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经济增速领跑,深海一号产能超设计最高值

admin

今年伊始,我国海洋经济展现出强劲势头,第一季度生产总值为2.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增速位居国民经济各领域之首。在今年的两会报告中,“深海科技”一词首次被纳入政府关注焦点,而在本月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更是强调了加强海洋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海洋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被誉为“蓝色引擎”。

我国南海海域1500米深处,我国自主运营的首个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全速运转,每年持续供应的天然气量超过45亿立方米,实现了设计产能的峰值。这股天然气通过海底管道输送,跨越数百公里,最终抵达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地区的工业和民用用户,并与全国天然气管网相连。

与此同时,"深海一号"大气田两期工程所构建的生产设施集群以及完善的技术体系,预计将有效促进宝岛21-1等深水复杂油气藏的经济高效开发,从而进一步增强海洋油气资源对国内能源供应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__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

李达,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表示,他们正在拟定一项关于综合能源岛的方案,该方案旨在实现海洋中多种能源的整合开发。此外,该方案还充分利用了丰富的风能资源,以及海上开采的油气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油气田的开发门槛得到了有效降低,同时还能在原地生产化工产品。

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_

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

中海油研究总院钻完井领域的总工程师李中提到,在过去十年间,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发现中,深水与超深水区域所占比例持续保持在70%到80%之间,深海区域已逐渐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增量与产量提升的关键战场。

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_

深海油气开发步伐加快,同时,海上风电项目也正在加速推进。在广东阳江三山岛,一座名为“钢铁巨人”的2.7万吨级±500千伏海上换流站正在崛起,该换流站是我国首个实现海陆一体化柔直输电的工程。据预测,该工程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届时每年将有高达60亿度的海上风电直接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

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

孙强,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基建部副总经理表示,此举相当于将变电站转移至海上,开创了“绿电拼车”的新模式。该模式将4个海上风电项目所产出的绿色电力集中整合,宛如在海底铺设了一条新能源的“高速公路”。

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

_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

阳江海上风电集群已构建起涵盖叶片研发、主机装配以及运维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此外,随着8兆瓦以上大功率机组以及漂浮式风电等关键技术的成功突破,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正由原来的追赶者转变为引领者,进而推动高端轴承、海工装备等超过20个细分领域的产业实现升级。

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

海上风力发电正为海洋牧场输送着清洁能源。在广州码头的清晨,全球首艘自主航行的封闭式三文鱼养殖船“苏海1号”即将起航。这艘投资达6亿元的海上智能牧场,全长249.8米,其规模相当于3.5个足球场,具备年产8000吨三文鱼的能力,年产值更是超过5亿元。“苏海1号”在技术上大胆引入了全电力驱动模式,其续航能力达到了惊人的两万海里,从而成功实现了在远洋海域的持续养殖目标。

_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

_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

黄埔文冲船厂负责养殖工船总监造的潘兵兵表示,该举措有望提升我国三文鱼的产量,同时降低其价格,从而满足全国范围内的三文鱼消费需求。目前,他们计划推广5艘养殖船,这将有助于形成年产量达4万吨、市场规模达280亿元的经济效应。

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__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

海洋既是自然的牧场,又能成为算力的生产基地。我国首个商业化的海底智能计算中心集群已于今年开始运行。该集群的核心设施“海底智能计算舱”已成功下水。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陆地计算、海洋计算”的模式正式实施。它为人工智能行业提供了环保且高效的计算能力。将数据中心置于海底的关键优势在于,这能显著减少制冷的能源消耗。

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_

陈明帆,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规划中心的技术专家表示,部署100个此类海底数据舱,与同等规模的陆地数据中心相比,每年可节省约1.2亿度电能。此外,这种创新的实践未来有望与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光伏产业以及海洋文旅等其他产业实现深度结合。

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_

我国自主研发的、位于南海海域数据中心附近的首台作业速度达公里级的潜水敷设电缆机器人“南鲛号”,正在进行着近海环境下的测试工作。该设备成功解决了在松软海底作业的难题,敷设速度高达每小时1000米,比传统作业速度提高了将近一倍。此外,其核心部件实现了100%的自主控制,并成功突破了水下导航和海缆定位技术的限制。

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

汪政,南方电网广东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输电所的技术专家表示,机器人技术将为海底数据中心和跨洋通信系统等至关重要的信息“生命线”提供关键支持,这将助力海洋开发范围扩展至离岸18公里之外的广阔海域。

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

海洋风电、光伏以及油气资源的开发共同确保了能源的稳定供应,海洋牧场的技术升级丰富了食物来源,深海算力的增强奠定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坚实基础,深海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海底通道的构建,一个全新的海域综合开发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_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_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的强大动力源于其贯穿于一、二、三产业的特殊基因。这种产业间深度融合的“乘数效应”使得海洋成为了产业协同的最佳试验地。国产邮轮的启航使得装备制造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得以成型,海上风电、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的融合进程加快,从而大幅提高了海域的利用率。

我国海洋经济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在过去十年里实现了75.9%的显著增长。海洋经济正经历从“物理叠加”的量变阶段向“化学反应”的质变阶段转变,为中国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的“蓝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