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17日烟台报道(记者 殷会丽)人们常把这种酒称作“鸿运当头”,如今它已是家家户户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近日,参加第三届“品味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的记者们来到烟台金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与公司总经理姜晓东交谈,了解了许多关于葡萄酒的知识。
做葡萄的“减法” 做品质的“加法”
姜晓东长期负责葡萄酒制造工作,他强调,酒类产品品质优劣,根本取决于原料葡萄。
他举例说明,单产800公斤的葡萄和单产3000公斤的葡萄对比,产量低的葡萄酿造的红酒不仅品质更优,售价也更高,这并非仅仅因为成本差异,而是由于无论从含糖量还是营养素水平衡量,高单产葡萄都不如低单产葡萄。国外部分酒庄为生产优质葡萄酒,单株葡萄树仅收获能酿造一瓶酒的果实,即年产量维持在约3斤的水平,姜晓东这样说明情况。
为此,为了确保葡萄的甜度和颜色,金鼎特意开辟了一千公顷的葡萄园,从葡萄种类的挑选烟台金鼎葡萄酒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到种植环节中的浇水、追肥、喷洒药剂、疏去多余果实以及确定收获时刻等所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照料和监管。
姜晓东表示,他们追求的不是增产,而是要控制减产,对葡萄的收获量进行严格限制。目前,那片占地1000亩的种植园,每亩的产量被严格限定在800公斤上下。即便已经这样做了,金鼎对于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原料标准,依然没有放松。
优质葡萄原料的评判标准,不仅在于单位面积产量,也在于植株生长年数。金鼎葡萄种植基地始建于2005年,园内葡萄树已栽培十年。即便如此,金鼎每年仍会从海外引进部分树龄更长的葡萄烟台金鼎葡萄酒有限公司联系方式,用以酿造品质更为卓越的葡萄酒。
意大利自动灌装设备 1小时就装3000瓶酒
葡萄酒行业有句老话:“好的葡萄酒七分靠葡萄,三分靠酿造。”
方圆金鼎葡萄酒有了好的葡萄原料,在酿造这一环节也颇有讲究。
姜晓东引领着记者来到金鼎葡萄酒的制造场所,环顾四周,令人惊叹,这种酒确实是源自异国的佳酿,就连工艺并不复杂的生产流程,也极尽细致入微。
在工厂最里侧的原料处理工房,记者看到36个白色容器由底部一根管路串联成一行,这些就是发酵容器,采下的葡萄在压碎之后便被运送到这些容器中进行发酵,这是制作葡萄酒的一个关键步骤,经过七天的发酵,便产生了葡萄基酒,姜晓东向记者说明。
距离处理中心不远的地方,设有酿造、冷藏及封瓶的工场。该工场中部署了二十余个储存容器。这些外观极为相似的容器,在酒的制造流程里,承担着截然不同的功能。
姜晓东说明,场所中部分区域作为调酒库,依据不同比例混合葡萄原酒,制成各类葡萄酒;另一些区域则是冷藏库,酿造的酒在包装前需在零下五度冰点下冷冻六小时,使酒中杂质凝结成结晶,随后过滤清除,确保酒质稳定成熟;其余空间皆为成品罐,用于存放解冻后的葡萄酒。
事实上,酒类一旦遭遇冷冻并实施过滤,其色泽、风味以及有益成分均会遭受一定损失。姜晓东向笔者坦言,在海外地区,酒液中存在少量沉淀物是被默许的,然而国内民众对此尚难适应,因此相关厂商也依据市场意见对制作流程进行了相应优化。
加工工序完成之后,葡萄酒便可以进入灌装环节了。金鼎采用了意大利引进的自动化灌装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执行清洗瓶子、消毒处理、填充酒液、安装软木塞、粘贴标签等一系列流程,每小时的生产效率可以达到三千瓶葡萄酒。
考察期间,令随行人员印象深刻的当属金鼎的地下储酒设施。光线微弱的空间里,成列陈列的橡木容器令人惊叹不已。该设施占地三千平米,无论寒暑都能维持十四至十八摄氏度的恒定温度。其中不仅设有五百个源自法兰西的橡木桶用于陈酿美酒,更有一个硕大的容器盛满了公司酿造的五十二度果酒。橡木有助于减缓酒的氧化过程,使酒液的颜色保持稳定,同时它还能赋予酒一些木质芬芳。
葡萄酒的原料挑选十分用心,制作过程也格外注重细节,由此可以看出,金鼎葡萄酒虽然加入行业的时间不长,但在追求产品品质方面一直非常认真,让每一瓶葡萄酒都散发清雅醇厚的香气,已经成为金鼎人的持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