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的缘故,工业制造业在呼和浩特起步较晚。到了清末民初时期,呼和浩特的制造工业才开始有了发展。1905 年,归绥兵备道胡孚宸在归化城兴办了工艺局,由此开创了机器染毛织布的先河。1921 年,天津商人沈文秉、荣耀宸等人建起了绥远电灯有限责任公司。1934 年,绥远省政府与天津商人联合办起了官商合资的“绥远毛织厂”,并且在同年,绥远发电厂在粮栈街建起了面粉厂,其注册商标为“五塔”牌,还在火车站建起了归绥制酒厂。民国时期呼和浩特的工业状况是这样的。当时呼和浩特经商的人员比较多烟台机床附件厂,由于这一原因,工业的发展较为缓慢,所以在解放前,呼和浩特是一座以消费为主的城市。
解放后烟台机床附件厂,中央人民政府将呼和浩特市定为“西北工业基地之一”。呼和浩特市人民委员会对此十分重视,他们首先着手安排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共兴建了 12 个工矿企业。1953 年组建了新生建筑公司铁工部,它是呼和浩特的第二家机械制造企业,位于战备路。1958 年在城西、西北兴建了呼和浩特市糖厂。1957 年在糖厂东筹建了呼和浩特市啤酒厂。60 年代在海西路北建起了呼和浩特机床附件厂,该工厂是从山东烟台迁入的。从 1958 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呼和浩特市轻重工业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新建企业陆续出现。1958 年在城西孔家营村东北一带建起了呼和浩特钢铁厂。1960 年在呼和浩特西郊孔家营建了发电厂。1958 年在西龙王庙村西建了内蒙古联合化工厂(呼和浩特化工厂),同年在钢铁路建了丝钉厂。1959 年建了呼和浩特市机床厂和第二机床厂。1959 年在城北海拉尔路建了橡胶厂。1960 年建制锁厂,该锁厂是从上海第十一五金合作社、第二十五五金制品厂迁入的。1959 年在哈拉沁村南建了呼和浩特水泥厂。1956 年在城南碱滩村东建起了内蒙古第一毛纺织厂(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 年在一毛东建了内蒙古第二毛纺织厂(第二个“五年计划”)。1965 年在二毛东建了内蒙古第三毛纺织厂。在东瓦窑西北建了内蒙古邮电机械厂,在碱滩东北建了内蒙古毛条厂、呼和浩特卷烟厂和呼和浩特地毯厂。1959 年在新城东门外建起了内蒙古综合电机厂、新城区电机厂、内蒙古电线厂和内蒙古电揽厂。1965 年在东门外建了呼和浩特氧气厂,在东门外光华街建了呼和浩特电动工具厂。
、 呼和浩特市电动工具厂
“七三二五”工厂在新城南门外建造了冶金矿山机械厂,还有内蒙古电影机械制造厂、内蒙古地质局探矿机械厂、内蒙古电子仪器厂以及呼和浩特电子设备厂。1959 年在城西北的水泉村建成了新生炼铁厂等多个工厂。新生炼铁厂、新生锅炉厂、新生橡塑机械厂、新生焦化厂、新生耐火材料厂、阀门厂等相继建成。城内糖厂路建有呼和浩特制药厂(今兰泰广场)。1958 年在大学西街建起了呼和浩特中药厂(厂址今学府康都)。1969 年在公园南路建成了呼和浩特齿轮厂。1965 年 9 月 1 日在水源街建成了呼和浩特市塑料厂(从天津红桥塑料厂迁入)。
1970 年在大学路建起了呼和浩特乳品厂。由此可知,呼和浩特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很发达,具有重要地位。从明天开始,会陆续对呼和浩特市的工厂企业进行介绍。(未完待续)
文曹建成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