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板块全线突破,蓝区框架初步拉开
城市的命运受到机遇的影响,这同时也是一个对掌权者考验的问题,考验他们如何抓住机遇,以及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升至国家层面的规划之后,烟台从参与国家计划的局外人转变成了核心执行方。怎样把握住这难得的千年良机?市委和市政府明确指示,一方面要集中力量在关键区域实现率先发展,另一方面要全面促进产业升级,依靠先进经济带动整体进步,着力构建蓝色经济的新增长点。
烟台蓝区发展的关键,在于集中资源、打造特色项目。这一“一中心带动、多中心发展”的方针,成为本市建设蓝色经济排头兵的必经之路。“一中心带动”,直指蓝区建设的重点工程——东部新区。这块备受瞩目的区域,覆盖牟平区、高新区、莱山区、芝罘区、保税港区,被视为烟台蓝色发展的先锋阵地。如今,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发展资源,正向这里汇聚。
龙口湾在北方地区,是先进制造的核心区域。开发区到招远的沿海北部地带,汽车产业、现代化工产业、铝材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等众多千亿级产业基地正在快速建立;蓬莱西海岸文化新区项目已经动工建设……烟台最优秀、最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正进行令人振奋的升级改造。莱州湾在西边地区,是高效生态的重要发展区域。莱州同时享有“蓝”和“黄”两个国家级重大布局带来的好处,计划打造一个100平方公里的大规模沿海核心发展地带,并且设立两个中心启动区域。莱州临港工业区的整体规划方案已经成功获得了省级专家们的认可。同时,莱州港口的两个10万吨级通用码头以及配套的10万吨级航道建设,正在快速地展开实施。
丁字湾位于南部地区,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区域。到目前为止,海阳滨海路的供水管道已经投入使用,中龙影视文化产业园的填海工程已经完成了超过一千五百亩的填海任务,碧桂园十里金滩和东方海洋龙栖城等项目的建设正在迅速进行。莱阳丁字湾度假区的投资总额已经达到十点六亿元,目前有二十一个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并且都按照既定计划顺利开展。
长岛定位为休闲度假岛屿,其发展规划是首个获得省级批准的县级规划方案,该方案重点围绕生态渔业、文化产业以及海洋新能源,构建了“1+3”的海洋主导产业体系,致力于将此地建设成为展现中国海岛水准的优质休闲度假目的地。
本市拥有909公里长的海岸线,如今,“四区一岛”的规划正在积极实施中,众多涉海产业项目正在建设或准备启动,总投资额已经突破5000亿元大关,其中单个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重点项目有39个。
整体实现重大进展,迅速实现发展壮大,烟台的经济领域,从此开启海洋与陆地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正在走向“深蓝”
走马烟台,在909公里的金色海岸上,满目尽见蓝潮涌。
2014年5月12日,上午时分,由中集来福士承建的“海湾钻探者一号”自升式钻井平台,在烟台船厂举行了命名仪式并完成交付,该平台即将启程前往渤海湾执行作业任务。此钻井平台,是工银租赁所持有的首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同时也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它标志着国内海工制造企业成功建造了此类平台,国内金融租赁公司为项目提供了资金援助烟台船厂招工,国内油服公司负责高端海工平台的运营管理。
李杰谈到,中集来福士的迅猛进步,充分展现了本市高端海洋产业的兴旺景象。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数据表明,本年度第一季度,全市海洋产业的总产出为3796700万元,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669个百分点。特别是海洋生物医药、船舶及机械加工、海洋工程项目等海洋尖端产业,增长幅度均超过500个百分点,这些产业已成为全市海洋经济的主要推动力。
本市海洋前沿产业迅猛进步,使烟台具备了充足实力争取成为国内海洋前沿产业领先城市。市发改委知情人士表示,自从获得国家级海洋前沿产业基地试点资格以来,本市已经拟定了一系列合理的发展蓝图,预计到2015年,全市海洋前沿产业的总产出将突破1000亿元,每年增幅超过20%。
走向大海,也是烟台进步的必要条件。1991年,烟台确立了“海上烟台”的构想烟台船厂招工,海洋相关产业因此获得了显著进步。如今,烟台市已经建立起来的主要产业,以及正在发展的具有长远意义的产业和先进产业,绝大多数都属于海洋相关领域、港口依托领域或与海洋联系紧密的领域;正在实施或规划中的关键工程和重点项目,大部分都属于蓝色经济范畴。但是,同样应该认识到,二十余年间在海洋领域的探索,烟台市海洋经济前进的成效尚有进步空间。尤其鉴于当前烟台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陆地资源与环境承载的负担持续增强,开发海洋资源、拓展发展领域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
烟台发展蓝色经济家底厚实
烟台的岛岸总长度达到206.6公里,位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的44.2%。其中,海岛县长岛是山东省内仅有的海岛县。此外,全市范围内有超过500平方米的基岩岛屿共72个,这些岛屿的总面积是68.57平方公里,占据了山东省岛屿总面积的40.7%。同时,烟台还有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9.45万公顷,包括盐碱地和滩涂等。烟台蓝办副主任李杰曾在公开活动中引用这些数据,以此说明烟台的地理位置具有显著优势。这一系列数据反映出烟台打造“海洋名城”的坚实基础。烟台具备许多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地理位置优势。在蓝色经济国家战略覆盖的山东省七个沿海城市里,有三个靠近渤海,另外三个靠近黄海,只有烟台同时濒临这两个海域;全省三十六个沿海县市区,烟台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一。在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包含的五十一个县市区中,烟台也拥有将近四分之一。
据消息显示,烟台不仅具备众多山东省内领先的海洋及海岸资源,还拥有广阔的盐碱地与滩涂区域,是全国优质水产品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是中国鲍鱼、扇贝和海带的主要产区,海参、鲍鱼以及三疣梭子蟹均被列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与地理标志产品,此外,卤水、煤炭以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十分充裕,“中国黄金城”的称号实至名归,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令众多城市心生羡慕。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涵盖山东省全部海洋区域,以及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这六个城市的全部陆地,还包括滨州市的无棣和沾化这两个临海县区的所有土地,这片区域的海域面积达到15.95万平方公里,其陆地面积则广布6.4万平方公里。
要打造国际影响力显著的现代海洋产业中心,要创建全球一流的海洋科技教育基地,要建设国家海洋经济改革的试验田,要成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发展蓝图:到2015年,当代海洋产业架构初步形成,整体经济力量明显增长,海洋科技自立本事大幅进步,海陆环境面貌显著优化,海洋经济对外交流框架持续健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到2020年,打造出海洋产业繁荣、产业布局合理、人与自然融洽的蓝色经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