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俄正形成新经济伙伴关系,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admin

一种全新的协作模式正在中国、印度与俄罗斯之间逐步建立起来。从北京出发,途径莫斯科,最终抵达新德里,这一系列互动正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的版图。表面上的外交互动,实则暗藏着本世纪最重要的商业布局调整。

印度总理莫迪即将前往中国,参与上合组织峰会,这并不令人意外。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在外交姿态背后所掩盖的事实:当前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双边交流,恰逢印度与华盛顿因关税及采购俄罗斯石油等议题导致关系持续恶化。

中俄印关系的现状与走势__中印中俄关系

这并非例行外交,而是一种悄然形成的新型经济伙伴关系。

自1960年代起,中印两国关系根基常动摇,互存猜忌,始终难以稳固。

中印中俄关系__中俄印关系的现状与走势

当前全球人口总数约为八十二亿,中国、印度与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三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为其自身壮大注入能量,也为其他国家展示了发展路径。它们正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核心驱动力。

我们正在开创新的经济格局篇章。各国都在为这种协作贡献自身长处:中国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俄罗斯能源资源的丰富性,印度服务业的专长及其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俄印关系的现状与走势_中印中俄关系_

这种合作并非贸易体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意味着世界格局从单边走向多元的根本性转变。过去由西方主导的商路,如今正遭遇来自欧亚大陆新通道的空前挑战。

转向以本币进行交易结算,会给贸易和金融市场带来显著变化,对美元的倚重程度将显著降低。从美元主导的格局转变为区域性贸易与结算体系,不仅代表着经济结构多样化,更象征着全球贸易规则的重新调整。

印度先前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边缘地带,现在它不再仅仅扮演参与者的角色,而是主动改变发展路径,重新制定游戏规则,并且调整区域力量格局,目的是让这一切更有利于自身发展。

中印中俄关系_中俄印关系的现状与走势_

当前,印度遭遇运输难题,每年因此损失巨额资金。常规经由苏伊士运河的路线,往返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大约需要45天到60天。所以,印度着手建设国际南北运输走廊,这是一个总长7200公里的综合运输系统,能将行程时间缩短为25天到30天。不过,区域政治因素和经济上的矛盾仍然存在。

新的合作纽带也许能够使印度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蓝图,并且呼应印度推行的“向东政策”,构建跨国交通网络,将中国的生产中心与印度的港口及市场对接起来。

印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计划,有助于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具体表现为:运输费用降低三分之三十,制造业水平因基础建设优化而得到加强,能够进入更多国家的市场,同时还能利用印度在服务业和技术方面的长处。

_中俄印关系的现状与走势_中印中俄关系

另外,全球生产者正逐步实施“服务增值”的经营方针,当前购买者所获取的不仅限于实体商品,更包含了设备与相关服务的综合体系,以此满足实际需求,印度在知识型产业输出的长处,同中国强大的制造体系相结合,正显现出一个规模达三万亿美元的市场潜力,该路径充分利用了印度在知识密集型产业方面的独有长处,同时借助了中国在制造体量与运作效率方面的领先优势。

这篇文章出自印度《经济时报》网站,发布于8月21日,最初标题为《印度数字优势,中国制造业,俄罗斯能源:全球增长新引擎》,执笔人是马尼什·班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