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十四五’奋楫启新程,烟台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

admin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7日电 9月17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回望‘十四五’ 奋楫启新程”系列发布会首场活动,汇报了烟台市在“十四五”期间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动态。烟台市商务局的秦立燕副局长,烟台海关的田书军委员和副关长,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的郭峰副书记和副行长烟台外贸服装批发,以及国家税务总局烟台市税务局的焦琴委员和总会计师,都参加了发布会,并且对媒体记者的提问进行了回应。

通过新闻发布会的消息获知,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烟台市的对外贸易和商品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243.1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4723.4亿元,增长显著;实际吸引的外国资本总额,已经累计超过95亿美元,数额巨大;对外的资本投资总额,累计已经达到72.7亿美元,投资规模可观;市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国资本和对外贸易总量,在全市的占比都超过了80%。今年前七个月份,全市的进出口总额达到3012.5亿元,同比提升了18.2个百分点,实际吸引的外资总额为6.86亿美元,在全省的排名中位列第三位,对外的投资总额完成了13.7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6.7个百分点。

聚焦改革创新与先行先试,开放发展迈上新台阶

稳固整体进步不松懈,凭借新颖构想持续突破,借助变革思路不断进步,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健全新体制、探索新途径、激发新活力,构建烟台全方位开放体系。在体制层面,确保力量高度统一、资源全面共享、信息紧密互通、行动协同一致。工作方面,推行对内对外贸易统筹安排,对内对外资企业统筹管理,招商引资与投资促进统筹推进,产业与贸易及城市功能统筹融合。

政策导向必须保持稳定不变。已经制定多项文件,包括稳定外贸体量优化结构、产业链招商、一体化招商、园区再创业以及全面提升开放程度和增强消费活力等七个方面措施。同时争取青岛海关提供全省首个专门支持烟台外贸发展的三十条政策,商务发展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持续向上积极争取支持毫不松懈。成功获得商务部外贸政策直报点、外资政策直报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保税混金等多项国家级试点资格,促进进境水果监管口岸、二手车出口业务等多项政策在烟台实施,烟台由此成为混配业务最为丰富、配套条件最为完善的都市。在“十四五”时段内,共获取了二百个政策试点,涉及资金总额达二十二亿五千万元。

聚焦存量深耕与增量提质,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

持续扩大经营体量,积极开拓外部领域,着力增加业务总量,稳固已有领先地位,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贸易中心实现向贸易中心的跨越式发展。

全力巩固核心基础。构建健全两岸事务协调联合会议体系,全面推行外贸支柱、新创佳绩“两大计划”,积极援助重点企业进步,每年新增企业数量突破一千家,百余家核心企业扩张率稳定在六成上下,为国家对外贸易稳定增长贡献力量,获得商务部表彰肯定。

全力做强新业态。借助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平台,积极推行“跨境电商结合产业聚集与海外仓储”的运营模式,达成跨境电商“9610、9710、9810、1210”所有模式与全环节的覆盖,在十九个国家与地区设立四十处海外仓储中心,连续两年负责举办山东跨境电商体系峰会,“十四五”阶段,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七百五十亿元、市场采购出口额超过七百亿元。

倾力开拓市场版图。稳固发展日韩、欧美等成熟市场,同时着力开拓“一带一路”、RCEP、非洲等潜力市场,率先在全省策划举办5次定向采购活动,吸引来自45个国家的810余家采购团前来参观洽谈烟台外贸服装批发,促进苹果等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整合了机电、纺织、轻工等六个国家级进出口贸易团体,全新启动了“千商远航”计划,向全市五千五百余家境内外贸公司推荐了三百九十二次展览活动,协助企业争取商业合同、扩大经营领域。

烟台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_烟台外贸服装批发_烟台市对外贸易新跨越

聚焦链式招商与服务赋能,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

着力提升“投资环境标杆城市”知名度,聚焦于十六条核心产业领域,推行城区与市域联动招商,促使重大工程集中建设并顺利实施。

不断优化商业吸引机制。全力推进“商业吸引攻坚期”“商业吸引效能强化期”,全面执行“十百千”方案和“投资烟台”计划,每年举行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关键商业活动三十余次,相继与德国工商联合团体、泰国中华总商会、塞尔维亚“一带一路”研究机构等一百三十二家商业团体签订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全球商业吸引体系快速构建。

不断扩充外来资本来源。认真实施精准吸引、资本回流、利润再投资、跨国企业并购、金融引进外资等五大专项计划,构建全市未分配收益企业档案,促使绿叶控股等企业将收益转化为新增资本,促进合格境外合伙人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并提升效益,吸引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区、万华科威特等众多项目,荣获2023年山东省独一档“中国投资焦点城市”称号。

不断改进对国外商人的支持。组织大规模走访活动、检查投资项目的执行情况、处理公司遇到的难题等特别行动,逐个进行访问、逐个进行分析、逐个给予解决,每年协助公司处理上百个问题,在“十四五”计划里,总共促成366家外资公司增加投资和扩大股份,签订的外资使用合同金额达49.3亿美元。

聚焦载体升级与功能突破,园区发展驶入快车道

要利用区域经济核心作用,全力推进后续发展计划,认真进行参照比较,集中力量解决现存障碍,全面增强区域承载功能,提高区域整体吸引力。

集中力量促进省级园区实现跨越式进步。着重发展核心产业,形成产业链式格局,迅速建立产业垂直体系,烟台开发区同泰安高新区,龙口开发区同滨州北海开发区被选为全省开发区东西合作共建试点项目,烟台、招远、蓬莱、龙口开发区及综保区等五家园区获得全省“国际交流”“招商引资”“外贸新模式”三项特色园区认定,数量居全省首位。烟台开发区在2024年综合发展绩效评估位列全国第八。

集中力量促进自贸综保领域的开拓进步。在促进贸易畅通、海洋产业等方面加速改革突破,烟台区域先后公布制度革新成果四百零八项,其中一项成为国家层面改革试点经验,两项位列全国“优秀实践范例”,一百零九项得到省级以上机构认可并加以推广,有力促成全省首次针对化工行业发展的二十四项整合改革措施的颁布实施。烟台综合保税区位列全国首批转型的保税港区之中,共有十四个,其发展成就持续五年被评定为全国A级水平。

集中力量促进不同园区特色化发展。借助中韩、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作用,以及中韩科创孵化合作基地和蓝色药谷等载体的辐射作用,增强项目吸纳能力,中韩、中日产业园新增日韩资本企业超过三百家,实际投入日韩资金总额超过七亿美元。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首个海上经济特区,为全国海洋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树立了烟台的标杆。

集中力量促进海外基地一体化发展。南山印尼宾坦产业基地获得山东省海外经济合作区认定,同时被商务部海外经济合作区记录在案。得益于海外基地的推动,当地公司稳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杰瑞石油获得山东省本土跨国企业称号,中宠食品完成了对新西兰头部宠物食品公司的收购,玲珑轮胎在塞尔维亚的制造设施开始产出产品,该公司现为欧洲地区唯一设有生产线的中国轮胎制造商。

闪电新闻记者 董洛颖 烟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