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裕到蓝鲸1号 山东烟台如何崛起制造业高地?

admin

新华社济南11月20日电 标题:“巨鲸一号”从这里启航——山东烟台成为制造业重镇

新华社记者滕军伟

从广为人知的张裕酒庄佳酿,到远销海外的昂科威产品,以及名扬四海的“蓝鲸1号”项目,随着“烟台制造”的品牌声誉日益彰显,这座沿海都市正迅速攀升为国内工业发展版图中的重要区域。

老树新芽 工业强市焕生机

一百二十六年前,有位爱国华侨张弼士,怀揣着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抱负,投入了三十万两白银,于烟台建立了张裕酒厂,此举是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制造的开端,同时也揭开了烟台现代工业的序幕。

当前,葡萄酒业已是烟台的关键经济部门,全国每三瓶酒中就有一瓶源自此地。张裕品牌跻身世界十大葡萄酒商排行第四,其市场覆盖四十余国和地区,“张裕解百纳”产品全球总销量已超五亿单位。

烟台市工业总产出,自1978年达到27.5亿元起,到2010年已经跨过万亿门槛。2017年,全市登记在册的工业机构主营业务总额达1.4万亿元烟台船厂招工,位列山东省第一,制造业在其中占比高达90%以上。国务院表彰烟台,称其为全国地级市中工业转型和保增长方面成效最为显著的地区,给予其全国性荣誉。

城市凭借产业而闻名,产业依靠城市得以繁荣。诸如北极星钟表、三环锁具、鲁花食品之类的众多知名品牌在此孕育而生,烟台市因此获得了“国际葡萄·葡萄酒之都”“中国食品之城”“中国钟表之城”“中国金都”等多项城市荣誉。

烟台位列我国首批14座沿海开放城市之中,引得全球500强企业注目,2003年,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选择在此设立,该公司现已更名为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此举令山东不再生产小汽车的历史被改写。本厂制造的别克SUV车款昂科威已成功销往美国,在2018年北美市场的J.D.POWER IQS新车品质评估中,夺得“小型SUV领域首位”,同时烟台制造基地也跻身亚洲制造品质前三甲。

创新为本 “大国重器”显神通

二零一七年五月,我国初次在南海区域实现了对可燃冰的获取,烟台中集来福士企业制造的“蓝鲸1号”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

蓝鲸1号建筑高达37层,甲板大小如同一个正规足球场,其重量为42000吨,集成了27354件设备、超过40000根管线,这体现了全球海洋钻井平台在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顶尖水准。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的另一位负责人滕瑶表示,从烟台造船厂的初创时期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海洋项目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集来福士已经走过41个年头。该公司通过突破性的技术封锁,又以创新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别人需要四十年才能达成的目标。

另外,在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国产大飞机、高铁这些国家重要装备上,也都能见到“烟台制造”的参与。

烟台原先有段时间被称作“配角经济”,后来因为创新能力的增强,一些公司变成了行业中的领头羊。绿叶制药研制的抗精神类药物已经符合美国FDA的全部临床研究要求,将作为我国首个在美国上市的新药;杰瑞集团已发展为全球油田增产设备规模最大的制造商,同时也是国内油气装备行业规模最大的民营上市公司,其自主研发的产品已销往全球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南山铝业是国内首个为波音公司供应铝合金航空板材的企业。

据烟台市经信委副调研员丛健透露,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所列的制造业31个大类里,烟台市囊括了除烟草制品外的所有30个类别。其中,95种产品在国内行业中位居前五,57种产品则独占鳌头。

对标国际 动能转换再发力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已经全面展开建设,烟台与济南、青岛共同构成三大核心区域,将首先实现带动辐射的功能,致力于构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动力源。

这时候,烟台全力启动了“制造基地”的规划部署。依据“参照先进、领先国内、带动周边”的发展方向,计划在2020年,争取全市工业核心产值突破两万亿元大关,打造七个千亿元规模的关键产业、二十个百亿元实力的核心企业,新兴战略产业的产值比重要超过百分之三十。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烟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拨付总额达百亿元人民币的基金用于产业引导,并划拨五十亿元人民币作为信贷周转,以此减轻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同时统筹了十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奖励,用实际的财政支持来促进产业进步。

去年八月,绿叶制药成功申请到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国家财政拨款1200万人民币,烟台市依照1比1的比例进行配套,今年初又向企业拨付了等额的奖励款项。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高级副总裁左爱霞表示,这种大规模的扶持实体产业举措,彰显了山东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心和决心烟台船厂招工,对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