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收官!创多项世界纪录,堪称史诗级

admin

上海举办的展览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

上海举办的展览_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

超过二百七十七万名观众参与其中,超过七点六亿元收入由展览产生,超过三百亿次的网络传播量达成,此次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为期十三个月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实现了整整一百六十八小时不间断接待的创纪录之后,将于八月十七日二十四时正式结束。这个展览刷新了全球博物馆单场收费特展的参观人次、总收入和宣传覆盖面的世界纪录,并且因为促进了城市整体消费增长超过350亿元,为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典范。这场文化盛事不仅具有轰动效应,还可以称之为“宏伟巨制”。

上海举办的展览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

现场照片 赖鑫琳 摄

这样的奇事唯有中国才能出现。我们正处波澜壮阔的时期,又身处卓越非凡的都市,因此得以有机会达成这宏伟的志向。8月17日,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在一场信息发布活动中,总结了展览诸多值得自豪的业绩,同时向超过二百七十万的国内外参观者以及为展览作出贡献的全体人员致以谢意。你们的求知欲望,对上博的珍视和接纳,还有不畏严寒酷暑风雨的坚定,才助我们达成这难以置信的纪录,发布会上也宣告,中埃共同开展的考古计划已经启动,这标志着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实现了又一重大突破。

上海举办的展览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

前所未有成就为何能在上博实现

8月17日古埃及展的最后一日,众多参观者争相前往,不愿错过最后的机会。在“法老的国度”展区,入口通道拥挤不堪,几乎无法通行。许多游客手持电子导览器,另有一些人决定改变游览路线,先前往人流量较小的“萨卡拉的秘密”部分。参观者的浓厚兴趣也深深打动了博物馆的员工。褚晓波表示,古埃及展览在340天开放时间内,每日平均吸引超过八千名观众,其中八月十六日全天开放时段,共迎来二万三千一百四十九名观众,创下空前记录。去年中秋节那场台风肆虐的日子,依然有四千多名观众冒雨前往上博观赏埃及展览。

上海举办的展览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

发布会现场 赖鑫琳 摄

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_上海举办的展览

上博现场 赖鑫琳 摄

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上海举办的展览_

为了应对“展览火爆”引发的“购票困难”等现象,上海博物馆增设了220个夜间场次和特别场次,并且在埃及展的收官周实施了全天候开放,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参观,刷新了全球博物馆连续开放168小时的历史记录。凌晨0点到早上6点的深夜场次,每场3000个参观席位均被抢购一空,已经有超过21000位“通宵达旦”的观众进入展馆。深夜场次的开场日,褚晓波注意到众多家长领着孩童到场,部分孩童年纪尚幼,仍就读于幼儿园。他颇感诧异地询问,深夜莅临博物馆,家长是否感到疲倦?孩童回答,白日里已经补足了睡眠。一位未能购得门票的长者也出现在现场,当工作人员代其补票之际,得知其年事已高,已达八十四岁。八月十七日夜晚,褚晓波驻守在场馆入口,将纪念品赠予最后一位入场的观众。

有访客深夜探望仍在工作的法老,也有观众关注凌晨三点忙碌的清洁人员。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黄河说明,该馆埃及展区采用低反光玻璃,视觉体验很好,但需保洁人员以专业方法清洁。白天人流集中时,她们只能利用零碎时间工作。我们通过事先研究和实地考察,选定观众数量较少的时段实施,部分观众在小红书平台分享相关内容,使我们的清洁人员获得关注和肯定,我们向大家表达诚挚谢意。

确保设施可无休止运行,场馆内部部署充足安保力量与服务人员,同时指派医疗专家全天候轮岗值守,当地警务机构亦联动地下车库资源,并部署交通管理人员实施交通疏导,以此确保访客出行顺畅无阻且安全无忧。过去此类成就仅见于西洋部分顶级博物馆,如今却在中国实现,在上海博物馆达成展览圆满完成,得益于全国博物馆领域的快速进步,也得益于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商业环境良好、购买力强的独特条件。大家常说某个展览让整座城市出名,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整座城市成就了那个展览。”褚晓波表示。

观展之外,上博也以“宠粉”获得观众认可。我们拿出赤诚之心、真挚情感和过硬实力回馈大众,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说明,展览期间,上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教育活动,其中,举办面向公众的讲座、艺术实践课程、上博学院、展厅参观引导、展览走进社区等活动超过六千场,服务观众总数将近一百万四千人;馆内还向观众免费发放展览介绍手册、微信使用指南,并提供付费的自助导览、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智能导览等,帮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展览。

古埃及文明大展是上博“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展览的第四个项目,这次展览展出了全球规模最大、亚洲等级最高的古埃及文物,是中国官方博物馆与埃及政府首次合作,旨在全面展示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成果,这是一场世界顶级的文物展览。此次展览摒弃了以往同类展览惯常的做法,不再是从欧美博物馆借调藏品,也不再用西方观点来讲述故事,而是由上海博物馆和中国埃及学专家们自行组织策划,展出的文物中超过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初次来到亚洲。

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_上海举办的展览

展厅现场 赖鑫琳 摄

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上海举办的展览

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上海举办的展览_

观众在购买文创 赖鑫琳 摄

根据记录,该展览吸引观众累计达两千七百七十七万九千六百六十六人次,创下全球收费特展在博物馆内单次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这个数字远超以往任何同类展览。观众构成方面,大约有七分之六的人来自其他省市,而在这些外地游客里,超过七成的人是为了这个特展特意来到上海。展览的热度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埃及旅游与文物部门透露,今年入境中国的埃及游客数量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五。展览整体收益突破七千六百万元,门票部分收入超过三千二百万元,文化相关项目及附属商品销售所得超过四千四百万元。展览推出了超过一千二百种文化相关产品,销售数量总计超过三百万件,举办文化类活动将近五百场,吸引观众参与人数接近三十万。展览同时被评为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中最重要的七个示范项目之首。专业机构通过分析得出的数据显示,埃及展会促使本地的消费比例高达1比48,由此引发的全面消费达到了350亿元以上。

落幕即启程,开启文明互鉴新篇章

在相关会议现场,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成员汉格·埃尔赛义德,作为亚历山大博物馆的展览负责人,向中国的政府机构以及上海博物馆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认为这次展览是中埃两国友好关系以及合作成果的显著标志。她进一步指出,该展览不仅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互动搭建了沟通的渠道,同时也证明了双方在珍视历史传承、探索学术真谛、颂扬人类智慧创造等方面拥有共识。此次展览的结束并非一个阶段的终结,而是开启了另一段新的历程。中埃两国在展览、学术、培训、创意等层面将加强互动,促进文明交流,增进彼此情谊,持续推动关系向前发展,携手开创合作新局面。

发布会在上宣布,借助这个机会,上海博物馆今年将和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合作,对古埃及最早都城孟菲斯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此举旨在促进中埃两国人文交流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国考古方面的成就。这项合作表明中国考古队初次深入介入埃及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心地带的发掘活动,同时也是继古埃及文化展览之后,中埃两国在文化遗产方面再次达成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合作。

_上海举办的展览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

展厅现场 赖鑫琳 摄

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上海举办的展览

展览筹备之初,上海博物馆就着手研究将来与埃及合作进行考古发掘的可行性,2024年9月,在完成相关学术准备后,上海博物馆委派工作人员前往埃及实地考察,他们迅速对埃及十多个遗址点进行了调查,并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进行了磋商,最终确定了古都孟菲斯核心地带的塞赫迈特神庙作为合作发掘的地点。最近,上海博物馆得到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和安全部门的批准,可以在遗址里面进行考古挖掘的相关活动。

上海举办的展览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

在美杜姆金字塔与当地考古人员交流

上海举办的展览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

考察索哈杰哈加沙遗址

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_上海举办的展览_

上海举办的展览__上海举行过的世界级展览会

在三角洲地区的穆克达姆遗址与当地文物部门人员合影

上海博物馆是首个获准在孟菲斯地区进行考古发掘的中国机构。这项合作考古活动,上海博物馆将组建一支由副馆长陈杰负责的跨学科队伍,该团队汇集了上海博物馆、北京大学等众多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团队预定今年10月前往埃及,首个发掘阶段预计会持续两个月时间。

孟菲斯在埃及历史上是首个都城,中王国和新王国期间,这座城市依然作为宗教与文化中心具有重要地位。这座古城在数千年间被农田覆盖,发掘工作十分困难,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得以开展,成为埃及考古领域的核心项目。对塞赫迈特神庙的探索,有助于展现城市主要宗教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借助对孟菲斯地区的考古勘探和挖掘,能够探究古埃及文明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建立过程及其演变。上海博物馆将和埃及国家考古队展开长期协作,把挖掘工作、陈列活动以及共建博物馆融合在一起,从而开创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

当前孟菲斯区域的考古工作仍存诸多谜团,有幸加入这一关键地点的挖掘,对中国考古界而言是史无前例的良机。这既体现了对方对我们专业素养的认可,也象征着两国长久以来友好关系的完美印证。陈杰谈到,西方学者长期以来掌控着埃及的学术研究话语权,在埃及这一世界重要文明发源地从事考古活动,这反映了中国文化实力的增强和国家形象的提升,显示了中国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探索者和参与者,也正转变为世界文明遗产的积极行动者和保护者。

此次发布会还透露,上海博物馆即将启动名为“对话世界”的系列超级大展,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