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正成为驱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又一重要动力。在烟台高新区,这一观点得到充分体现——该区被选为全市基金管理中心的三大核心区域之一进行建设规划。到目前位置,这个区域已经吸纳并组建了三十两个不同类型的资金组织及其管理机构,累积了二百万元的资金体量,对外进行了七十万元的资本投放烟台卓越新能源新三板,涉及将近四十个投资项目,为众多公司筹集了一百四十万元。展望二零二零年,各类资金组织数量有望超过一百五十个,资金体量将突破三千万元,将发展成为整个城市区域性资金管理中心的关键发展板块。这一切得益于该区在平台搭建、政策引导等方面的持续发力。
突出“平台集聚”强化载体建设
近些年,烟台高新区筹集了十五亿元资金在科技CBD区域建造“蓝色金谷·国际金融创新港”。该项目建设重点包含金融、数据、电商三个核心领域,致力于形成烟台高新区特有的“互联网+金融”产业联合体。通过这种方式,旨在营造一个具备高端引领、优势互补、多元协作以及集约发展的健康金融生态环境。借助这个创新平台,烟台高新区的金融服务领域持续拓展,如今,已有超过五十家金融相关企业计划入驻,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华福证券、联储证券等证券公司,中国人民保险、中华联合保险、中国太平保险、长安保险等保险公司,以及多家创投机构。另,“数据服务领域”表现突出,眼下,软通动力创新综合体已经正式启用,能够为基金中心建设给予充分的数据保障。网络销售领域持续发展,清华同方网络销售产业园区已经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建造网络销售总部基地、网络销售培育基地、网络销售综合办公区、网络销售学习基地、货物存储配送中心、网络商品展示中心等,致力于形成山东半岛规模最庞大的网络销售创业平台和国家级培育平台。
突出“政策引导”加强制度创新
烟台高新区相继颁布了《烟台高新区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支持金融业聚集发展的奖励实施办法》《烟台高新区鼓励金融机构入区发展奖励办法》等多项政策文件,持续改进基金注册便利化措施、基金投资扶持措施以及基金人才保障措施,致力于打造最优渥的基金发展政策氛围。
突出“示范带动”用活政府引导资金
烟台高新区以“发展产业、依靠科技、强化人才”为基本思路,汇集工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的二十六项财政拨款,组建政府主导的基金,通过市场化的操作手法,吸引社会资金流向经济核心部分。烟台高新区优先培育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该区相关机构在全市首次设立了3亿元资金额度的产业发展基金,并以此为基础基金,联合商业银行共同设立了15亿元资金规模的新兴产业发展基金,该基金主要投向区内符合产业规划的重点引进项目,重点扶持的骨干企业以及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现有十二项优质项目完成初步筛选,其中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园、深海水下机器人等十五项已实现投资,总投资额逾五亿元,慈文传媒成功在主板挂牌,卓越新能源顺利在新三板上市。
为了促进科技发展,烟台高新区倡导成立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烟台市财政为此提供3000万元初始资金,同时向社会公开筹集更多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支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商品以及新材料的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到目前为止,该基金总额已经超过2亿元,并且已经初步选定了华鼎伟业等8个备选项目。烟台高新区为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拨款两千万元,联合国仟医疗科技创新研究院(烟台)有限公司,组建海创千人科技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首期资金达一亿元,主要投向优秀人才的创新与创业计划。烟台高新区为了支持优秀企业的成长,在全市首先设立了价值1亿元的专项投资资金,主要用来帮助园区内的关键产业项目和准备在股市上市的公司,2016年,这个区域增加了金佳园科技、卓越新能源、山东中际传媒、龙港泵业这四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同时还有昕诺吉太阳能、山东小伙伴软件等五家公司登录了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到目前为止,烟台高新区共有九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还有十一家企业登上了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烟台卓越新能源新三板,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筹集了超过一亿三千六百万元。(刘洁 张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