南方的北方年轻人而言,天津或许正是他们最理想的归宿。

不论怎样,在北方地区的城市发展趋势中,年轻人的选择相对有限。天津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北方第二大城市”。再加上与北京相邻,你会有种感觉,那就是并未远离原本的生活环境,小宇这样说道。

小宇尚未明确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有一点她很明确,那就是她不愿意再在大都市中漂泊无依。新的生活篇章即将展开,她打算在天津定居,并计划在此地过上长久稳定的生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桐、王梦迪、小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