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赛道有多火?企业创始人反向向投资人收交流费

admin

机器人领域竞争激烈到何种地步?就连公司发起人也会向投资方收取沟通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得到消息,最近,一个做机器人行业的公司老板的聊天记录被很多人在业内传看。这位老板说:因为以前和投资人聊天大多是让他们学习,所以从现在开始,每次和投资人谈,每个人都要交5000元的谈话费用。

_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_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

视觉中国

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_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_

眼前的情形,使人回想起不久前流传的一个行业动态:某个备受瞩目的领域掌舵者,由于不断应对前来考察的投资方,感到不胜其烦,因而提出了一个条件,即欲进行尽职调查者需预先缴纳工作损失补偿金。

二零二三年,深圳有家科技企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声明,声称投资方若想进行尽职调查,必须预先支付一千万元,这一做法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并被戏谑地称为“史上最牛创业者”。

深入探究其来龙去脉,一方面是机器人领域一直非常火爆,那些声名显赫的企业几乎被投资方挤得喘不过气来。

依据投中集团旗下在线信息产品CVSource发布的数据,到8月22日为止,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活动已经累计超过340宗,这个数字几乎达到了2024年全年总量的相同水平;同时,这也反映出热门赛道在一级市场中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导致优质项目变得越来越难以寻觅,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

虽新奇但也有类似先例

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_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_

想要同知名公司掌门人沟通?需先付五千元,即便你是投资方。近期,一段某自动化公司掌门人对话的截屏在风险投资界传播开来,既让众多创业家感同身受,又引来部分非议。有业内专家指出,经手过众多创始人,如此索求实属罕见,堪称“未曾领教资本运作的残酷”。

这种针对出资人的逆向收费方式虽然比较独特,但并非没有参照实例。近期投资领域流传甚广的另一个事件是:某个热门领域的领军人物由于经常应付前来考察的投资方,设定了必须先缴纳工作损失补偿的条件,还把自己的这种做法称作“逆向融资方式”,似乎蕴含着商业模式的革新意图。

向前一点,2023年深圳领存技术在官方网站发布一项公告,规定投资者必须先支付一千万元才能进行尽职调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受到社会高度瞩目,领存科技又公布了一份新的公告,其中一些信息颇为引人关注。公司指出,首先,由于项目所需资金数额巨大,真正具备实力的投资机构数量有限,多数机构仅作初步了解,或向创始人探询有关同行的信息,从而耗费了创始人大量时间;其次,公司并未追求所谓的“融资模式突破”,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自身的操作规范,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显著提高了融资效率,使创始人能够将有效精力投入到工厂运营和内部管理中,这一实践在领存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__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

这种情形与先前那位机器人领域的开拓者见解不谋而合:并非所有组织都怀揣着资本运作的动机,部分参与者仅仅是为了略作了解,另一些人对产业和公司运作缺乏认知,仅仅打算借此增长见识,甚至有人纯粹意图窃取资讯乃至商业核心机密。无论是五千元、一百万还是误工赔偿金,这些都是公司为了提升运作效能而设立的筛选机制。

有投资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这实际上是相互挑选的过程: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公司备受关注,投资机构才会主动联系,对方也有自由决定是否同意进行尽职调查。

机器人赛道现投资热潮

机器人是2025年备受瞩目的领域,无论是在初次发行市场,还是在后续交易市场,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_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_

根据投中数据统计,2025年国内机器人领域出现融资事件343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23年该行业的投资事件总数,同时与2024年全年的数量大体相当。

特别出色的项目往往吸引投资方持续投入,不乏企业已成功进行多次融资,比如星海图自2025年起已接连完成四次融资,松延动力和开普勒机器人等企业也是半年内接连完成三次融资。此外,单笔融资额接近一亿元或超过一亿元的情况也很常见,甚至有些公司在早期阶段就获得了上亿元的投资,这充分显示出投资界的关注程度。

近期投资领域的升温,一位投资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的融资活跃度,源于行业在2024年完成了从关注理念、考察技术展示到注重成果、验证实际应用过程的转变,公司产品构造和商业运作水平正在快速提升某些公司已经大规模生产人形及小型人形产品,促使私募股权投资和产业基金等后期资本迅速进入市场,2025年下半年投资热度将继续保持。

当前情形下,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等组织无不关注机器人领域,正如一位风险投资从业者所言:若不洞察同行所瞩目的事物,便难以向上级汇报工作。

_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_投资人见企业创始人要先交5000元“交流费” 机器人赛道火爆到这个程度?

因此,一些热门公司门庭若市,内部行业权威人士不得不反复接待来访者进行说明沟通。遇到对领域不熟悉的投资负责人,单是讲解就要耗费不少时间,难怪先前那位企业家表示部分投资人“主要目的是学习”,暗指这些人缺乏专业性需要提升,或者根本没有投资意向,咨询后便杳无音信。

采访了众多业内专家,涵盖风险投资家和初创企业负责人,虽然部分人持有异议,不过多数人仍认同这位企业家的策略,认为这并无实质意义,关键目的在于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交流障碍,一位创业家如此评说。

北京国资系统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从发展角度分析,这种状况可能会促使投资方更加重视能力水平与项目考察,降低走马观花式的拜访或尽职调查;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怎样在挑选投资方时保持良好沟通,依然是一个需要妥善处理的议题。

每日经济新闻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