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站实现“出站即乘车”
清晨火车站北侧的公交枢纽,5900平米的水泥路面光洁照人,设有编号的乘车点排列整齐。背着行囊的人从出口缓步走来,在站内换乘巴士,不再需要走200米绕到海港路的站台,那样往返奔波的情况已经完全消失。
“从火车到公交,以前得带着行李走五六分钟,如今真是‘直接到站’。”经常在烟台站上下班的刘女士高兴地说明。9月25日,北广场公交场站经过改造升级,原先散布在海港路站亭的11条线路都移到了站里面。现在,经过翻新的场站又增设了避雨棚,标明了清晰的乘车与下车区域,合理的动线规划加上明确的区域指示,使得多辆车同时抵达时也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更加引人关注的是,根据相关方案,南入口区域将增设防风避雨的通道设施,以便乘客直接抵达公交乘车等候的地方。今后,不论天气如何变化,人们都可以体验到从起点到终点的完全遮蔽便利,从而达成彻底的安逸过渡。
78路公交上新15台新车
驻扎在北马路公交站点的十五部八点五米纯电动巴士,构成国庆期间最引人注目的城市景观。这些分配给七十八路的新车烟台 公交车,不仅造型现代,更在细微之处体现科技感与人性化。
体验车辆时,记者注意到台阶高度较低的设计,使车内空间显得更加开阔,老年乘客也能方便地进出车厢,车外配备了全视界监控装置,可以即时展现车辆周边环境,借助这个全方位的观察工具,行人及电动自行车等在视觉死角的情况也能被清晰捕捉到,驾驶安全因此得到显著增强,李师傅司机指着显示盲区的屏幕进行说明。
这辆新车在细节上考虑周全,设有方便的提示装置,能带给乘客愉悦体验,同时有设备自动收集交通信息,皮质坐椅、智能温控和特殊玻璃共同打造安逸的旅程感受,从行驶的稳定性到智能的安全保障,这些具备感知能力的公共汽车正在设定城市交通的新水准。
2025年公司总共添置了96辆新能源巴士,首批15辆已经运抵,首先分配到火车站78号线运行,以此增强烟台站周边的人流疏散效果,烟台公交集团运营管理部部长夏明这样说明。
北广场新增5条夜间线、2条快速线
自今年十月一日始,烟台站北广场增设了七条全新线路,此中涵盖五条夜间班线和两条高速线路,烟台公交系统实现新一轮的改进和提升,整体构成一张覆盖面更宽、服务项目更丰富的城区公共交通体系。
这五条夜间线路包括夜7路、夜8路、夜9路、夜10路以及夜11路,它们的起点设在烟台站北广场,并且只往一个方向行驶。根据消息,火车最晚会在23点14分抵达烟台站,这五条夜间线路的发车时间分别是22点45分、23点15分和23点30分,它们能够完全满足最后一批离开车站的旅客的夜间出行需求。线路规划时也做了全面考量,夜7路终点设在开发区的磁山温泉小镇,夜8路终点设在福山区的奇泉路场站,夜9路终点设在芝罘区的东口场站,夜10路终点设在芝罘区的东陌堂场站,夜11路终点设在牟平区的城南场站,基本上覆盖了各个区域。
这两条快捷巴士线路分别为快51路和快58路,从烟台站北广场出发,最终抵达高新区和莱山区。这些线路是在原有51路和58路的基础上构建的,依据客流量在主要站点停靠,显著提升了车辆行驶效率,为市民乘客带来了更多样化、便利的出行方式。
公交不只是出行工具,还是城市文明的形象展示。通过优化站点实现“下车即上车”,借助技术革新提升“智能与关怀”烟台 公交车,依靠网络延伸达成“早晚皆畅通”,烟台公交在国庆期间实现了从设施到体系的整体进步,为这座海滨城市增添了更多人情味和生机。